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3個重要時期處理不好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點擊右上角“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地聽話、乖巧,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也做出了很多的叛逆舉動,很多父母不知所措,因為孩子的叛逆不僅破壞了親子關係,也會賭上孩子自己的未來。這可怎麼辦才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孩子的叛逆期。

1、第一次叛逆期——2-3歲

二至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孩子從嬰兒期過渡到幼兒期的這個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不再願意對父母言聽計從,反而父母越是讓他幹什麼他就偏偏不幹什麼,而且自己有很多鬼靈精的小主意,並且還會想方設法地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很多家長不知道這一叛逆期,以為是孩子的“撒野”,所以動不動就進行一番嚴肅的說教甚至是打罵孩子。其實,兩歲是孩子的一個轉折點,所有的叛逆都說明孩子在成長,有了自己的小算盤,而面對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地去對待孩子。

這其實也說明孩子慢慢長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反倒是父母,則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經常採取命令、要求的態度和語氣,甚至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的行為?那樣,孩子學到的,也將是粗暴的處理方式。簡言之,面對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和引導。

孩子這3個重要時期處理不好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2、第二次叛逆期——7-9歲

七到九歲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有著較強烈的叛逆心理,他們厭學、挑食、賴床、凡事都愛和父母對著幹,這是因為他們在進入學校學習以後,認識了很多的新朋友,也交流到很多的新思想,有了很強烈的獨立的意識,總是認為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可以獨當一面了,便急於擺脫家長的控制,愛和父母唱反調。

這個時期裡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遇事要多和孩子商量,小小地照顧一下他“小大人”的意識,再多一點細心、愛心和技巧,相信就一定能和孩子和善相處。

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常見現象。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們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

此時,父母一定要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孩子這3個重要時期處理不好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3、第三次叛逆期——青春期

似乎“青春”一直和“叛逆”一次掛上鉤的,大約從上初中開始,不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都似乎不受自己的掌控了,他的想法和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聽話、愛發脾氣、自我為中心,成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的通病。這個時候,父母最好不要進行強行管教,要平等、尊重的和孩子進行溝通,給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只要不犯錯就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干涉。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發育成熟,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種挫折感,這樣,在身體與心理矛盾的自我糾結和成長中,孩子開始有了更多樣的情緒體驗。

對女孩來說,會變得內向並體驗到自我懷疑、愧疚或抑鬱等情緒;對男孩而言,則更多地體驗到暴躁和憤怒。青春期的孩子大都處於“煩著”的狀態。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開始尋求同齡人的支持。他們非常重視同伴關係,易受同伴影響,可能會做一些並非自己意願但同伴認同的事,如抽菸、喝酒。這些行為雖然父母不認可,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成人的象徵,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等。這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如網絡成癮、早孕、酗酒、犯罪……

想要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首先,我們要學會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其次,就是與孩子保持親密而有間的親子關係: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多與自己的親戚朋友走動參加一些活動。

孩子這3個重要時期處理不好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對於以上這三個叛逆時期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各位爸爸媽媽減輕一些煩惱,帶來幫助!

總之,叛逆期並不可怕,父母瞭解了這個成長規律,應對方式對了,這3個叛逆期,大部分孩子都能夠順利度過。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哪個階段,都不要跟叛逆期的孩子硬碰硬。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與自己的想法相左,而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樣做,實際上漠視孩子真正的需要,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最後祝願我們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孩子這3個重要時期處理不好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