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才能解“心病”

化瘀才能解“心病”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北京中醫藥大學魯衛星教授說,現代醫學對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研究頗多,其實中醫典籍對心血管疾病也早有記載:胸痺、心痛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的範疇。各種心血管疾病中,患者數量最多、對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冠心病。

血管堵塞導致冠心病

冠心病是負責給心臟供血的三根大血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狹窄,進而形成“堵塞”,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嚴重者出現血栓,造成心梗;也有一些人出現胸痛等不適症狀,但在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並沒有變窄,這主要是由於心臟周圍的小血管出現堵塞。

魯衛星認為,心繫疾病多以血瘀為標誌,但造成血瘀的原因則不完全相同。50歲以上的人群,機體功能逐漸減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虛。氣虛則推動血液運行的動力減弱,血液運行減緩,進而出現血瘀。抑鬱或急躁的人,氣機運行不暢,也會導致血瘀。還有一些人則是氣陰不足,也易出現血瘀的情況。

中醫藥有助於減輕症狀

冠心病患者必須要讓瘀滯的血液變得更加流暢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一個冠心病患者安了支架,但血瘀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會在支架處形成新的‘堵點’,從而再次出現心梗。”魯衛星說,不同階段的冠心病患者都可以通過中醫藥治療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特別是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複雜型冠心病患者採取中醫藥治療,效果更為明顯。其中,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通過中醫藥治療,可以使血管變狹窄的速度減慢,提高生活質量;無法進行介入或搭橋手術的複雜型冠心病患者,可以通過中醫藥治療改善小血管微循環,減輕症狀。

患者要學會情緒管理

生活方式的調整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冠心病患者平時的生活方式總的原則是:吃得像兔子,生活像老僧;情緒管理上,則要儘可能做到:寧願憂傷,不要暴怒

。魯衛星解釋說,吃得太飽,會導致血液過多地流向胃腸道幫助消化吸收,供給心臟和大腦的血液就會相應地有所減少,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現不適;吃得太多,胃裡食物太多,會導致膈肌上移,心臟受壓、舒張受限,迴流心臟的血液量減少。在情緒方面,生氣時,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分泌的激素會刺激血管內皮生成“損傷”,久之則容易形成斑塊,發生心梗;暴怒時,人的心率不穩,既往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容易導致疾病突然加重,甚至發生猝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