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忠賢得勢的三年中,明朝為何能在遼東戰場壓著皇太極打?

cyyaizyh


壓著皇太極打?魏忠賢拿什麼壓皇太極?難道皇太極也怕九千歲?

自1618年薩爾滸之戰明軍完敗以來,明朝在遼東地區就被迫採取了戰略守勢,根本不敢走出城池與八旗軍野戰,更別提有什麼壓著皇太極打的說法了!

至於在魏忠賢執掌大權的那些年,皇太極之所以沒能在遼東取得進一步的戰果,全在於當時皇太極在做一系列的內部調整,為接下去滿洲八旗的戰略空間延伸蓄積力量。

如果非要把魏忠賢與皇太極時期的遼東戰局扯上聯繫,那麼也只能在魏忠賢對於明朝內部權力格局的平衡作用上講上兩句。

魏忠賢掌權時期的主要政治活動,是拉扯起一幫“閹黨”勢力,打壓代表著江南大地主、大商人根本利益的東林黨人。

延伸至經濟層面,就是將東廠的太監,大量安插到地方的礦產、鹽業、絲織品製造等經濟部門,從他們手中收取數目豐厚的商業稅。

除去閹黨截留貪汙的部分,這些賦稅源源不斷得流入國庫,支撐起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最後幾年的艱難運轉。

憑著這些錢,孫承宗、袁崇煥等猛人才得以構建起關寧防線,鍛造出了一支明朝最後的精銳——關寧防線。勢不可擋的滿洲八旗,硬是被阻擋在了山海關之外,難以踏入關內一步。

面對來自於山海關、漠南蒙古、李氏朝鮮三個方向的戰略包圍,皇太極不得不改變努爾哈赤對關寧防線死磕硬攻的策略,在突破包圍網上下功夫,打通山海關之外的入關之路。

在此作戰思路下,皇太極先是兩次侵入朝鮮,直至朝鮮國王跪倒在跟前俯首稱臣,承諾奉滿清政權為正朔,斷絕與明朝的一切往來。

解決了朝鮮這一路,緊接著皇太極又在漠南蒙古一線下功夫。對於科爾沁、喀喇沁等歸附的蒙古部落,皇太極將其編為蒙古八旗,並且採用政治聯姻的手段,鞏固雙方的結盟關係。

比如順治皇帝的生母莊妃,日後輔佐康熙成為聖君的孝莊皇太后,就是來自於科爾沁草原,是皇太極後宮中眾多蒙古妃子中的一員。

除了明朝,皇太極最大的勁敵,是延續有忽必烈黃金家族血脈的林丹汗。對於這股勢力,皇太極帶著滿洲八旗,以及新近歸附的蒙古諸部落,幾次征戰費了好大的勁,才得以將其徹底消滅統一漠南蒙古。

兼併漠南蒙古的意義,在於滿洲八旗在傳統的山海關這條入關之路外,又開闢了取道蒙古,進入中原腹地的路線。

從此,關寧防線對八旗軍的阻隔作用不復存在,皇太極接連幾次繞道蒙古,從西峰口一帶突入明朝的京畿重地,每次都是劫掠了大量財富和人口後揚長而去。


劇透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事實上,魏忠賢對於遼東戰局只有巨大的破壞。

遼東之所以能夠在數年內保持穩定,主要是孫承宗坐鎮遼東,力挽狂瀾的結果。

因為孫承宗的地位特殊。

在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孫承宗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

日講官是幹嘛的?

主要是主皇帝敷陳經史、回答皇帝諮詢、兼記皇帝言行的官員。

地位似乎不高,但就像黑社會大哥的司機一樣,是皇帝的心腹,每天都要見面的。

皇帝對孫承宗的能力和為人都非常信任,給予全力的支持。

皇帝曾經親自將孫承宗送出宮門,並賜尚方寶劍、坐蟒等,內閣大臣將孫承宗直送到崇文門外。

然而,魏忠賢上臺以後,開始試圖控制軍政大權。

因為孫承宗掌握遼東兵權,魏忠賢試圖控制他,派出宦官監視軍隊。孫承宗對魏忠賢很瞭解,對派來的宦官非常冷淡。

期間孫承宗堅持攻勢防禦戰略,沒有退守註定守不住的山海關,而是聽從袁崇煥的建議防禦寧遠。

正當寧遠城池建好,攻勢防禦大體具備,魏忠賢卻來干涉。

他認為孫承宗在皇帝心中位置很高,又掌握兵權且不是閹黨,給予打擊。當時魏忠賢清洗東林黨骨幹,孫承宗感到危險,親自趕赴京城試圖面見皇上,訴說閹黨危害。

然而,魏忠賢權勢已經很大,不但跑到皇帝朱由校床前,哭著求情,說孫承宗想要謀害他。

皇帝輕易為之,孫承宗不但沒有面見成功,沒多久還被藉故罷官。

孫承宗一走,魏忠賢派黨羽高第繼任。

然而高第上臺以後,被遼東局勢嚇呆,命令明軍後撤200裡,全部退守山海關。

如果明軍按照高第的命令撤退,當年遼東防禦就會崩潰。而清酋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辭職後,率軍大舉進攻。

