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人類最初出現三皇及後來的五帝,人類迎來了新的時代,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上古中華文明,現代考古發現這一時期大量的文化遺址,後人把他們奉為神靈,以各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英雄業績。所以人們把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君王稱為“三皇五帝”,而是以真實的口傳歷史部落首領們為三皇,被《漢書》載入;對於五帝,則一般採取《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

三皇五帝有兩種說法,一為,三皇為人族聖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軒轅。,五帝則是天庭五方天帝。

第二種說法是,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女媧。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典籍記載:三皇

“三皇”按照流傳最廣的道教文化來說是:伏羲、燧人、神農(炎帝)。但是根據典籍記載眾說紛紜,並無定論。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春秋緯》提出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的另一種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等,則又主張三皇應為燧人、伏羲、神農。

《運鬥樞》、《元命苞》等書載:三皇為伏羲、神農外,還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媧。

《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通鑑外紀》又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

《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伏羲、神農、黃帝)

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奉為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龍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五帝

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一般認為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禮記·月令》以大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為五帝。

《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顓頊、中央黃帝;而唐賈公彥疏《周禮·天官》“祀五帝”,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

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按呂不韋十二紀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時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東方,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呂氏春秋·召類》)三皇五帝究竟指誰?對於五帝,則一般採取《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鑑外紀》);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個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黃帝(軒轅)、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頊),(五方上帝)。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其他說法

三皇:燧(sui)人氏、伏羲、神農氏。

五帝: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唐堯、虞舜。

另說

三皇:伏羲、神農氏、黃帝。

五帝:少昊、顓頊(zhuanxu)、帝嚳(ku)、唐堯、虞舜。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國的太陽神,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嘗的毒草藥。

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民族的始祖。相傳生於姬水,故以姬姓,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少昊,黃帝之子玄囂,號青陽,為己姓,名摯,後採繼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後人稱為少昊氏。玄囂死後,葬於曲阜的雲陽山。

顓頊,姬姓,是軒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實居窮桑,七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十歲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都於帝丘(今濮陽縣西南)。在位78年,壽98歲,號為高陽氏,列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帝嚳(kù),姓姬,是黃帝的曾孫,玄囂之孫,父曰蟜極。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后稷),棄是周的始祖。次妃簡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慶都生了堯,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儀生了摯,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中國歷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是誰?

唐堯,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母為陳鋒氏女慶都。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禹,通常尊稱為大禹,為夏王朝的開國君主。禹的家世比較顯赫,“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既是貴胄,其家又世為大臣。禹父即治水無功的鯀,於帝堯的時代登用,帝舜時被放逐。禹於舜時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續其父未竟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