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到底是什麼?

80東北小夥


餈粑在我們浙江老家也叫麻餈,主要是以糯米為原料製作的一種傳統小吃。七月十五、重陽節老家都有打麻餈吃的習俗,家裡娶媳婦、造新房竣工儀式也有打麻餈的風俗,打麻餈是兒時有趣的記憶,熱鬧喜慶的場面,孩子們盡情地歡跑撒歡兒,香氣飄滿屋。

有的地方做餈粑是裡面包甜餡,有的地方是不包餡,吃的時候蘸糖吃,我老家是裹黑芝麻糖粉,香甜有嚼勁。

浙南鄉村餈粑做法

1、糯米淘洗浸泡4--6小時,糯米發脹,用手指可以較輕鬆的碾碎為宜

2、泡發好的糯米倒入蒸飯桶裡,大火蒸30分鐘,糯米飯蒸至晶瑩透亮的狀態,用手指捏是軟糯的感覺就好了

3、蒸好的糯米飯倒入刷洗乾淨的石臼中

4、木頭捶先沾水,先輕碾糯米飯,開始不能用力捶打,糯米飯分散狀態避免濺起來

5、用力捶打,這會不要捨不得力氣了,捶捶到底,將糯米飯打成團,打上勁

6、黑芝麻炒熟晾涼碾成粉,加紅糖 、白糖拌勻(也可以單獨加紅糖或單獨加白糖)

7、打好的糯米糰分成小團,揉圓

8、搓圓的小糰子放入黑芝麻糖粉中,均勻的裹上一層芝麻粉

9、香甜軟糯有嚼勁的餈粑做好啦!

你們家鄉的餈粑是怎麼做呢?


媚娘小廚


餈粑小時候的味道,我們那邊是每年過年的時候吃。我媽泡好一大盆糯米,然後上鍋蒸熟,放到對窩子打(就是放到打餈粑的工具裡,我們那邊叫對窩子),通常都是我爸用力的打,我媽給錘子上摸水,因為糯米是很黏的,打幾下就要摸一下水,至少要打1個小時以上,有時候村裡的鄰居也會過來幫忙打,大冷的天弄的滿頭大汗。打好後就弄成一個大圓粑粑,等冷卻後再切成一片一片的用冷水泡著,想吃的時候就撈點出來吃,我們那裡都是油炸好餈粑,拌白糖或紅糖再加一點開水沖泡著吃。

外出工作後就沒怎麼吃了,你們那邊餈粑是怎麼做的?

這個就是我們那裡打餈粑必備的“對窩子”

打好後的餈粑,弄成大餅狀

切成片用水泡著的餈粑

油炸餈粑拌紅糖加開水泡著吃餈粑

炸焦脆後直接吃也很好吃

你們那裡怎麼做餈粑?把餈粑叫什麼?


胖胖月半美食


餈粑是中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小吃了,也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食物,在餈粑的製作過程中,要先把糯米給蒸熟了,然後在把糯米飯,放到專門的石槽裡面,在用配套的石錘,把糯米飯給完全搗碎了

在把搗碎的糯米飯,製作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餈粑了,不過在製作餈粑的時候,還要加入一些芝麻,花生,黃豆粉,白糖等材料,最後成品的餈粑,吃起來是香甜黏口的,可以說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特色甜品了


但正常來說,一般做餈粑的時候,多是在重大節日的時候,因為這是南方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了,而且在南方地區,要是家裡有喜事的時候,還會用紅糖製作成紅糖餈粑,等到客人前來做客的時候

還要把這些紅糖餈粑,拿給前來做客的客人食用,因為這在南方地區,是代表著吉利的意思,其實也是一種風俗習慣了,而且在南方地區,只要在熱鬧點的街上,就可以看到售賣餈粑的小販了

要說哪裡的餈粑做的比較好吃,我個人認為,還是信陽那邊做的餈粑比較好吃,而且信陽那邊做的餈粑,是比較傳統的做法,每次做的時候,多需要幾個人輪流打餈粑的,每次做餈粑的時候,最少多要一二個小時的

而且在信陽那邊,還有“殺年豬,做米酒,打餈粑,做臘肉”的年俗,一到年底的時候,親朋好友之間,多會輪流幫忙打餈粑的,畢竟一次餈粑打下來,還是需要不少體力的,也不是一二個人能做下來的


街角美味


這十種湘西餈粑,哪一種是你的最愛?

