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中的幽靈武器,唯一可以裝消音器的比利時M1895左輪手槍

左輪槍作為槍械時代一個重要的分支,曾佔據了近戰武器的排行榜,在西部電影中總能看待腰間別著左輪手槍的各路人馬廝殺。與其他槍械不同,左輪手槍在射擊時不僅有槍口煙火,而且轉輪的縫隙也會噴出不少的煙火,這就導致了左輪手槍不適用安裝消音器,不過凡事總有例外,1895年比利時曾為俄國研製一款左輪手槍,就可以安裝消音器。

越戰中的幽靈武器,唯一可以裝消音器的比利時M1895左輪手槍

M1895左輪手槍

這款左輪手槍就是M1895納甘轉輪手槍,該槍採用7發彈巢,子彈口徑7.62毫米,早期有兩種型號,一種是發放給軍官等人群的,扣動扳機就完成彈巢轉動、擊錘運動,相應的射速和其他大部分左輪差不多;而發放給士兵的版本則不同,每次射擊時,士兵需要手動將擊錘搬到位,然後再扣動扳機射擊,而這個擊錘的力道並不輕。之所以選擇這種設計,應該是為了體現出階級,但是卻極大的忽略了實用性。

越戰中的幽靈武器,唯一可以裝消音器的比利時M1895左輪手槍

M1895左輪手槍

M1895之所以能夠安裝消音器,得益於它獨特的氣密設計。每次射擊時,當擊錘被放低位置後,同時彈巢也被向前推移,將彈巢和槍管之間貼合,當子彈發射的時候,火藥燃氣就不會從縫隙洩露,而是全部向槍口方向作用,彈頭承受的作用力更大,打出去的威力也更大。這種設計還允許M1895安裝消音器,不會像其他左輪手槍一樣燃氣洩漏。缺點也很明顯,M1895就算是聯動版本,也需要費很大勁才能扣動扳機。

一開始該槍在比利時生產,很快就改到俄國生產,不僅俄軍隊採用了,警察部隊也使用。一戰後蘇聯紅軍也繼承了該槍,並在二戰中大量使用,該槍小巧的尺寸受到很大喜愛,甚至是以獲得一支刻有紅五星的M1895為榮。德軍也使用繳獲的M1895,用於二線部隊或者偽軍。

越戰中的幽靈武器,唯一可以裝消音器的比利時M1895左輪手槍

M1895左輪手槍

事實上在二戰時,M1895作為近距離武器,已經跟不上實戰需求了,反而是勃朗寧手槍這一類射擊、再裝填快速的手槍表現優異。二戰後蘇聯逐步退役了M1895,用TT-33這一類半自動手槍取代。

雖然退役,但不代表該槍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越戰期間,北越軍隊獲得了一定數量的M1895,這種槍支根本無法正面和美軍、南越軍隊抗衡,不過北越的作坊給M1895配上了消音器,專門用於刺殺打黑槍。因為該槍使用的子彈本身就威力巨大,加上特殊的結構設計,子彈的傷害比起同類左輪手槍來說要強得多,不少的美軍被這種武器打死打傷,至今美國中央情報局還保留了繳獲的消音M1895。


越戰中的幽靈武器,唯一可以裝消音器的比利時M1895左輪手槍

現代化的M1895

目前該槍已經不在軍警中服役,反倒是生產了比賽用的型號,也有民用的自衛型號,可以發射空包彈、橡膠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