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街邊的烤鴨,買上一整隻,很多時候20塊錢都不到。

雖然心動,但難免犯嘀咕:

“X聚德的烤鴨端上來,一人一口舔舔筷子就兩三百,為什麼街邊烤鴨只要十幾塊呢?”

“市場活鴨都幾十塊一斤,十幾塊一隻的鴨子會不會是病鴨死鴨?”

“速成鴨是不是激素鴨?吃了會不會上吐下瀉得慢性病呀?”

味道是次要,最需要關心的還是健康安全問題。

看透街邊那些身價18塊錢的鴨,就在今天。


中國的烤鴨,有同一個祖先

追根溯源,無論是街邊鴨還是國宴鴨,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祖先——北京鴨

最早關於烤鴨的記載在唐朝,那時吃烤鴨,是件頗為殘忍的盛事。

貴族們端坐一邊,觀看一隻活鴨在炭火中痛苦地衝撞鐵籠。

這鴨一邊掙扎一邊不斷地被灌飲五味汁,直至在炙烤中褪盡皮毛,變紅變熟,含恨而去。

據傳,外焦內嫩的烤鴨法,出自朱元璋的御廚。

識貨之人明成祖朱棣遷都時,把這烤鴨法直接從南京帶回了北京。

吃著江南糧谷生長的鴨子在不斷的優選劣汰中肥美成長,在19世紀末留洋海外時贏得了當地人的喜愛。

因此,來自北京的它們,就被洋外國人取名為北京鴨(Pekin-duck)。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櫻桃谷鴨創始人 約瑟夫尼克森 / 央視財經

傳統的北京鴨雖說肥嫩多汁,但沉積脂肪的能力不足,得用料肉比高的方式來培育(料肉比指飼養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飼料量)。

歐美人喜愛這種鴨,但也覺得有點過於肥膩。

於是,英國人搞了個團隊,聚集在了“櫻桃谷”,悄咪咪地繁育出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飼料轉化率高、抗病力強、體型較大的“櫻桃谷鴨”。

改良後的鴨又回到中國,成了佔據肉鴨行業大多數市場份額的品種。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濟南某店正在烤鴨 / 視覺中國

從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看,中國的鴨養殖量佔全球的74.2%。

作為養鴨大國,目前肉鴨出欄量的80%都是白羽肉鴨,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烤鴨、滷鴨、醬鴨等等的原料。

而白羽肉鴨的主要品種就是櫻桃谷鴨。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飯店的烤鴨,能片下來的肉很少 / 視覺中國

北京鴨除了被改良成櫻桃谷鴨之外,還把血統散至在美國的楓葉鴨、法國的南特鴨、丹麥的麗佳鴨等等。

正如你老愛吃的肯X基麥X勞所用的大塊型肉雞,北京鴨就是大塊型肉鴨。

“體型大”和“生長快”就是它的特點。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北京X聚德烤鴨店烤鴨老照片 / 視覺中國

速生鴨,不等於激素鴨

你沒聽錯,我們吃的確實是“速生鴨”。

但它不是激素“催”出來的。

侯水生先生(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曾介紹,白羽肉鴨一般就用於三種食品加工:

大型烤鴨坯、大白條鴨、小白條鴨。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無錫記者採訪肉鴨養殖戶 / 無錫新聞綜合

大型烤鴨坯和大白條鴨一般喂個40天左右就完事兒。

前者用於加工北京烤鴨、廣東廣西燒鴨等,後者用於加工鹽水鴨、滷鴨、醬鴨等。

小白條鴨,就是“18塊一隻烤鴨”的來源。

喂個30天左右能出欄,一般就用來做小型烤鴨、香酥鴨等。

小白條鴨,飼料轉化效率(衡量吃多少飼料可以長多少肉)高,長得快。

這還真不用大驚小怪。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拿作烤鴨的低成本鴨子需短時間養殖就出欄 / 安徽公共頻道

生長期短,肉嫩,鴨的肌肉中水分含量較高;

但因為沒完全發育,產肉量就低。

所以街邊賣的十幾塊錢的烤鴨,一般都只有一兩斤重。

我們這產鴨大國,一年出欄的肉鴨25億隻,其中小白條鴨就有3至4億隻。

別因為它在街邊只能賣上十幾塊就歧視人家。

把生物發育學、遺傳學、育種學等等書搬出來翻透底,小白條鴨也沒有食用安全問題。

不用藥物不用激素,它也能健康成長。

可能有人要問:

“那給鴨打針的網圖那該怎麼解釋呢?”