好在關鍵時刻,袁崇煥與滿桂、祖大壽等拒絕撤退,依靠昔日與孫承宗做的軍事準備迎戰。

經過浴血苦戰,最終擊退滿清韃子兵,取得寧遠大捷。

由此,事實很清楚了,孫承宗是對的。

皇帝朱由校記孫承宗大功,讓他的兒子世襲錦衣衛千戶,繼續重用孫承宗。

事實證明,魏忠賢不但沒有遼東戰場轉危為安,反而添亂,險些導致局勢崩潰。


薩沙


中國人向來喜歡用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這種絕對面的標準來看待某個人或某件事,但事實上我們自己其實心裡要清楚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黑或者絕對的白,忠臣就一定是好人?忠臣就一定與國於民有利?奸臣就一定是壞人?奸臣就一定是於國於民有害?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也有說“沒有永恆的朋友,但有永恆的利益”,所以說,不管說是忠還是奸,是好還是壞,皆是為利之驅使,有人說,明朝言官多忠魂,不畏權貴,敢捨命直言,的確,有些人對於利的追求在於財帛權勢,而有些人對於利的追求卻在於身後之名,言官傲骨,仗義直言,為國為民提出寶貴建議,確實值得尊敬,但也不乏只為博得忠諫之美名,卻無實際意義的空談,以及不顧大局,執意死諫,罔顧家國利益者。

縱觀明末數十年間的光景,清濁交渾,很多事不是說拿刀殺人的就是惡人,因為真正的惡人更善於借刀殺人,我們都知道奸黨魏忠賢,為一己之利,大肆殺戮,的確算不得什麼好人,但是站在他的對立面的那群官宦清流就都算的上是好人?忠臣?其實你仔細看一看明末的慘狀其實就能發現,這些人才是明朝最大的吸血鬼,只不過他們的手段比起魏忠賢這個文盲拙劣粗糙的殺伐,構陷更加的高明,完美。

明末是一個悲慘動盪的是個時期,確實對於明朝的滅亡其實很難說就歸咎於某一方面原因,畢竟1.自然原因,糧食減產甚至絕收,這放在任何時期都是一大致命因素,2.內部的腐朽,從內到外,根子裡都爛透了。3.外部的壓力,滿清的攻伐,4,農民內部的階級衝突,起義活動的衝擊等等。其實對於明朝的滅亡因素,歷史早有定論,“亡於黨爭”,而即便說後來勵精圖治,勤儉樸素,兢兢業業的崇禎帝滅掉魏忠賢,準備重整大明,結果反倒是更加束手束腳,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何為,黨派一家獨大,忠臣充斥朝野爾。

明朝弱嗎?朝廷是弱,但是大明不弱,反倒是很強,強私而弱公,大明皇帝打戰都沒錢,靠大臣們捐獻接濟,卻一個個叫苦裝作清廉,結果李自成一來,全成了笑話,有人可能說了,你這扯遠了,和題目問的不相干,但其實這些都是引子,接下來才是我要說的最終結論。

為什麼魏忠賢時期,遼東戰局穩定還佔據一定的優勢,通過上面說的其實我們很容易得出結果

  • 天下之人皆為利趨勢,而魏忠賢的利在於財帛,更在於權勢,或者說他更注重於權勢,而他的權勢是跟大明江山,是跟大明皇帝死死的綁定在一起的,所以相對來說他更用心,更在意。
  • 黨派的威力在於一家獨大,但是黨派卻又需要平衡,而魏忠賢的存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點。
  • 魏忠賢他不是聖君明主,所以他敢向任何人開刀,皇帝要不到的錢,他能要到,還能要的更多,雖然一部分進了自己腰包,但至少說有錢,而有錢就有兵,武器,大炮,裝備,有錢就有戰鬥力。
  • 魏忠賢的存在,他的惡名,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底下各軍閥下死力,虧血本,動用自己的私軍來戰鬥,而不是想著損公肥私,出工不出力,畢竟打得不好,魏忠賢的刀也不是不快,而前面也說了,明朝各軍閥將領的私軍還是很強的。
  • 魏忠賢對文官集團的壓制,制定的工商稅等名目,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官員以及商人對底層百姓的壓榨,緩解了國內矛盾,雖然說官員為討好魏忠賢也不免壓榨百姓,但比起後來也好的多。

所以說,人分多面,事也分多種,有的人雖然幹了壞事惡事,但卻也造成了一定好的蝴蝶效應,而有的人自以為乾的是好事善事,但卻對國家對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所以啊,世事這個東西啊,還真說不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不過可以證明的一點確實,不能站著撒尿的閹人最後卻能站著赴死,而滿嘴忠義道德的清流,卻默默的屈下了膝蓋!!!