過去,每到寒冬臘月,鄉下的湘西人早早就開始準備打餈粑了。

餈粑種類繁多,每種餈粑都獨具風味,原料是五穀雜糧和大山珍品,手工製作,煎也好,蒸也好,煮也好,炒也好,油炸也好,放炭火上直接烤也好,或溫暖軟糯,或香酥襲人,總有一種方式讓人歡喜。

你呢,最喜歡的湘西餈粑是哪一種?

1、白糯米餈粑

白糯米浸泡後蒸熟,入石臼中由兩名湘西漢子揮舉木槌打碎,待糯米打成光滑的糯米糰後,置於塗抹清油的木板上,由女子揪成一個個小糯米糰子,最後用手掌壓扁,放涼,白糯米餈粑就成了。


2、蒿菜餈粑

在白糯米中加入蒿菜汁液打製而成。


3、高粱餈粑

在白糯米中加入熟高粱打製而成。


4、苞谷餈粑

在白糯米中加入包穀粒打製而成。


5、綠豆餈粑

在白糯米餈粑中包入熟綠豆而成。


6、紅薯粑

當然是用紅苕做成的啦~


7、酸糯米餈粑

在白糯米粉中加入酸辣子製成。


8、血粑

名字雖然有點嚇人,但是真的很好吃呀!好吃到不小心就會把自己的舌頭也吞下去。在白糯米中放入豬血或鴨血,灌入腸衣蒸熟而成。


9、蕨粑

用天然蕨根反覆捶打,瀝乾水分做成。


10、桐葉餈粑

糯米粉和蒿菜汁混合成糰子,裡面包芝麻黃豆紅糖餡,也有包酸菜臘肉的,有桐葉和蒿菜的清香,是大自然的味道~


deidei阿普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前兩天我寫了一篇《陝西商洛人真是瘋了,舉渾身之力“砸”出來一道“陝西非遺”》的文章,被很多網站及公眾號複製轉載,無署名,無鏈接,還去水印,真的非常噁心,我是真的很生氣,但是精心一想,看來大家對餈粑還是很感興趣的,而且也認可我寫的文章,就暫且放下不快在這裡說一說。


樓主這裡的餈粑在我印象裡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南方用糯米做得餈粑,一種是陝西人,主要是陝南商洛地帶人用當地土豆砸出來的洋芋餈粑。今天在這裡,我只想說一下洋芋餈粑。


袁小貓有一次在成都吃了紅糖餈粑,配的是火辣辣的串串,一口串串,一口餈粑,你能想象那是什麼感覺嗎?嗯,那是火與冰的對決,異常熱烈而隆重,那時候,袁小貓認識了餈粑,一種甜絲絲,軟糯糯的小可愛食物。

有一天,袁小貓在商洛吃到了一種小吃,服務員說叫“漿水餈粑”。甜蜜蜜的餈粑怎麼能與酸湯漿水攪和在一起呢?直到端上來,袁小貓才發現,陝南的餈粑與成都的餈粑有著天壤之別。這是洋芋餈粑。

“這就是傳說中的陝西非遺美食,洋芋餈粑?”袁小貓真是第一次吃洋芋餈粑,還是漿水餈粑,真是太幸運了,袁小貓非常喜歡漿水,也很高興能遇到著名洋芋餈粑。同行的楊老師是柞水縣柴莊鎮人,見袁小貓對洋芋餈粑感興趣,就認真地介紹起來。

楊老師說,洋芋餈粑在陝南地區很普遍,但是要說最經典的,那一定是柞水萬青鄉和九間房的了。但是,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今天作為洋芋餈粑的正宗發源地、陝西非遺食物歸屬地的這兩個地方,當年卻為此被許多鄉村嘲笑看不起。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萬青九間房,洋芋當主糧,要得生活來改善,洋芋捶得稀吧亂。”


這首當地民謠其實是在嘲笑萬青和九間房這兩個地方的人特別窮。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個鄉處在秦嶺腳下,是高寒山區,小麥產量低,玉米沒法熟,就只能產洋芋。可以說,窮到沒有任何主食,只剩下洋芋,他們也只好盯著土豆想辦法,蒸著吃、煮著吃、炒著吃、燜著吃……翻來覆去地吃。