有圖不一定有真相。

一般來說,養殖場的每隻鴨子都逃不過要打禽流感疫苗。

鴨子生病了,也會合理合法地使用獸藥。

無論是疫苗還是獸藥,都是為了保障大眾的食用安全。

本來養這鴨就是因為它長得快,夠經濟實用。

要是打個針就被判了死刑,那南京一年被吃掉的一億多隻鴨子可不得氣到回魂?

消費者老被“激素鴨”、“無毛鴨”等錯誤字眼迷惑,導致對鴨肉的消費意願被人為降低。

要知道,鴨肉本身,還是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健康肉食三巨頭之一。


街邊烤鴨為什麼才賣18塊?

生長速度快,還不是這烤鴨能賣這麼便宜的唯一原因。

既然那麼多商戶都在賣,這就不是一樁賠本買賣。

養殖科學家核算,18塊一隻的烤鴨,還是可以賺個4.8塊的。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18塊一隻的烤鴨最後有4.8元的利潤 / 新華每日電訊

小白條鴨的優良基因讓它的養殖成本較低。

街邊烤鴨只會用到一隻鴨的美好胴體。

但對於“物盡其用”的中國食客來說,一隻鴨子由頭到腳,由外至內,都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火鍋鴨掌 / 視覺中國

換句話說,每隻小白條鴨除了肉體外,鴨毛、鴨胗、鴨掌、鴨舌、鴨腸、鴨翅、鴨血、鴨心、鴨肝等等火鍋滷菜熱門食材,都是賺錢的路子。

這麼下來,被掏心掏肺斬手斬腳後的鴨子價值並不大。

它的原裝肉體出廠價在8塊左右,也不是沒有理由。

算上流通環節的成本,烤一烤滷一滷賣個18塊,還是有得賺。

之前,有烤鴨店老闆在暗訪中直言,自己這些鴨子是批發市場買來的“冰凍鴨”。

記者到批發市場,發現一箱冰凍鴨也就七八十塊,每隻兩斤左右的凍鴨大概就七八塊錢。

也許現在的你看見冰凍鴨這低廉的成本價,就不會太驚奇了。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南京市民排隊買“五紅”避“五毒”過端午節 / 視覺中國

在盛產吃鴨專家的南京,一家熱門烤鴨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一般冰凍的鴨子沒法做成烤鴨”。

冰凍鴨上色不好,一般他們都用屠宰場新鮮宰殺後運輸來的鴨子。

當然,不排除有的商戶用的是冰凍鴨,但口感的差別,對於一般吃客來說,一試就知道。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廚師正在對烤好的鴨子進行切片 / 視覺中國


擦亮眼睛對待袋裝鴨

用冰凍鴨做烤鴨,也不是什麼讓人咋舌的事情。

只要渠道來源正規,鴨子身體健康,就只剩下一個好吃不好吃的問題。

最怕的是,為了無限降低成本不擇手段的黑心作坊。

袋裝烤鴨,才是最容易出現“鴨中敗類”的。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執法人員發現不法經營者用有毒的松香退鴨毛 / 視覺中國

“黑心烤鴨”曾經轟動一時。

2005年,河北省某村冒出了大量的小作坊。

“哪裡的名氣大就冒誰的牌子”,這是其中一位村民說的。

這些年來,假冒知名烤鴨的小作坊在很多地方持續運作。

生產車間衛生堪憂、用來源不明的病死雞肉或碎骨頭代替鴨肉、用醬肉代替烤肉減少成本……

黑心作坊劣跡斑斑,“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卻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街邊18塊一隻的廉價烤鴨,到底能不能吃?

工作人員查抄一超市冒牌的“X聚德”烤鴨 / 視覺中國

2015年,南京市市民舉報了一個黑作坊。

它在偏僻山林裡,地上汙水橫流,鴨坯鴨內臟被亂七八糟地堆放,一口裝著不明物質的黑鍋散發著刺鼻味道。

黑作坊裡堆放的烤鴨箱子,還散發出鴨肉腐爛變質的味道。

所以,對於包裝的烤鴨,最好認準仿冒偽劣的標誌。

最後再給大家劃一遍重點:

不管是上百一套的北京烤鴨還是街邊18塊的便宜烤鴨,都是一個祖先發展而來的。

你可以把三四十天就出欄的鴨子稱作“速成鴨”,但它們長大得光明磊落。

真要挨針,也是疫苗或者是生病時候合理使用的藥物。

街邊烤鴨之所以這麼便宜,除了因為鴨源養殖成本低;

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到烤鴨店手上時,已經剔除掉了很多值錢的部位。

基本知識給你介紹完了,但也別忘了:

這鴨界也如人界,不排除有些鴨確實不可靠。

只要秉著一顆“不正規不選擇,不靠譜不信賴”的吃貨之心,適當選擇好鴨,還是能又省錢又快活的。

如果今天的文章讓你漲知識了的話,就請給文章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