歷史微探索


魏忠賢得勢的這三年,正是明朝遼東局勢最為緊張的時候,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慘敗以來,明朝深感關外女真族已成氣候將來必為大患。因此在遼東經略上選人都格外謹慎,因為這關係到整個遼東防線的生死存亡,從萬曆到崇禎,八任遼東督師,能力各不相同,但總體表現都還可以,論人才的重要性,以下內容將著重講到天啟年間的四任遼東經略。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與後金發生薩爾滸之戰,明朝遼東經略楊鎬輕敵冒進遭到後金猛攻,12萬明軍遭到慘敗。後金兵進陷開原、鐵嶺,瀋陽震動,明朝有感於遼東事急,後金勢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遼東不能不加強防備。同年起用兵部右侍郎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是一個難得的將才,治軍能力和打戰能力都很強,他主政遼東軍政後,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因此大固。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攻打遼陽,時任遼東經略的熊廷弼與遼東巡撫王化貞關係失和,熊廷弼兵敗潰退,廣寧失守。朝廷以熊丟城陷地問罪,被押解回北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陷囹圄的熊廷弼不幸又陷入黨爭,熊廷弼與東林黨人多有來往關係密切,這對於與東林黨向來關係水深火熱的閹黨來說是個危險人物。天啟五年(1625年)被閹黨彈劾,同年梟首,並傳首九邊。



繼任者袁應泰,為東林黨人。主治遼東期間,擴大邊防,收編叛將、叛卒,來投即納,將軍童仲揆、尤世功等以為不可,袁應泰不聽。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後金大軍壓境,鎮守遼陽的袁應泰下令打開閘門,把太河水放入護城河,壕溝的內側排列火炮,嚴陣以待。努爾哈赤水陸俱進,攻下瀋陽,再戰又下遼陽,賀世賢、尤世功為亂箭射死,童仲揆等赴援,亦戰死。袁應泰在遼陽城東北的鎮遠樓督戰,城破之後,舉火自焚死。後被明廷追封為兵部尚書。



天啟二年(1622年)王在晉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他對當時的關外局勢看的比較透,曾分析到:“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可以說這一段話對當時的遼東局勢分析的是非常到位的,遼東局勢在開原、鐵嶺、遼陽、瀋陽相續失守的情況下已變得岌岌可危。王在晉經略遼東時間不長,在任期間大力擴軍備戰(軍隊由五萬多一度增至十四萬),大量造辦軍械、甲仗,並且採納左通政袁可立“破格用人,以期實用,圖復建驃騎之功”的建議廣泛提拔幹部、增設衙署。這一段時間後金與明朝處於相互戒備沒有太多軍事衝突的狀態。



王在晉退居南京兵部尚書之後,明朝與後金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由強轉弱,遼東局勢已經非常不樂觀。緊要關頭,朝廷以孫承宗兵部尚書銜任薊遼督師,總督遼東軍務。縱觀遼東多任經略,唯孫承宗可堪大才。在他任上,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因為其御邊出色,清軍一時不敢妄動,孫承宗主治遼東期間無大的戰事,清朝和明朝都保持在一個比較剋制的狀態。



自後金崛起,遼東便成為明朝對抗後金的第一防線,前沿陣地。薩爾滸之戰慘敗後,遼東的戰略地位變的越發重要,如上文所述,明朝在此安排多任遼東經略,大體上,能力雖然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不辱皇命,無一屈膝投降,雖然有熊廷弼王化貞的同僚不合,袁應泰的書生氣重,但總的來說,遼東戰事始終維持在一個可控範圍,在鐵嶺、開原、瀋陽、遼陽已經淪陷的情況下,遼東的重擔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孫承宗之後有袁崇煥,但袁崇煥之後又有誰能肩負起守衛遼東抵禦清軍的這個重任?


大國布衣


別搞笑了,九千歲當政的時候,明朝的對手並不是皇太極,而是努爾哈齊。

那麼在九千歲主導下,明朝在遼東戰場的表現如何呢?1622年廣寧之戰,明軍大敗,根據康熙年間一個僧人撿拾廣寧之戰暴屍與野的明軍屍骨,光是萬人坑就埋了三個,所以明軍至少被消滅三萬人。之後雙方進入對峙狀態,明軍無力進軍遼東,而努爾哈齊在廣寧之役得勝後後也沒有找明軍的麻煩。所以,哪來的明軍壓著滿洲打。



咬文嚼字一下,壓著打的意思就是明朝掌握了戰爭主動權,並且在戰鬥中打敗清軍。可是實際上是,廣寧之役明軍大敗,而滿洲卻暫停徵伐明朝。這並不是明朝壓著滿洲打,而是明朝被重創之後無力壓制滿洲。實際上薩爾滸之戰就已經說明了明朝已經無法壓制崛起的滿洲,而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只不過正好趕上了雙方對峙狀態罷了。

