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能夠聰明。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家庭,無論家境如何,都會投入"血本"。這份投入的"血本",其中含量所佔的比重,直接影響孩子的教育結果。很多家庭的這份"血本"中,媽媽的陪伴、輔導班、爸爸的出資等佔比比較高。只是,這份佔比中,爸爸的陪伴,似乎很少,甚至幾乎沒有。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那麼,爸爸的陪伴,重要嗎?

在美國,曾經有一項心理研究的數據結果,讓無數的寶爸羞愧,所以,美國的寶爸,會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孩子,陪伴妻子。這項結果如下:

5歲前缺乏父親陪伴的孩子,在5-6歲時,其認知能力,要遠差於那些擁有父親足夠陪伴的孩子。而且,自小沒有父親的陪伴,這些孩子在性格上,也更膽小、懦弱,甚至有些會很自卑。而那些有父親充足陪伴的孩子,數學和閱讀理解能力,都比較強。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可見,父親的陪伴,不止能夠讓孩子的性格更好,還能夠提升孩子的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那麼,父親的陪伴,為何如此重要?在這場心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對背後的原因,及其產生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1、孩子安全感建設:爸爸的陪伴,讓孩子安全感更高

媽媽給予細膩的愛

媽媽,更多的是溫柔與細膩,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安全感,是從子宮裡帶出來的先天性安全感,是孩子不可缺少的。

只是,若只有媽媽給到這份安全感,那麼孩子將會變得非常依賴媽媽,離開了媽媽,便會膽小、懦弱。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爸爸給予勇敢的愛

和媽媽的溫柔細膩相比,爸爸會更為"大膽"些。無論是在玩遊戲,還是外出,父親傳遞給孩子的,更多的是陽光、勇敢、激情的一面,孩子也會跟著變得更陽光、更勇敢。後天的安全感中,父親的給予,非常重要。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2、孩子家庭幸福感建設:爸爸經常參與的家庭更幸福和諧

有多少家庭,屬於喪偶式家庭?或許是因為爸爸工作忙碌,或許是因為爸爸就愛玩手機。無論因為什麼原因,一個寶爸不參與的家庭,不能算一個真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最起碼在孩子看來,是不幸福的,是缺失的。

父親缺失的家庭,孩子看到的,將是母親獨自一人操勞,這個家,是沒有互動、沒有溫度的,父親,就如同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般,在這個家進進出出,有沒有父親,好像都無所謂。這樣的孩子,其實內心是孤獨的。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而寶爸若是高度參與家庭,會有幾下幾種局面,每一種,孩子的幸福感都會增加:

  • 爸爸愛媽媽,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如此幸福,自己也是幸福的;
  • 爸爸陪伴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都如此疼愛自己,自己是幸福的;
  • 爸爸在家帶著孩子做家務,孩子會覺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爸爸媽媽都很"器重"自己,自己是幸福的。

3、孩子性格形成:有爸陪伴的孩子,性格更開朗、沉穩

爸爸的膽子一般都會比較大,再加上力氣大,很多時候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和媽媽無法做的"探險"。在無數次的"探險"中,孩子的性格會更外向,而且做事的時候,也會學著爸爸的方式、爸爸的性格,開始變得越來越靠譜、越來越沉穩。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4、孩子智力養成:爸爸能夠將孩子養得更聰明

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相對而言,男性的思維更為理性,女性的思維更為感性。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會將這些"思維模式"帶給孩子。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或者玩耍過程中,爸爸會引導孩子一層層"剖析"問題的關鍵,孩子也會逐漸學會"理性思考"、"邏輯判斷"。

這樣帶娃,無形中就是在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孩子的智力,自然會越來越高。以後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能夠很好的處理難點。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度,和爸爸的付出成正比!當爹的別忽視

從上面4點可看出,育兒的路途中,父親這個角色,真的不能缺失,甚至要"高度"參與。很多爸爸都會以忙碌為藉口,推卸這早期的育兒責任。要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教育是難,但是這幾年要是下狠功夫教育好孩子,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甚至父母老了之後,就無需再操勞。若是前幾年省心,那麼換來的,可能就是下半輩子不斷的操心了。漫漫育兒路,需要寶爸陪伴寶媽一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家寶爸給予孩子的陪伴多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育兒故事,請記得關注我們,更多母嬰育兒知識,等你來討論。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或你身邊的親人朋友有幫助,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人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