這洋芋餈粑是怎麼來的?據說當時,那裡曾經住有幾戶富人,經常吃的白米、白麵,逢年過節時,還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頭上用木捶砸成餈粑,吃不完的糯米餈粑用來炸年糕。其他人看見了就也想試一試,咱沒有白米白麵,咱有的是洋芋啊,那就砸洋芋唄!沒想到,這一砸,為貧窮的柞水人打開了一扇另類的美食大門,軟糯綿香,滋味醇厚,在那個極端貧窮的歲月裡,這就成為當地人待客最好的飯食了。


柞水洋芋餈粑的製作技藝於2013年10月入選陝西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洋芋餈粑咋做呢?難不難呢?你看看就知道了。


把洗乾淨的洋芋去皮後放進蒸籠裡面,大火蒸到熟爛後取出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乾餘溫和水蒸氣,然後快速地倒進“餈粑窩”,然後用“餈粑錘”一遍遍地捶打。柞水人以前幾乎家家都有“餈粑窩”和“餈粑錘”。“餈粑窩”用的是柞水當地質地極為堅硬的花崗石,形態不一,有的是把厚厚的石板鑿成一個長方形的凹坑,也有的直接把板子四周雕刻成有精美花紋的圓槽。

而“餈粑錘”呢,是用秋冬季節採伐的樺樹段製作的,之所以選用樺樹,主要是因為樺樹質地緊湊,不起末、不掉渣,不會汙染餈粑,反而會把樺樹的清香在千萬次的撞擊中融合進餈粑裡面,讓每一口餈粑都能聽得見風聲,看得見雨滴,摸得到春夏秋冬,花開花謝……勤快的陝南漢子,光著膀子,在陽光下,手中的餈粑錘隨著身體的起伏,有節奏地上下循環著……等白淨光滑的洋芋在餈粑錘的錘擊下,漸漸變得越來越亮晶晶、並且開始Q彈,有很多微小的氣泡泛起的時候,就是餈粑成熟的時刻了。用鏟子剷起,盛到盆裡拿回家,帶著歲月痕跡的菜刀慢慢切成條狀,輕輕澆上提前調好的湯汁,放進酸菜、蔥花、香菜、蒜泥等佐料,一碗酸香撲鼻,香氣四溢、爽滑細膩、甜潤可口的洋芋餈粑就做好咧!夏天可以直接澆上漿水吃,涼爽開胃……寫到這裡,袁小貓的嘴巴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對了,說了這麼多,要吃最好的洋芋餈粑,一定要去九間房和萬青, 九間房、萬青都是沙礫土壤,在茂盛的森林遮蓋下,這裡平均氣溫非常低,特別適合洋芋生長。在緩慢沉靜的時光裡,這裡的洋芋單純默然地成長著,聚集了最高含量的蛋白質,而洋芋餈粑好不好,主要是與洋芋的蛋白含量高低有關,蛋白含量越高,洋芋餈粑砸出來就越粘,口感更綿柔悠長,而且省力好打。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九間房、萬青曾因為吃洋芋餈粑被嘲笑窮,如今卻憑藉這碗樸素的洋芋餈粑成為遠近聞名的非遺美食之鄉……怎麼樣,一起去柞水吃餈粑吧!


袁小貓的美食日記


餈粑到底是什麼?餈粑是一種米制食品,是南方各族的一種小吃,流行中國南方地區,因為這個地區的人以大米為主食,大米在他們的手中發生著各種變化,就像北方造型各異的麵食一樣。

餈粑,是把糯米蒸熟,然後乘熱放進石槽裡用木錘使勁捶打,直至變成泥狀一拉很長就可以撈出放在面板上,用擀麵杖擀成一釐米左後的厚度,等冷卻變硬就是我們看到的餈粑了。

製作餈粑的食材有很多種,但是最常見的還是白糯米餈粑。餈粑一般都在冬季製作,因為新收的糯米做成餈粑,既可以春節的時候招待客人,也可以當做對一年辛勤勞動的獎勵。但是現在隨著機器化的橫行,已經很少有年輕人再願意出賣力氣做這項工作了,一般都是在想吃的時候去超市裡買幾斤,不過味道卻始終比不上純手工製作。

酒釀餈粑

酒釀餈粑是我老家這邊的一道甜點,做法很簡單:米酒兌水煮開,打入雞蛋,放入幾塊正方形的小塊餈粑,等水再次煮開的時候就可以盛入碗中,如果嫌不夠甜可以自己加白糖或者紅糖。

這道甜點特別適合喝醉酒的人食用,米酒的酸甜有醒酒的功效。

油炸餈粑

油炸餈粑是喜愛餈粑的人新創的一種吃法,下入油鍋的餈粑表面被炸的黃亮黃亮的,內裡卻非常的軟糯香甜,配上打過霜的青菜食用再好不過了,經歷過霜降的青菜口感甘甜,可以緩解油炸餈粑的油膩。