那麼這時候滿洲在幹什麼?這時努爾哈齊在進行內部整合,這時候擺在努爾哈齊面前的是兩個問題,而且是關乎滿洲國本的問題。

第一、努爾哈齊只是名義上征服了遼東,但是私底下遼東漢人在進行抵抗運動。這一時期漢人除了逃亡明朝控制區之外,還經常往水井投毒,打落單滿洲人的悶棍,或者是聚眾圍殺少數滿洲人,所以努爾哈齊不得不規定滿洲人漢人必須分開居住,滿洲人不許單獨出行。

而且,努爾哈齊認為搞抵抗運動的都是不居於家、不耕田、閒行乞食、無谷、想要逃亡明朝的光棍,所以下令在全境捕殺無谷之人。你也可以理解為努爾哈齊在割漢人的韭菜,因為滿洲作為征服者,計丁授田,八旗壯丁家家戶戶都有土地,所以滿洲不可能無谷,只能是漢人充斥了無谷之人的群體。

第二、當時全球性氣候變化導致農業減產。這個全球性氣候變化也就是明吹津津樂道的小冰河期,雖然小冰河期最冷的時候在清朝鼎盛時期。言歸正傳,努爾哈齊已經通過八旗制度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農業體系,但是由於小冰河期導致農業減產,糧食歉收,這對小國寡民的滿洲是一個致命打擊,國內大規模饑荒,糧食有價無市,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
明末《饑民圖說》描繪饑民全家自盡的慘相,滿洲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對於努爾哈齊來說,他必須把本族的滿洲人以及歸附他的蒙古人和漢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因為沒了他們也沒人效忠努爾哈齊,再加上當時遼東漢人並未人心未服,所以努爾哈齊就割漢人的韭菜,來保證八旗人員的經濟來源。

所以,九千歲秉政的時期努爾哈齊正在進行內部洗牌,而且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努爾哈齊要的只是滿洲大汗,而非取代明朝。但是他的繼承人皇太極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所以皇太極推翻了他老爹的政策,對漢人採取懷柔的態度,通過對明朝的戰爭來轉移糧食危機。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魏忠賢得勢三年確實不假,但明朝在遼東壓制後金的時間並非僅有這三年。這種形勢是從萬曆年間的薩爾滸之戰失利後開始,一直持續到崇禎年間松錦之戰前。魏忠賢在這期間,對戰局是有促進作用的,但不是決定性的。

魏忠賢對遼東戰局的積極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他能很好的延續明熹宗定下的稅收政策,使得遼東糧餉得以保證;二是魏忠賢勢力對東林黨的壓制,使得遼東經略沒有頻繁更換。魏忠賢的作用僅是對戰局的錦上添花。

明熹宗即位後,魏忠賢與客氏開始飛黃騰達,但還不足以左右朝政。魏忠賢的得勢是在天啟四年,在與東林黨爭權成功之後,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從史料上看,明熹宗並非一無是處,相反魏忠賢一直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明熹宗對大明的政治和軍事形勢都是很清楚的,魏忠賢對大局的所作所為都得到了明熹宗的默許。簡而言之,魏忠賢僅僅是明熹宗的對付東林黨的一個棋子。明熹宗時期,遼東戰局一掃萬曆末年之頹勢,打了不少勝杖。

袁崇煥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到重用的,出現了炮轟努爾哈赤,寧錦大捷及重創皇太極的可惜局面。之所以會有這種形勢,就是遼東戰場有充足的糧餉和得力的將帥。明熹宗時期的對稅收的改革,魏忠賢是有一定的功勞的。

他恢復了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和海稅,修繕了黃河水道,向東林黨勢力範圍的產業徵收款項。這些措施所得的錢財,全被變成糧餉送往遼東。還有魏忠賢勢力對東林黨的打壓,客觀上促進了大明遼東用人政策的穩定。

但話說回來,遼東戰場之所以能出現壓制後金的局面,並非是因魏忠賢而形成,而是萬曆後期對遼東局勢的把控及充足糧餉等因素的共同結果。山海關到寧遠鎮一帶形成的關寧防線,成為明朝抵抗後金進攻的戰略要地。

薩爾滸之戰後,萬曆迅速起用熊廷弼經略遼東,遼東防務得以迅速完善,對後金形成了全面壓制之勢。萬曆駕崩後,大明政局動盪,熊廷弼下臺,導致遼陽及瀋陽等重鎮相繼陷落,大明與後金在遼東才出現攻守平衡之勢。

之後的明廷,對熊廷弼和王化貞兩人的使用舉棋不定。王化貞主張主動進攻,而熊廷弼主張以天津等地為策應,將重兵屯在山海關,進可攻遼東,退可防後金繞道入關,能保證京師的安全。廣寧之戰失利後,兩人被免職。

天啟二年,王在晉出任遼東經略,他贊同熊廷弼主張收縮防線的策略,不再將兵馬錢糧投放在遼東。王在晉認為應該在山海關外的八里鋪築城作為屏障,防止後金據山海關外高地向關城進攻。建議遭到孫承宗等人的反對。

孫承宗認為,八里鋪離山海關太近,應該將防線推到關外二百里的寧遠。在孫承宗說勸說下,明熹宗決定採取主動進攻戰略。熊廷弼因不斷的黨爭而被殺,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關寧防線形成,也正是魏忠賢得勢之時。

