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圖解:痛風性腎病

臨床/病理特點

急性痛風性腎病是由腎小管尿酸結晶沉積所致,常見於集合管。急性痛風性腎病患者可出現嚴重高尿酸血癥、急性少尿或無尿性腎衰竭。常繼發於腫瘤溶解綜合徵或擠壓傷。慢性痛風性腎病為尿酸鈉結晶沉積所致,常見於痛風、慢性高尿酸血癥和高血壓患者。

光鏡

急性痛風性腎病可見集合管內尿酸結晶沉積,急性腎小管損傷,輕度腎小管間質炎。酒精固定冰凍切片可見雙折射針樣尿酸鈉結晶。慢性痛風性腎病可見髓質腎小管和/或間質針狀痛風石,周圍合胞體鉅細胞、上皮樣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不同程度的腎小管間質纖維化。腎小球病變包括:腎小球系膜基質增加和腎小球基底膜(GBM)雙軌徵。

免疫熒光

電鏡集合管可見上皮細胞損傷和細胞質針狀結晶。GBM雙軌徵患者內層板擴張。

病理图解:痛风性肾病

圖1 痛風性腎病:非特異性血管硬化、間質性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 (HE染色)

病理图解:痛风性肾病

圖2 腎小管內羽毛狀、針樣結晶痛風石,周圍可見炎症和鉅細胞反應(HE染色)

病理图解:痛风性肾病

圖3 腎小管內羽毛狀、針樣結晶痛風石,周圍可見炎症和鉅細胞反應以及慢性炎症和間質性纖維化(瓊斯銀染)

病因/發病機制

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血漿尿酸增加通常由尿酸生成過多(10%-25%)或排洩減少(75%-90%)引起。

尿酸生成過多一般為特發性(60%)或由廣泛組織破壞、嘌呤釋放增加所致,如腫瘤溶解綜合徵、擠壓傷或難治性癲癇。尿酸生成過多也可由遺傳性酶缺乏所致,如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缺乏和常染色體隱性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

尿酸排洩減少可由特發性、藥物相關性(如噻嗪類利尿劑,環孢素A)或由慢性重金屬毒性、代謝性疾病,包括Bartter綜合徵、甲亢、甲旁亢所致。

鑑別診斷

急性腎小管損傷也可由其他結晶沉積所致。茚地那韋和輕鏈腎小管病變可累及近端腎小管,輕鏈腎小管病變導致腎小管損傷可通過免疫熒光鑑別(可見單克隆結晶)。而痛風性腎病累及結合管。羽毛狀、針樣結晶痛風石可與其他原因導致的肉芽腫性炎相鑑別:如膽固醇肉芽腫為腎小管內刀片狀結晶(lancet-shaped crystals),結節病無結晶沉積,且為多發性肉芽腫。

診斷要點

➤ 集合管針狀尿酸結晶致急性腎小管損傷

➤ 異物肉芽腫(痛風石)伴髓質針樣尿酸結晶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AJKD Atlas of Renal Pathology: Gouty Nephropathy.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Volume 69, Issue 1, January 2017, Pages e5-e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