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的記憶

菩提寺,傣語叫做“奘相”,意為寶石寺廟。是德宏地區至今為止最古老的一座寺院。

據記載,該寺始建於清康熙十六年,相傳當時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的大兒子捨棄官位,削髮為僧,修建了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樹,便借樹取名為菩提寺。整體建築風格及傣式、漢式、梵式建築風格於一體,構思別緻,製作精巧,體現了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建築風格與中原文化建築風格,兼容並濟、相互吸納所呈現的建築瑰寶。 三百餘年來,屢遭戰亂浩劫,破了又重修,現在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享譽東南亞一帶的古寺、古建築。

菩提寺的记忆

菩提寺

在德宏地區,菩提寺也是傣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同胞的民俗文化展示館。每年的“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擺幹朵”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都會在這裡上演。每到節日,四里八鄉的群眾就敲響“象腳鼓”、跳起“嘎光舞”,慶祝豐收,感恩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抒發各民族同胞團結向上、建設新邊疆的喜悅心情。而在日常,鄰里村寨逢家中有婚喪嫁娶、樹經幡、滴水等活動也在菩提寺舉行,尋常百姓就準備鮮花、 水果前往菩提寺,誦滴水經、感恩經…這已經是傣族人家傳承百年的民間風俗習慣, 這樣的習俗,讓傣族文化、語言、文字、剪紙、雕刻等技藝在各村各寨得以普及和推廣。

菩提寺的记忆

當地居民舉行盛大的活動

“ 懷土臨霞觀。思歸想石門。瞻雲望鳥道。對柳憶家園。”對於遠離德宏的學子和遊子來說,“菩提寺”就是鄉愁記憶。走進德宏,看到遠處的大金塔、大銀塔,路過街邊古樸的菩提寺,就算是真正的到“家”了。問起“你家在哪裡”“你是哪個寨子的人”?德宏人已經習慣用菩提寺作為劃分方位和距離的標記,在“菩提寺”的南邊、北邊、東邊、西邊成為人們描述“家”的座標。

菩提寺的建築風格將傣族班幹欄式與漢族歇山式融為一體。寺院佔地三千六百平方米,寺內中堂兩側建有偏廈,廳堂套廳堂, 屋架以木結構為主體,十二根通天大柱拔地而起,穿過樓板直抵樑架,組成中堂頂架的本部(即正殿),兩側略小的木柱承接副梁構成四周的偏廈,使殿堂更加寬敞。整個殿內共有五十三棵木柱支撐,樓下中空,離地約兩米。月圓形的正門向著東方正門的南北兩邊為側門。正門上用古傣文抒寫的“奘相”二字,渾厚有力,含義深遠,體現了古傣文書法最高境界,與寺門上用漢文抒寫的“菩提寺”三字,相互輝映,當之無愧成為黎明之城——勐煥(芒市)的文化地標。

菩提寺的记忆

當地居民舉行盛大的活動

“走,去菩提寺趕擺”,已經是一代又一代德宏人的習慣,就這樣,爺爺提著竹籮、奶奶攆著花枝、父親牽著兒子,母親揹著女兒,一寨又一寨,一家接一家, 去菩提寺看“嘎光舞”,參加每年一次的“點燈節”,在菩提街上嘗一嘗老鄉們吆喝的“潑水粑粑”、“泡魯達”、“糖汁豆腐腦”、“豌豆粉”、“胭脂果”…從眼睛到味蕾的鄉愁記憶就這樣一頁頁打開,又一張張退去…..陰晴圓缺間,“菩提寺”變成了德宏人、勐煥人的鄉愁符號。

人們總是用“一衣帶水”來濃縮德宏與緬甸、東南亞一代的淵源。離開的人說,無論走多遠,回到故鄉,走進勐煥,就想去菩提寺走一走,看一看用老傣文抒寫的“奘相”的墨跡有沒有淡去一些,再看一看寺裡那棵菩提樹有沒有綠意盎然,清香滿院 。

有的人說雖然已遠居臘戌、曼德勒,還記得爺爺、奶奶說,小時候的感恩經、滴水經就是在菩提寺學會的。還有的人說,德宏變美了,在這裡能坐著飛機就能去北京、仰光、曼德勒…一條長長的320國道更是把上海、昆明、德宏、木姐、南坎連在了一起…這些變化,菩提寺的一枝一葉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緬甸佛學院的學子把菩提寺視為“圖書館”,與寺裡的主持——召枯巴問地達,交流學習後又離開;泰國的客人,對菩提寺的建築風格、寺中珍藏的貝葉經、剪紙、織錦經幡等手工展品,讚不絕口。

百年菩提寺,亦如一扇窗,讓久居這裡的人們看到了外面不一樣的風景;亦如一座橋,又讓外面人的走進來,看到了這裡的一樹一菩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