這條防線在明熹宗時期,確實是一條非常得力的防線。明熹宗與魏忠賢大力追繳拖欠賦稅、提解羨餘、增收榷稅等增補國家收入,當時的國內也沒有出現大規模動盪。這是遼東戰局向好的主因,是戰略與補給的共同作用。

這種形勢一直持續到崇禎十三年的松錦之戰,在崇禎催戰之前,洪承疇集結了大量明軍野戰精銳,採取守而兼戰的策略抵禦清軍。第二年,洪承疇先後擊敗濟爾哈朗和前來增援的多爾袞,此時明軍的態勢是全面佔優的。

寧遠鎮在天啟年間和松錦之戰前期,是作為進攻型軍鎮存在的。崇禎年間政局糜爛,糧餉不足,明軍已很少有進攻之勢,關寧防線也喪失了昔日的功效。清軍吞併蒙古漠南諸部後,進攻明朝腹地的路線有了更多選擇。

當時的遼西走廊已經完全暴露在清軍的進攻範圍中,關寧防線徹底失效,死守只不過是做給崇禎看而已。崇禎年間,大明財政進一步惡化,遼餉也成為百姓負擔。為何還要堅守一條毫無意義的防線?可能只有崇禎知道。

崇禎中後期,遼東局勢已經不可挽回,也可以說是崇禎將天啟年間遼東的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隨著袁崇煥、孫元化、劉策等人相繼被誅,再加上東林黨的肆虐以及遼東利益集團的形成,大明在關外的失利已勢不可擋。

人們在總結大明遼東戰局退變原因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戰局向好時的因素。很多人將天啟後三年的遼東局勢說成是魏忠賢的功勞,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遼東戰局的形成及轉變,有它自身的複雜原因。

魏忠賢的得勢與遼東戰局的變化沒有必然聯繫,熊廷弼的被殺,雖與黨爭有關,但魏忠賢難辭其咎。總之,魏忠賢並非有心遼東戰事,文中原因只是他無心插柳的結果。因此魏忠賢得勢三年不假,但與遼東關係不大。


野史也是史


EXM???這是我見過各種吹魏忠賢文章中最搞笑的標題。

拜託你們先搞清楚對戰雙方是誰:魏忠賢掌權的那幾年,明朝的對手是努爾哈赤。

在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努爾哈赤是不是被壓著打呢?

雖然在1626年兵敗寧遠,但是努爾哈赤在此期間成功攻佔遼瀋,迫使明朝的勢力退到山海關外。我想請問,這到底是誰被誰壓著打呢?

我以為所謂壓著打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明朝的軍隊衝出山海關,一路殺回遼東,順利消滅後金——努爾哈赤只是沒能入關而已,這不叫被壓著打,這叫兩軍對峙。

那麼,魏忠賢到底做的怎麼樣呢?

以財政而論,魏忠賢惡化了邊境的軍事補給。根據戶部統計,自萬曆四十六年(1618)到泰昌元年(1620),明朝共籌集2000多萬兩銀子,充作遼東軍餉;甚至到天啟三年(1623),遼餉支出仍然有628萬兩。

天啟四年(1624)魏忠賢徹底掌握實權起,遼餉逐年萎縮,四年就只有499萬兩。不僅如此,魏忠賢還挪用了其他邊境的餉銀,用以彌補遼餉。其中,天啟三年其他邊餉為347萬兩,五年(1625)縮到298萬,六年(1626)再減到104萬,七年(1627)是146萬。

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必然帶來新的隱患。譬如明朝無力應對林丹汗的擄掠。

總而言之,就算東林黨再噁心,魏忠賢魏公公也是個垃圾。你如果是個成年人,就不要非此即彼。


HuiNanHistory


“東林誤國,閹黨害國”,在之前看到過的所有評價中,這個評價是相對中肯的。明朝的滅亡,主要亡於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跟東林黨、閹黨之爭有關係,但黨爭絕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我們以客觀的態度,看一下遼東戰場和朝局在這幾年的變化就瞭解了。


隆慶、萬曆兩帝的大部分時間,遼東都是明朝大將李成梁鎮守,包括蒙古遺部和野豬皮在內的諸多部落,完全處於明軍的掌控之下。

1615年,李成梁去世。

1616年,野豬皮正式建立後金。

1618年,明朝內部黨爭開始加劇,東林、齊、楚、浙、昆、宣、宦等多黨競爭。此時魏忠賢叫李進忠,還是一無名小宦官。

野豬皮趁機發表“七大恨”檄文,正式對明宣戰。同年,萬曆遣兵部副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並加派餉銀200萬兩。

1619年,楊鎬指揮的明金“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將領遼東總兵杜松、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副將麻巖、北路軍主帥劉綎等等十數位明軍將領戰死,明、後金形勢反轉。

