《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第10篇

读书杂谈之《素书》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素书》:深埋土中的金子,仍然是金子,成大器者的3条黄金法则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深埋土中的金子,无论埋得多深,仍然是金子。

近代以来,黄石公的《素书》虽然不像《鬼谷子》广为流传,我细细品读之,却拍手称赞。《鬼谷子》讲的道理,是月光下的,比较阴暗;而《素书》讲的道理,是太阳下的,光明正大。难怪张良得到《素书》后,会突破这么大,后来成为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帝王之师。

《素书》遵义章,遵而行之者,义也。

黄石公讲了为人处世之道,成就功名事业需要遵守的法则。这章有四十六种法则,我从中挑选3条现代生活常见的解读,遵而行之,成大器者的3条黄金法则。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其一,做人内明外晦,才是大智大慧。

素书曰:“以明示下者暗。”

圣贤之道,内明外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有的人很聪明,能把别人的缺点,都看得很清楚,指责他人过错;而有大智慧的人,虽然看得清楚,但给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留有余地。很明显,第一种人不讨人喜欢,第二种人宽容大度。

一个人的智慧,是内敛的,表现出来就是大智若愚,内明外晦。聪明在内心的清澈可鉴,而不一定表现出来。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么就是具有大智大慧的人。这样的人聪明而不外露,才华而不自恃,自然赢得人心,做事多助力。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其二,成事的推动力,是同心之势力。

素书曰:“貌合心离者孤”。

貌合神离,其势必孤,其力必散,其事必败。

我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实生活中,朋友是要花精力、财力去维持的,并不是朋友多了,就一定能助自己成事。如果不慎结交的是小人损友,反而会给自己误事。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吕氏春秋》说:“千人同心,就有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还不如一个人有用。”

谨慎选择朋友,在于质量,不在数量。

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毕竟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需要他人的合作,需要选择可以信任的,同心一致的队友。成事的推动力,是同心之势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最快地实现目标。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其三,做人做事,言出必践,有诺必现。

素书曰:“多许少与者怨。”

在关键或者紧急时刻,答应了人家好处,但事成之后,又反悔,不给那么多,或者干脆不给了,这种行为会带来怨恨。

做人做事,言出必践,有诺必现,否则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过河拆桥的事情,一旦做了一次,就会永远地失去一个朋友,那个人还会记怨你,一提起你就会宣扬你的失信。

你答应给人家1000,事后给880,人家都会怨恨你,因为明明说好的,却变卦,期望值没达到。

你答应给人家800,事后给880,人家会喜出望外,对你感恩戴德,因为对方没料到,高于对方的期望值。

《素书》: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

我们为人做事,宁可多给予对方一点,获得一个好名声,好人缘;千万不能为了眼前一点利益,而不兑现诺言,给自己积下怨恨。因为这些怨恨,将来在关键的时候,会重新冒出来,成为你的绊脚石,拖你下马,得不偿失。

以上是成大器者的3条慧根,具有一条都是大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品读、琢磨,学习,实践。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