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味鄉愁:小籠包

每個移居北方的南方人,都需要經歷一些適應的過程,氣候、飲食以及各種生活習慣。而對我來說,首先面對的挑戰其實是——早餐。

生活在大連這座城市,尋遍街巷,無非就是豆漿、油條、豆腐腦、稀粥、餛燉這可憐的老幾樣,即便是到了夏天,出門吃早餐的人也不算多,大部分北方人早已習慣在家解決。而在故鄉蕪湖,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不管春夏秋冬,每一個朝陽初升的清晨,各式的早點攤前都是人頭攢動,十塊八塊的消費,十分八分的時間,一頓選擇眾多、價廉物美且豐儉由人的早餐,即刻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於是,在每一個飢腸轆轆或是食不甘味的早晨,坐在四季如春的家中,於我而言,鄉愁已不再是那一灣淺淺的海峽,而是一份份、一碗碗、一碟碟具體而鮮活的美味,它們是小刀面、小餛燉、火腿雞蛋餅、鴨油燒餅、渣肉蒸飯、水煎包、燒麥、鴨血湯、雞火乾絲……當然,最鍾情的還是那一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


蕪味鄉愁:小籠包

從你掀開籠蓋的那一刻,一次妙不可言的味覺之旅就開始了——十隻白白胖胖的小包子團坐於霧氣氤氳之中,如同打坐的童子,個個晶瑩剔透,半透明的皮兒包裹著所有的精華——餡兒和湯,讓你立刻有咬上一口的衝動。但這時你急不得,只能小心翼翼地夾起一隻,手持筷子的力度一定要適中,千萬不要破了外皮兒,讓它安全地降落在提前調製好的醋汁裡,從頂端的褶子處先咬上一小口,咂一咂味兒,同時放放熱氣,以免被燙著,然後就可以盡情地吸吮,讓每一個味蕾都接觸到這份鮮香的美味。最後,再將剩下的殘留蘸上醋汁,一口解決。


蕪味鄉愁:小籠包

小籠包,又叫湯包,最早可追溯到宋代開封的灌湯包,後隨著南宋南下定都於杭州之後,在江南一帶傳播開來,歷經幾百年的演化改良,如今已成為江南一代的著名小吃,且各地在用料和口感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較知名的像上海南翔小籠包、無錫小籠包、南京小籠包、杭州小籠包等等。

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些都比不上蕪湖小籠包,為什麼?因為那些地方的小籠包我都吃過,而蕪湖的小籠包很多人還沒嘗過。大多數遊客對於小吃的態度就是嚐鮮和體驗,如同打卡一個景點,很少會去仔細比較和鑑別。有些城市名氣比較大,旅遊開發得好,當地小吃自然知名度就高,但有些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南翔小籠偏甜,無錫小籠不夠鮮,而杭州的小籠包遠不如它的生煎酥脆美味,只有蕪湖的小籠包,皮薄餡足,口感筋道,不甜不膩,鮮香爽口。實乃箇中極品也!

小籠包的美味全在餡料上,餡料的製作並不複雜:豬腿肉絞碎攪拌,加入鹽、味精、胡椒、蔥、姜、蒜、糖等佐料,新鮮肉皮洗淨、祛毛、焯水、再次熬煮,製作皮凍,再攪碎後放入餡料之中,再擀好皮,包上餡兒,齊了!可是肉餡的肥瘦比例、細碎程度、各味調料的前後順序、比例的細微差異……這些都會造就無限的味覺組合。


蕪味鄉愁:小籠包

即使在蕪湖,遍及大街小巷的那些湯包館,每家的味道也會稍有差別,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早餐市場立足。眾多選擇和激烈的競爭,造就了當地人挑剔的胃口,蕪湖人吃湯包,永遠是味道至上,為了舌尖上的那份極致體驗,對環境的要求可以退居其次。所以在蕪湖,很多看上去不那麼幹淨的小湯包館、路邊夫妻店,生意火爆程度遠超裝修精良的連鎖店。

每次回蕪湖的第一頓早餐,我一定會選小籠包,而且一定是家對面小巷子裡的那家——“百年耿記老店”,店雖小,名字卻足夠霸氣,這店名絕非“距百年老店還差99年”之類的調侃和附會。據說,這家店的創始人,跟本地鼎鼎大名、上過《舌尖2》的百年老店耿福興同宗同源,只是早早地分道揚鑣,獨立發展至今。

蕪湖人在吃這件事上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見一斑。


蕪味鄉愁:小籠包

記得小時候,湯包店沒那麼多,能吃一頓小籠包定是莫大的獎賞,必須是過年過節或是考試成績好,家長才會拿出一隻平時不大用的,類似保溫飯盒之類的東西,一大早出門,穿過狹窄的弄堂,去街上買回一籠或是半籠,一家人一道細細品嚐,因為裝在盒子裡,包子難免會有些粘黏,夾起來就破了,但最後我們一定會把湯汁一滴不剩地喝掉——雖然,沒有外皮和肉餡的搭配,湯汁其實很油膩。

如今物質豐富,吃頓小籠包如同家常便飯,反而有時會嫌它過於油膩,無益健康。如果我回蕪湖呆一週的時間,最多也只能吃兩頓小籠包,吃一頓必須緩幾天,否則腸胃會受不了,但回到大連,過不了多久,又會朝思暮想。

剛來大連時,也曾努力填補這份缺憾,我曾經遍尋大小飯店,嘗試過友好廣場後面的玖鮮小籠,五四路上的浦江、同泰街的上海城,皆掃興而歸。雖然他們全都打著“上海小籠包”的招牌,但是除了“甜”這一點外,其它沒有一點達到及格線。想來道理也簡單,小吃本就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根植於一方特定的水土和飲食習慣,脫離這兩樣,再地道的食材可能也做不出它本來的味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的腳步可以把你帶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你的胃,如同你的記憶,它會經常提醒你——你究竟來自何方?


蕪味鄉愁:小籠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