“薩爾滸之戰”後,熊廷弼代替楊鎬經略遼東,穩定了遼東局勢。

1620年八月,神宗萬曆皇帝駕崩,一個月時間,光宗泰昌帝、熹宗天啟帝先後繼位。

熊廷弼遭到了御史馮三元、給事中魏應嘉等人的聯名彈劾,朝廷改派袁應泰代替熊廷弼。御史吳應奇、給事中楊漣(東林黨)力主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前往調查,證明了熊廷弼的功績。

1621年,遼東多地陷落,袁應泰自殺,新任經略薛國用以病推辭,王化貞任遼東經略。熊廷弼重新任兵部尚書,得尚方寶劍巡撫遼東。此時,毛龍文投靠了遼東經略王化貞,成了皮島總兵,王、毛和遼東巡撫熊廷弼結下矛盾。

1622年,王化貞因和熊廷弼不和,一意孤行,致廣寧慘敗,牽連熊廷弼。兩人皆因戰敗,被判處死刑。

魏忠賢終於上場了。熊廷弼託汪文言(東林黨)以四萬金賄賂內廷,後失約,惹怒了魏忠賢。魏忠賢誓殺熊廷弼,但是此時,朝廷的大權掌握在中立首輔葉向高,及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魏大中等東林黨人手中。

同年,王在晉任兵部尚書,挾尚方寶劍經略遼東。王在晉到達遼東後,認識到山海關孤城難守,建議在關外不遠的八里鋪築城,遭到了袁崇煥、孫元化等人的反對。

真正奠基了確保明朝後期近三十年,遼東不失戰略的天啟帝老師,孫承宗上場。這是明朝後期僅次於帝師張居正,可以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

孫承宗採取了袁崇煥守寧遠的建議,安排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等人在寧遠築城防守,並確立了依託堅城火炮防禦後金,遼人治遼地的戰略。孫承宗又啟用袁可立掌管海務,而袁可立成功節制了毛文龍。同時,孫承宗又啟用孫元化等十數位明軍將領,重新將遼東防務穩固下來。

孫承宗上任之初,魏忠賢派自己的手下帶領金銀和武器前往邊關,慰勞軍隊,實為窺探軍情。孫承宗對此表示不滿,但是天啟帝並未做任何表示。

1623年,魏忠賢接管東廠。

1624年,魏忠賢不再滿足於內廷權力,開始奪權,正式拉開了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巔峰大幕。

孫承宗聯合袁可立,請求餉銀準備反攻後金,被否決,失去了打擊後金的最好機會。

1625年,最殘酷的一年終於到來。東林黨中一心報國,正直不阿,不畏生死的主要人物,“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斗(抗清名將史可法恩師)、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人在經歷了獄中的殘酷迫害後,均寧死不屈,以身報國,全部殉難;汪文言宦海沉浮數十年,最終選擇成為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寧死不屈,堅決不肯誣陷六君子,被殘忍殺害;趙南星、李若星、毛士龍等一批東林中堅罷官的罷官、流放的流放。

楊漣等人死後,熊廷弼被殺,傳首九鎮。

魏忠賢又唆使人彈劾孫承宗。天啟帝讓孫承宗精兵簡將,同時減少了軍餉。孫承宗只能將錦州多地的數名將領罷免,裁剪軍隊一萬七千人,節省開支六十八萬兩。九月,魏忠賢再次唆使人彈劾孫承宗,十月,天啟同意了孫承宗辭官的請求。

兵部尚書高第接任孫承宗,由於軍餉縮減,只能放棄了孫承宗時,擴張出的200餘里土地,全力守護山海關。袁崇煥堅持不放棄寧遠,高第只能將錦州的軍民撤回。高第的這次錦州撤退,軍民損失慘重,開始在遼人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1626年,“東林七君子”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人再次被閹黨所殺。東林書院被限期全部拆毀,朝廷內部主政的東林黨人基本上被肅清。

同年,野豬皮得知孫承宗被撤換,率軍進攻寧遠。袁崇煥、滿桂、祖大壽、何可綱等將領死守寧遠,取得“寧遠大捷”。但是,覺華島因為兵力不足,參將金冠戰死,軍民數萬人被殺。而袁崇煥也因兵力不足,無力救援。高第因拒不發兵支援,被撤職。

同年三月,袁崇煥被任命為遼東巡撫,鎮守關外;王之臣接替高第任遼東經略,一個駐關外,一個守關內。袁崇煥因為寧遠大捷,開始日益驕縱,和王之臣、滿桂不和。八月,野豬皮病死。

寧遠大捷,如果不是魏忠賢從中作梗,野豬皮敢進攻麼?如果不是魏忠賢作梗,縮減軍餉,可能導致兵力不足,棄守錦州,寧遠空虛,還無力救援覺華島麼?所以,不要給魏忠賢洗白了,就一無恥奸臣,用任何語言罵魏忠賢都不為過。

因為魏忠賢的大清洗,才將東林黨中致力於改革,立志報國、無畏生死之士,全部清除殆盡。東林黨從此只剩下了伸腳進長江,洗個腳指頭都嫌水涼的軟骨頭、牆頭草。魏忠賢的作為不是“害國”,還能是什麼?

