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變了!“聚合模式”對戰滴滴?


美團打車變了!“聚合模式”對戰滴滴?|零售商業評論

新零售權威媒體——零售商業評論。微信關注公號:零售商業評論。

近日,美團打車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

聚合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主流出行服務商,用戶可以在美團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的車輛,享受到不同品類的打車服務。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美團打車建立了一個“打車朋友圈”,一起對抗滴滴。

美團打車從2017年在南京上線以來,發展了2年多的時間,一直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當初叫囂對抗滴滴,然而卻並未如王興所願。從綜合服務來看,消費者買單率並不高。滴滴仍然佔據霸主之位,在全國仍然超過90%的市場佔有率。

而美團打車開始一上來佈局全國的野心,也顯得力不從心。在我們看來,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各地政策。目前個地方政府對網約車的監管力度大,截止目前美團打車只獲得6個城市的網約車牌照。

王興等不急了。

聚合模式,能讓美團打車快速在全國征戰。

大家只用在美團APP的打車服務中,就可以一鍵同時呼叫不同平臺,不同類型的車輛服務,大大幅提升打車效率。

美團打車變了!“聚合模式”對戰滴滴?|零售商業評論


美團打車的“聚合模式”推出被大家看好。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表示,美團點評這一超級平臺擁有巨大價值,為用戶提供著生活服務相關的各類服務選擇。美團點評30%的用戶打車是去吃飯,這與超級平臺的用戶高度重合。美團打車推出的新模式,把合作方的優質運力與平臺上用戶需求進行匹配,既能讓合作伙伴共享超級平臺價值,也能進一步提升美團打車連接用戶吃喝玩樂的能力,讓用戶、司機、出行服務商實現多方共贏。

而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團打車對“美團的局”有怎樣的影響。

美團打車變了!“聚合模式”對戰滴滴?|零售商業評論


美團的局


我們先來看組美團的數據。

美團點評有3.4億的高黏度消費用戶,平均每4箇中國人就有一個在美團上花過錢;從供給側看,美團點評和全國470萬個線下商戶合作,包括餐廳、酒店、電影院、KTV、美容美髮等,分佈在全國2800個縣級以上的行政單位,基本上已經完成對大陸各個地域的覆蓋。美團點評過去一年有超60億筆交易,平均每天是1900萬筆。

美團點評抓住吃喝玩樂行業當中最核心的品類——吃。

業務分為三大部分: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新業務及其他。以美團點評最主體的外賣業務為例,消費者和商家在平臺上的忠誠度和黏性持續上升。在所有業務中,美團外賣貢獻的收入達62%。可以說外賣是給美團貢獻流量的核心力量。

但是,單一流量支柱仍然不夠。

美團一直想通過出行領域,打造類似外賣一樣的高頻消費的第二大流量支柱。

所以,我們看到此前美團要將摩拜改名美團單車。美團將作為摩拜的唯一入口,這意味著其APP和微信入口都不能用了。(我們從之前美團招股說明書中的數據,摩拜共有4810萬名活躍單車用戶及710萬輛單車)。

其實,也是在夯實其流量支柱。

出於這些考慮,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美團打車。

從長期來看,美團打車仍然會持續深耕市場,只不過動作不會那麼快,節奏要放緩。會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拿下。因為這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而聚合模式,短期內能給美團打車打開局面。但吸引流量的過程中,又將是一波補貼大戰。

王興曾經說過,“通過非產品競爭力和服務競爭力一家獨大是短期的”。

簡單來說,聚合模式,是美團自己在為外輸出流量,而美團自營打車才是吸力。發展到最後,一定是聚合平臺+自營的美團打車共生的環境。

正如徐新提出過超級平臺概念。“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用戶消費往往取決於幾個APP,於是超級平臺誕生了。擁有1億以上用戶、每個用戶每年使用頻次8到10次以上的APP,就是超級平臺。換句話說,超級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便是用戶參與度。由於商業格局的變化,超級平臺上巨大的品牌效應和網絡效應愈發顯現。”

對於美團來說,出行是納入其LBS場景戰略的重要的一環。這個超級平臺正在加築自己的城池。

新零售權威媒體——零售商業評論。微信關注公號:零售商業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