花饃饃餈粑

在我們這邊辦喜事的時候有的家庭買的花饃饃就是餈粑,只不過造型都是各種喜慶吉祥的寓意。泥狀餈粑入模子,等冷卻後拿出來用筷子點幾道顏色就可以了,很像北方家裡辦喜事的時候做的各種各樣的饅頭,其實就是子孫饃饃。

餈粑的吃法還有很多,例如在下面條的時候放兩塊,或者切成薄片撒鹽油煎,既可以當菜也可以當飯,農忙季節的時候,村裡很多家庭都這樣做,再搭配一碗米粥,一頓飯就這過去了。

餈粑不要多吃,因為是糯米制作的,煮熟了之後黏黏的,吃的多了很難消化,因此消化能力不好的或者胃有毛病的千萬要少吃,不然會很難受的。


冷雨下簷


【糯米餈粑】

糯米餈粑俗稱糯米粑粑,或者我老家叫米果,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糯米。下面就介紹下它的做法。

材料:糯米1000g

做法:

1、糯米用溫水泡2小時。

2、泡發後的糯米上鍋蒸熟,這一步蒸的時間長一點,糯米要蒸的軟爛才好。

3、喜歡給糯米加些口味的人家會把艾蒿水加進去攪拌均勻。使它成為綠色,也有的人家會加熟玉米粉進去,使它成為黃色。但是我個人更喜歡純色的,也就是白色的。

4、將配好的糯米放進一個很大的石杵裡,反覆的敲打,這個過程十分的漫長。

5、糯米要杵到什麼程度呢?既要爛的一塌糊塗,又要粘性度很高。一般電視裡都會看到,杵好之後的糯米一把就能全拉上來。

6、將杵好的糯米放在簸箕裡,然後家裡的婦女就會一起動手,將糯米捏成餅狀。

7,到一餅狀就已經算做好了,如果是要能儲存的長久的話就需要曬一下,把基本的水分曬乾,或者直接撒上一層糯米粉防止它們黏在一起。

8、餈粑的吃法:

A、油炸,鍋裡放油,油溫7成熱的時候下餈粑,餈粑要慢炸,所以要開小火,不然會糊。待餈粑兩面金黃的時候就可以撈出。炸好的餈粑上面撒上一層糖就可以吃啦!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定,撒熟黃豆粉的也可以,什麼都不撒的也可以。總之,自由安排。

B、烤餈粑,這個就是最簡單了,就是把餈粑放在炭火或者鍋灶邊上的火上面烤。

C、比較另類的吃法就是把餈粑切成小塊當湯圓放在米酒裡面煮,俗稱米酒餈粑。

這就是糯米餈粑的做法和吃法,看似很簡單的做法,卻要花很大的力氣去做。

【玉米餈粑】

這種餈粑常見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偏向於東邊的南方人不是怎麼愛吃。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下做法,因為除了糯米餈粑,其他的餈粑做法都跟玉米餈粑的做法一樣,所以就只介紹玉米餈粑。


材料:幹玉米5KG

做法:

1、將幹玉米在石磨上磨碎。

2、將磨碎的玉米用篩子反覆的篩除掉玉米皮和粗玉米渣渣,只留很細的玉米粒。

3、將剩下的細玉米粒在水裡泡發一晚上。

4、泡發好的玉米粒重新拿到石磨裡磨,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把玉米磨成玉米漿,而且是特別細的那種。

5、磨好的玉米漿裝到一個大盆裡,加發酵粉攪拌均勻。

6、將攪拌均勻的玉米漿轉移到一個很大的瓦罐裡,然後密封,放在火爐前發酵1到2天。

7、中間發酵的時候要隨時打開嘗一下味道,一般味道比較甜的時候就可以了,不能發酵的時間太長,要不然會酸。

8、準備一個大蒸籠,鋪上芭蕉葉或者粽子葉,然後用手將玉米漿塔城餅狀鋪在芭蕉葉上面。直到鋪滿為止。也有的直接用粽子葉包成三角形來蒸,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味道的,因為有葉子的清香,非常的好吃。

9、大火蒸熟,熟之後的玉米餈粑就可以吃了。當然也可以用火來烤著吃,我個人認為火烤過之後的味道是最好的。

其他類型的餈粑做法都與玉米餈粑雷同,就不一一介紹了。

這就是餈粑的做法和吃法,看完記得關注我哦,將會有更多的美食分享給您!