魏忠賢如果殺的是錢謙益這些連風塵女子都不如的東林敗類,那倒是要給他點贊,可他殺的都是東林黨中鐵骨錚錚的漢子。這些人在得知將要被抓時,多是靜守家中,情願被關入大牢,受盡酷刑,也寧死不屈。這些死去的、被流放的東林黨人,可都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都是大明朝的脊樑呀!大明朝的脊樑沒了,只留下了敗類,還能不亡麼?

明朝的確亡於“東林黨”,可是此“東林黨”已經非彼“東林黨”。可嘆呀、可悲呀。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楊忠烈,宋朝之楊業,寧死不降,甘願餓死於遼軍之中。而第二位楊忠烈,明朝東林黨之楊漣,沒能死於後金,卻遭“土囊壓身,鐵釘貫耳”之酷刑,最終被一枚大鐵釘釘入頭頂而亡。臨死之前還咬破手指,血書雲“欲以性命歸之朝廷,不圖妻子一環泣耳!”寫完仰天大笑,這才是真正的“東林志士”!!!

1627年,袁崇煥和皇太極議和,皇太極進攻朝鮮。皇太極平服朝鮮後,五月,轉身進攻錦州。趙率教、紀用孤軍堅守錦州,袁崇煥部署兵力救援。後金一時拿不下錦州,分兵進攻寧遠。滿桂、祖大壽等人率軍在城外與金軍決戰,雙方均損失慘重。後金見拿不下寧遠,撤軍全力圍攻錦州,同樣不能拿下。後金軍因為傷亡慘重,六月退兵,史稱

“寧錦大捷”

寧錦大捷,即使沒有魏忠賢的支持,最多也就是沒有重新佔領錦州。袁崇煥繼續固守寧遠,同樣還是能夠取勝。

魏忠賢在寧遠大捷前,之所以派遣了劉應坤、陶文、紀用等人去犒勞袁崇煥,並且支持袁崇煥重新佔領了高第放棄的關外土地,主要目的是為了搶佔關外的田地。“寧錦大捷”之後,魏忠賢就彈劾了袁崇煥,王之臣再次走馬上任。之後就是袁崇煥吹噓“五年平遼”,重新做回了薊遼總督,“己巳之變”之後被下獄處死的事情。

而在1627年寧錦大捷的當年,天啟駕崩,崇禎繼位。魏忠賢被彈劾,並於年底自殺身亡,結束了他罪惡醜陋的一生。

看完了以上的史實,1625年到1627年,魏忠賢當政的三年做了什麼了?朝廷內部的東林精英大臣被清除殆盡,更多剩下的是那些軟骨頭、牆頭草。而且,不要忘記了,“閹黨”中不僅有宦官,還有投靠過去的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昆黨等文人。所以,崇禎時期,不肯捐款的大臣,怎麼可以全部歸為東林黨人。至少做了八年首輔的溫體仁就不是東林黨,也是一個十足的佞臣。

此間,遼東也是動盪不斷,孫承宗、袁崇煥接連被彈劾。之所以有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也是因為孫承宗時期打下的基礎,留下的將領,還有制定的戰略在起作用。魏忠賢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其中搗亂吧。

況且兩次大捷,都是後金軍主動進攻明軍,明軍是被後金軍壓著打,根本談不上壓制皇太極。

至於東林黨反對礦稅、工商稅等稅收,導致了大明財政收入的單一化,只能加重農民的負擔一事,其中雖然有稅吏不法的因素,的確有私利在內。東林黨,其實不只是東林黨,江浙楚工商業最發達,也有浙黨、楚黨在內,其中一些官員家庭,本身就是大富商,所以,他們堅持廢除工商稅,戶部堅持不收工商稅,可以理解。

知道了利益所在,作為帝王就應該知道如何應對。相比天啟和崇禎,萬曆就很聰明,知道農業稅過於微薄,戶部不徵收,派人將工商稅直接收歸“內庫”,雖然落了一個貪財的名聲,卻有錢用於“三大徵”。

天啟雖然也有宦官,比如魏忠賢等人代徵,卻更多的被宦官貪沒。而崇禎呢?唉……

而且,魏忠賢聚斂的錢財,果然都是工商稅麼?還有很多從各級官員那裡盤剝來的錢財。你盤剝工商業者,他們會提高產品價格;盤剝各級官員,官員會從百姓那裡強取豪奪回來。蛋糕就這麼大,你多吃了,別人只能少吃。魏忠賢所做的只是把別人的蛋糕拿到自己手裡而已,最終還是會轉嫁到天下的窮苦百姓頭上。

所以,魏忠賢好麼?答案很肯定,數百年來對魏忠賢的評價沒有錯。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天啟和崇禎身上。

