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豆豆媽現在心情真的很糟糕。

中午吃飯的時候,豆豆突然捂著臉大哭,嚷著:“牙牙疼......”

豆豆媽小心翼翼地掰開女兒的嘴,發現裡面好幾顆牙齒的窩溝處居然都有小黑點,心裡一驚:不會是有齲齒吧?

她趕緊帶著豆豆去看牙醫。一檢查,不得了:4歲的豆豆有5顆蛀牙,右邊的大牙甚至爛出了小洞。

“豆豆早晚都刷牙,怎麼會有蛀牙呢?”豆豆媽無法理解。

直到醫生問她:“平時孩子是自己刷牙還是你幫她刷?”

她才恍然大悟,意識到問題出在哪兒了。

豆豆2歲多之後做什麼都愛“親力親為”,刷牙也要自己來,根本不讓人幫。加上後來又專門給她買了個粉色的電動牙刷,她自己刷牙的熱情就更高了,豆豆媽看到孩子每天早晚都刷了,也就懶得管了。

沒想到這不到兩年,牙齒問題就這麼嚴重了。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6歲前孩子獨立刷牙屬於“無效刷牙”


其實,學齡前兒童的齲齒問題並不是個例。

美國兒科學會稱:大多數孩子遇到的第一個牙齒問題就是齲齒(蛀牙)。將近1/10的2歲孩子有1顆甚至多顆齲齒,到3歲的時候,這個比例是28%,到5歲的時候這個比例接近50%。

兒童的齲齒情況也一直呈上升態勢,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孩子的刷牙問題沒有得到重視。

像豆豆媽這樣以為孩子只要有早晚刷牙這個形式,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刷的家長不在少數。

殊不知6歲前的孩子只是在玩牙刷,吃牙膏,順帶表演了一套刷牙動作,完全屬於無效刷牙

因為刷牙是一個精細動作,而小孩子的手指靈活度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並不能精確地完成全方位的刷牙工作,長久下來,在牙縫裡就會累積不少食物殘渣腐蝕著他們的乳牙。

所以,在孩子6歲前,家長在刷牙問題上都不能輕易放手。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孩子剛萌發乳牙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清潔口腔,每天堅持1~2次用軟紗布蘸清水給寶寶擦拭牙齦部位。

具體擦拭方法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爸爸媽媽用乾淨的軟紗布包住自己的食指蘸取適量清水,幫助寶寶擦拭口腔內的牙齦部位,清理牙齦上的附著物,保持口腔清潔。

1歲之後,可以換乳膠或軟毛小牙刷幫孩子刷牙,早晚各一次。此外,每餐飯後,要及時給寶寶喂點白開水清潔口腔。

對於稍微大點的孩子,比如4歲以上的孩子,在他刷完牙後,家長需要再檢查一遍,是否還有食物殘渣,儘量再幫他刷一遍,同時也可以用牙線再清潔一下牙齒之間的縫隙,以免造成鄰面齲。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關於孩子刷牙的誤區


孩子的刷牙問題很重要,但家長也往往容易陷入誤區:

01 01

孩子不能用含氟牙膏?

有的家長對含氟牙膏莫名牴觸,認為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牙膏。


實際上,含氟牙膏是有利於防止齲齒的。

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3歲以下孩子每次使用極少的一層(大概米粒大小),3歲以上大概豌豆粒大小的牙膏劑量就可以。

另外,兩三歲的孩子可能還不會漱口或吐水,家長需要教孩子不要吞嚥牙膏,因為過量用氟會導致長出來的恆牙可能是氟斑牙。

02 01

乳牙反正會掉,齲齒了以後換牙就好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乳牙反正會掉,就算有齲齒,以後換牙了就好。


但事實是,乳牙如果嚴重齲齒,會影響恆牙的生長。

因為0~3歲是孩子乳牙陸續長出的階段,此時恆牙牙胚逐漸形成,處於鈣化時期。同時乳牙期也是攝取營養、顱面骨骼肌肉發育、牙牙學語的重要階段,在3歲前產生的口腔疾病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03 01

用力刷才幹淨

“用力點,不然刷不乾淨。”這其實也是很多家長的認識誤區。


寶寶的乳牙和牙齦都很稚嫩,用力過大會對牙齦和口腔黏膜造成損傷,還會引起牙質耗損性紋痕,引發牙齒過敏,如果進一步加重,還可能出現牙髓神經發炎。

刷牙的關鍵在方式上,而不在次數和力度上。

04 01

齲齒就是因為糖吃多了?


生活中常常聽見家長教育孩子:“少吃糖,不然會長蛀牙。”

但蛀牙真的只是因為糖吃多了嗎?其實不盡然。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齲齒的形成有四大因素:細菌、食物、牙齒、時間。

從食物上來說,糖果吃太多確實是齲齒形成的原因之一,但生活中還有很多孩子經常吃的食品容易導致齲齒。

蛋糕、麵包、餅乾、奶酪、酸奶、麵粉、米飯其實都會分解出較高的糖分,如果這些食物殘渣遺留在孩子牙齒上時間太久,就會牙齒中的細菌發生作用,產生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

所以,引起齲齒的不僅僅是糖,還與這些糖分停留在牙齒中的時間有很大關係。

這又回到我們之前說的,要及時給孩子高質量刷牙的問題了。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怎樣正確給孩子刷牙


小新媽媽在這裡也分享一下巴氏刷牙法,讓大家可以更好地教孩子刷牙。

第1步:刷門牙外側。刷毛應與牙齒、牙齦成45度角,以畫小圓圈的方式活動。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第2步:刷門牙內側。同樣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齒向下,下排牙齒向上提拉輕刷。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第3步:刷牙齒咬合面。將牙刷傾斜,與咬合面垂直,前後短距離顫動輕刷。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第4步:刷牙齒內側面。將牙刷豎起來,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縫上下以小圓弧刷動。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第5步:輕刷舌頭表面。由內向外輕輕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讓口氣保持清新。


當然,說了這麼多,有的家長可能要說了:“道理我都懂,但問題是孩子不讓家長幫忙刷啊?”

是的,“刷牙”一直是學齡前孩子的老大難,但,也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通過閱讀一些關於刷牙的繪本,孩子能瞭解到關於牙齒的知識,會緩解對別人幫忙刷牙的恐懼,也能有意識地模仿繪本里的主人公去刷牙。

比如《大家來刷牙》,裡面各種小動物刷牙的有趣畫面,還有3D繪本獨特的呈現形式,很容易讓孩子愛上刷牙。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還有《小熊寶寶——刷牙》:講了小動物們去找小鱷魚玩,發現小鱷魚在刷牙,於是大家紛紛回家刷牙去。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書的每一頁都是不同動物刷牙的動作,整本書連起來就是整個刷牙的過程。這也會讓孩子看完後意識到每個人都是需要刷牙的,刷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6歲前的孩子自己刷牙,都是“無效刷牙”


小步在家早教,來自清華、斯坦福,全球735萬家庭的選擇

每天十分鐘,養出聰明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