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嘉靖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對於海瑞不要命的上《治安疏》,嘉靖的第一反應便是“有預謀、有人指使”。

其實這也正常,因為在這之前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嘉靖利用陳洪鞭打了百官。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沒了嚴嵩遮風擋雨,嘉靖和大明官員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因為嚴嵩在的時候,所有和嘉靖作對的官員都是嚴嵩去對付,因而百官的怨氣多半在嚴嵩身上。然後在嚴嵩倒臺以後,新上臺的徐階並不願意像嚴嵩那樣替嘉靖幹髒活累活,因而嘉靖處境是非常尷尬的,只能扶持陳洪以壓制百官。不過陳洪畢竟不是嚴嵩,所以百官對嘉靖是有意見的。

百官為何去招惹嘉靖?說到底當時朝政艱難,國庫沒有銀子,官員俸祿都發不出來,百姓嗷嗷待哺,而嘉靖皇帝去把國庫的銀子拿去蓋房子,百官自然要勸阻。

正好現在宮殿完工,又是龍駕喬遷的時候,突然有這麼一個官員,呈上來了這麼一道奏疏。這樣大逆不道的奏疏居然能直接到他這裡。無論是誰,都不會相信這僅僅是海瑞的個人行為。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這裡得說說嘉靖的個人情況。嘉靖由於長期服用丹藥,身體狀況並不好。對於這一點,李時珍從胡宗憲的描述就推斷出嘉靖性命不會太久,也就是一兩年的事情了。更何況他年紀已經大了,時間也不多了,所以他自然擔心有人會鼓動裕王逼宮篡位。呂芳為什麼會被嘉靖派到南京去守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裕王走得太近,完全倒向裕王這邊,這使得嘉靖非常不滿。因為裕王雖然是嘉靖的親生兒子,但是嘉靖也不會允許手底下的人和他走得太近。

再說說海瑞和裕王的關係。海瑞去淳安當知縣,是裕王府裡面的譚綸舉薦的。譚綸是裕王府裡的詹事,是裕王的心腹,和海瑞也是好朋友。海瑞在浙江官場上和嚴党進行廝殺也是有裕王的人背後支持。所以無論是嘉靖,還是其他人,都會默認海瑞是裕王的人。

所以說嘉靖擔心海瑞上疏是受裕王指使,或者是裕王身邊的重臣唆使,目的是逼嘉靖退位。從當時的情形來看,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所以嘉靖往這個方向考慮是非常自然的。絕大部分的皇帝晚年總是害怕自己成為太上皇。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這裡就不得不佩服海瑞,他的時間把握是相當之好。他掐好時間,在最後的時候把“賀表”封好,交給趙貞吉。這樣由於時間緊急,內閣的官員和司禮監的太監來不及拆開檢查,這樣他的奏疏就能夠直接到達嘉靖的手裡。倘若海瑞早早的把賀表呈上去,極有可能半路就被人發現,這樣無論如何就到不了嘉靖手中。

當然海瑞在上疏之前,就諮詢過李時珍的意見。李時珍料到了嘉靖會懷疑海瑞是受裕王指使,因而他建議海瑞上疏儘量不要牽扯進其他人,特別是裕王。所以海瑞盡力去淡化自己和裕王的關係,並且還讓自己的好朋友王用汲早早出京,以免受這件事情影響。

海瑞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那就是他剛進京城的時候,就跑到六必居去題字,這使得宮裡面的人很早就一直盯著海瑞。由於海瑞一直被人監視著,反過來也能夠證明海瑞上疏這件事情的確與他人無關。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嘉靖看到海瑞的奏疏自然雷霆大怒,特別是嘉靖身邊的陳洪趁機煽風點火,更是使得事態更加嚴重。這個時候海瑞不會死,因為嘉靖要查出他背後的主使之人。

不過隨後無論是趙貞吉、還是徐階、裕王,能盡力使得嘉靖明白,這完全是海瑞一個人的意思,並不是文武百官逼嘉靖退位。

嘉靖冷靜下來以後,其實他也弄明白了海瑞上奏疏和他人無關。

所以這件事情的關鍵便是要讓嘉靖明白,海瑞不是為了逼宮才上奏疏的,他背後沒人!這件事情純粹是海瑞為國為民,而冒死上疏直言。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不過,嘉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哪怕知道自己錯了,也不願意承認。特別是嘉靖親自審問了海瑞以後,其實他內心是有觸動的。

他也明白海瑞是個忠臣,所以他特意派和海瑞關係很好的齊大柱去看管海瑞。

當然,更重要的是嘉靖在處置海瑞的時候一開始就犯錯誤了嘉靖當時氣急了,他直接把海瑞關起來了。假如他直接殺了海瑞,會揹負罵名。嘉靖可是一個要名聲的人,他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情。

以明朝社會的風氣,海瑞如果真的死了,恐怕會被天下讀書人視為榜樣。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為什麼放了海瑞?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裕王這些人想保住海瑞。因為裕王覺得像海瑞這樣的人,日後是有大用處的。

對於這一點,嘉靖皇帝其實也是非常認可,所以他才會說海瑞是大明朝的利劍,能夠在裕王將來改革的時候發揮大的作用。

不過嘉靖也沒有放過海瑞,他只是不殺海瑞罷了。直接放肯定是不行的,這不是打了他老人家的臉嗎?

他把海瑞一直關著,等他去世以後,裕王登基了,海瑞就重獲自由了。歷史上的嘉靖皇帝也是這麼處置海瑞的,因為嘉靖也明白,處理海瑞是一個難題。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