天啟不應該放縱閹黨大肆屠殺東林黨,懂軍事、懂治國的人才,還是在這些文人中,也只有這些文人中的頂尖者,比如孫承宗,才能比較好的協調各方關係,控制好將領,也需要朝中有人支持。想靠宦官改革弊政,靠宦官去打仗,想想當年的英宗朱祁鎮手下的大太監王振就知道了。

而且,把敢仗義執言的文人殺光了,誰監督宦官,怎麼讓宦官心甘情願的把錢吐出來呢?反過來也一樣,沒有了宦官,怎麼才能讓文官把錢吐出來呢?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臉皮就夠厚。你告狀呀,你罵呀,就是不理你;即使被攔回來了,也會想辦法繼續,該幹嘛還是幹嘛,但就是不輕易殺人。

同樣的,崇禎也不應該矯枉過正,大肆屠殺閹黨成員,留著繼續徵收工商稅,充盈內庫麼。崇禎後來也覺悟了,拉黨結派是避免不了的,還是要搞平衡,又開始重用宦官。但是結果有點不好,崇禎只會殺殺殺,把剩餘的大明人才,殺的殺,降清的降清,崇禎自己把大明朝給玩死了。

崇禎不覺悟,楊漣即使黨爭未死,估計也會被崇禎所殺;留著魏忠賢,崇禎也不知道該怎麼用。這就是大明的氣數,朱元璋最應該教訓的就是崇禎,其次是天啟。

大明既不是亡於萬曆,也不是亡於黨爭,更不是亡於東林黨,關鍵人物不給力,又能怎麼樣?畢竟天啟和崇禎都沒有第二個張居正,可以撒手不管呀。


奕天讀歷史


我挺納悶的,你們那些一頓解釋的歷史學家們,有沒有搞清楚,魏忠賢得勢的三年,皇太極在幹嘛?魏忠賢死的時候,努爾哈赤的屍體才下葬不久,好嗎?

魏忠賢的得勢,主要是從天啟四年到天啟七年朱由校去世的這三年之間。到了崇禎繼位以後不久,魏忠賢就被褫奪所有官職,然後在一家小旅館裡上吊自殺。

那麼天啟四年到天啟七年,在後金那邊是怎麼計年的呢?不好意思,是天命九年到十一年,以及天聰元年。而天命,正是後金太祖努爾哈赤的年號。公元1626年,既是大明的天啟六年,也是後金的天命十一年。這一年的八月十一,努爾哈赤駕崩;整整一年後,天啟七年八月十一,朱由校駕崩。

也就是說,在這三年裡,大明先和努爾哈赤對峙了兩年,又跟皇太極死磕了一年。這三年的明金戰爭,除我來給大家捋一下:

天啟四年:基本沒啥大事。

天啟五年:九月,有降敵生員劉伯鏹自後金歸,聲言錦州四王子兵不滿三百,可遣師往取。馬世龍信之,遂調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領兵渡河。然所調水兵遊擊金冠等大船不至,渡河僅以小漁船,往返不能多載,喧鬧四晝夜,致使後金發覺,伏兵掩擊,明軍敗北,死者四百餘人,二將戰死。

天啟六年:寧遠大捷。

天啟七年:錦州、寧遠再次被圍困數月,清軍死亡慘重撤退,史稱寧錦大捷。

但是這一系列戰爭,只有天啟七年的寧錦大捷是和皇太極死磕的,其他的,和皇太極基本沒什麼太大關係。



青言論史


天啟4年到天啟7年的魏忠賢在權勢上,達到了一個頂峰,甚至在紫禁城擁有披掛盔甲的1萬內操軍,其就是太監軍。

主要的武臣親信,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還有文臣的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這五虎五彪,實際上在遼東戰場上沒有任何作用,也沒有出現到遼東領兵打仗。

在天啟年穩定遼東局勢的是天啟皇帝的老師,督師薊遼,尚方寶劍持有者孫承宗,當然,也沒有達到壓著皇太極打的地步。

孫承宗在遼東4年,以大明第一火器專家孫元化修炮臺造大炮,袁崇煥修建營房,李秉誠訓練火器裝備,拉攏扶植毛文龍….修建起寧錦防線,建立了9萬關寧軍,提拔了一批優秀將領。

孫承宗在遼東,修建9座大城,45座城堡,屯田5000頃,年收入15萬。同時,孫承宗等人合力將紅夷大炮引入遼東戰場。遣諸將分別駐守錦州、大小淩河、松山、杏山、石屯等地,擴張二百里。這是整個明清戰爭時期,明朝局勢最好的時候。

經過一系列工作,才讓遼東局勢穩定下來。天啟2年到天啟6年,都是讓魏忠賢極為記恨,想方設法打擊的孫承宗在主持遼東工作。

天啟6年,經過魏忠賢的一系列破壞打擊,孫承宗下臺。但是他留下的體系,紅夷大炮,還有袁崇煥,滿掛,祖大壽等將領,還在取得了寧遠大捷,開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如果沒有魏忠賢,還有那些不學無術,只會賣弄嘴巴的言官大臣。明朝守住寧錦防線,保住江山,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