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茶花女》堪稱世界文學的不朽珍寶,於20世紀後期被搬上芭蕾舞臺,至今已有多個版本,備受世界各大芭蕾舞團的青睞。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小說《茶花女》

作為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上海芭蕾舞團推出的建團40週年慶典鉅製——原創芭蕾舞劇《茶花女》將於11月16日、17日獻演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英國指揮邁克·英格蘭將執棒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現場伴奏。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上芭版《茶花女》演出海報

舞步有“潛臺詞”

上海芭蕾舞團版芭蕾舞劇《茶花女》以文學原作為創作藍本,講述了發生在法國七月王朝背景下的悲劇故事——

為生計而淪為上流社會交際花的瑪格麗特與富家青年阿爾芒相愛,然而貴族階級道德觀念的禁錮、諸多的誤會和不解成為二人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瑪格麗特最終患病遺憾離世。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1936年嘉寶版的電影《茶花女》

為突出故事的悲劇色彩和戲劇衝突,上芭藝術總監、編舞大師德里克·迪恩運用倒敘的手法,以女主角瑪格麗特生命彌留的時刻作為舞劇的開端,由此引出她與阿爾芒之間衝破世俗、真摯熱烈卻又波折無奈的愛情。

德里克表示,“這部芭蕾舞劇以女主角的視角為出發點進行創作,編舞時,我並沒有受限於純古典芭蕾的框架,而是把人物的性格融入了各個舞段,通過編舞呈現人物間激烈的情感。”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德里克介紹舞劇 ©郭新洋

在所有芭蕾舞劇中最難的就是戲劇芭蕾,不僅要求舞者有深厚的芭蕾功底和精湛演技,更需要表演者準確把握角色內心情緒和情感表達。

劇中男女主角從相遇、相知、相愛到誤解、離別的愛情之路將藉由多段雙人舞一一呈現,這些舞段蘊藏大量的潛臺詞和戲劇性,對演員是極大挑戰。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男女主角吳虎生和戚冰雪在排練中 ©郭新洋

打造“電影質感”

擔任上芭版《茶花女》作曲的是英國BBC95版《傲慢與偏見》的配樂卡羅·戴維斯。

為了該劇音樂的創作,卡羅和德里克進行了反覆溝通,以瞭解舞段的編排,不同場景中需要表達的情緒,音樂的節奏、強弱以及時長等關鍵信息。

經過反覆的細化與調整,卡羅承諾“最終呈現的舞劇音樂將極富電影質感”,“我們會用音樂營造那個年代華麗特質和浪漫氣息。”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上芭版《茶花女》主創團隊 ©郭新洋

來自英國的舞美及服飾設計亞當·倪通過多達60個種類數百件的硬景道具,為芭蕾舞劇《茶花女》還原了19世紀法國上流社會及鄉村的風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戲中戲”的場景真實再現了小說中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時巴黎歌劇院的原貌。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男女主人公初遇時的巴黎歌劇院將會被重現

亞當透露,寫實之外,整個舞美繪景將以一種朦朧的水彩風格,暗示女主角瑪格麗特正在通過回憶向觀眾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總共7幅繪景以不同色彩和形態的茶花外化了她內心的情感。

亞當為全劇設計了85套服裝,96套飾品,這些服飾在保留了1850年代的時代特徵,比如使用裙襯、緊身衣的同時,也做到了輕巧和便於換裝。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劇中美麗的裙子 ©郭新洋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精美的頭飾 ©郭新洋

色彩上,群舞的服飾和舞美設計使用了同一色系,區別於瑪格麗特的服飾,令她成為全劇的焦點。

邀約紛至沓來

在上海芭蕾舞團建團40週年之際,擁有自己版本的《茶花女》讓上芭團長辛麗麗興奮又期待。

將這部改編自經典名著的芭蕾舞劇納入上芭的劇庫,意味著上芭朝著更為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邁進。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辛麗麗在《茶花女》的新聞發佈會上 ©郭新洋

據悉,為了精心打造好這部誠意佳作,全團上下以最大的熱情和最強的陣容全力投入,經過數月準備和艱苦排練。

如今,《茶花女》未演先熱,演出邀約已紛至沓來,明年3月和6月將分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和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並將在全球進行20場巡演,向中外觀眾展現海派芭蕾的獨特魅力,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11月29日至12月1日,該劇還將作為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三週年慶系列演出獻演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

“瑪格麗特”和“阿爾芒”是如何煉成的?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吳虎生和戚冰雪在排練中 ©郭新洋

這部《茶花女》對現實中存在一定“年齡差”的戚冰雪和吳虎生兩位主演來說也是巨大挑戰——一個要“催熟”自我去感知上層社會交際花周旋在眾多愛慕者間的複雜生活,一個要拼命“減齡”尋找青春懵懂時愛的初體驗。

戚冰雪

方才20歲出頭的戚冰雪是上芭最年輕的主要演員,從舞蹈學校到芭蕾舞團,舞蹈演員的生活遠比人們想象得要單純。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戚冰雪

要如何去獲得“瑪格麗特”豐富的情感經驗值?答案只能從書本和電影中尋找。兩個月前就開始捧著《茶花女》原著連讀兩遍的戚冰雪說:“其實書中的瑪格麗特去世時也不過25歲,和我年齡相仿,只是生活環境不同。”

為了演出“瑪格麗特”的風情和個性,戚冰雪對著鏡子反覆練習眼神、表情、手勢,“要在細節上有說服力,人物才能立起來。”

戚冰雪說,演繹瑪格麗特最大的挑戰在於心理上的揣摩和轉換:“對擁有美貌和魅力的瑪格麗特來說,愛情來得如此容易……我覺得她最初是不愛任何人,甚至看不上‘愛情’的,直到她遇到了阿爾芒。從不屑一顧到一往情深,再到最終被背棄,如何把這些心理情感變化清晰地傳遞出來,是最難的。”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戚冰雪為了演好“瑪格麗特”下了苦功 ©郭新洋

讀《茶花女》,戚冰雪一共哭過兩次,一開始是為“阿爾芒”而哭,“我覺得這個男主實在太好了,他為瑪格麗特付出了那麼多。”而結尾時則為“瑪格麗特”流淚:“看到最後才發現,真正付出一切的其實是瑪格麗特,最初對愛情不屑一顧的她最終為愛傾其所有,她的付出是阿爾芒難以想象的。”

吳虎生

和戚冰雪相反的是,吳虎生卻在拼命回顧過往尋找青春懵懂時初戀的美好。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 吳虎生

“以我現在的年紀演阿爾芒,需要的是‘減齡’式的心理體驗。”吳虎生說:“阿爾芒年輕、單純,將愛情視為一切。相比舞步和技術,揣摩他的內心和行為更為重要,我花了很多精力去細緻恰當地處理人物。”

演繹“阿爾芒”對如今的吳虎生而言是難能可貴的體驗,或許是舞者成熟到一定程度,都想要嘗試更具有表演空間的角色,“我越來越喜歡戲劇化很強的情節,不需要特別展示技巧,就能夠將所學的舞蹈技巧和基本功潛移默化地帶到表演中,我特別珍惜這種能演繹真實情感的角色。”

看了那麼多版《茶花女》,上芭的這版舞劇為何還是令人期待?


新演藝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