贛西老闆娘


大家好,我的家鄉是連州,連州人喜歡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做餈粑,餈粑的款式也非常多,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款。

【炸油餈】

油餈是連州春節必備的食品和禮品。炸油餈用糯米、梗米粉、黃糖、花生油為原料。將米粉和黃糖熬熟後搓在一起,做出一個個球狀或者扁圓狀,用花生油炸熟就可以吃了。


【灰水餈】

又叫“頓盆餈”,這是在星子一帶流行的餈粑。做法是:先將粳米置於灰水中浸兩天(灰水以黃玉紫、布荊燒灰濾水),然後磨成米漿,再將米漿放進鍋中煮熟,放置在木盆中或者陶盆中冷卻後即成。為使熟米漿快點冷卻,用一木棍使勁攪拌,因此才有了“頓盆餈”的俗稱。


【艾餈】

艾餈,在清明時節,連州人有食用艾餈的習俗。做法:先將鮮嫩艾葉燙去苦水,再與糯米粉混合煮爛拌均勻,艾葉和糯米粉的比例是1:2,然後再捏成小塊,以油、糖、花生碎為餡,包成葫蘆狀,蒸熟即可,也可以用生油炸熟,或者捏成長方形,不落餡,用蕉葉包裹,蒸熟就能吃,吃起來艾葉清香,風味獨特。


【燈盞餈】

燈盞餈又叫釣勺餈。以稠濃的粘米粉漿,倒入淺平鐵勺內,放入黃豆、花生或者小魚蝦做餡,再鋪上一層米漿,放入油鍋中炸熟即可,吃起來非常酥脆香口。


【明糖餈】

“明糖餈”也叫油炸白水麻糖餈,先用水浸透糯米,蒸熟搗爛,捏成扁圓形,然後用花生油炸,裹上白糖芝麻,再蒸軟食用,香甜可口。


【芋頭餈】

芋頭餈,這是我最喜歡吃的餈粑,在過節的時候一般都會有親戚相送,平常也可以在攤檔買到。做法也不復雜,先把芋頭去皮切絲,捏成球狀,裹上米漿,加入香料等調味品,用花生油炸成。


連州人還是比較喜歡吃餈粑的,因此處於粵北山區,環境好,空氣好,種出來的蔬菜,甚至山間野菜也非常多,因此有很多特別的餈粑都是用這些野菜做出來的,如果你來連州旅遊,歡迎你來品嚐!


連陽地區第一吃喝玩樂


嗨~我是帶你走遍大江南北,陪你吃遍五湖四海的蒲小滿。


貪吃小滿,為你在線解饞。





我們都知道,北方多食用年糕,而南方多食用餈粑。有很多人年糕和餈粑傻傻分不清楚,那麼年糕和餈粑的區別在哪裡呢?


餈粑和年糕都是用糯米粉製作而成的,但是餈粑是將糯米蒸熟以後放入石槽用工具搗碎成泥狀後製成的(好吃的純手工餈粑都是捶打出來滴~),而年糕是將生糯米粉加水後再放入鍋中蒸熟製成。餈粑一般是現做現吃,而真空包裝的年糕更易貯存和送禮。PS:餈粑的熱量要比年糕高2倍哦!


當然,餈粑這麼好吃,怎麼能禁得住它的誘惑呢?餈粑的做法有很多種有油炸餈粑、糖炒餈粑、紅糖餈粑、雞蛋煎餈粑等等。


下面小滿就給大家獻上一個既能饞哭整棟樓的小孩,又十分方便快捷的餈粑做法。


四川紅糖餈粑

製作食材:糯米200g、紅糖15g、黃豆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糯米蒸熟然後捶打成無米粒的狀態,用手搓成條狀或球形冷卻備用。

2.鍋內倒入油轉小火,放入餈粑煎至兩面金黃後放入盤中。



3.將煎過的餈粑沾上黃豆粉。

4.另起一個鍋加入水和適量紅糖,煮至糖漿濃稠即可。

5.淋上紅糖漿,開吃!


小滿小tips:年糕和餈粑都較難消化,年糕吃多了會加重腸胃的負擔,所以食用需要適量~


我是蒲小滿,貪吃的不得了的蒲小滿,想了解更多好吃、好玩的美食可以來找我玩哦!


想知道關於年糕和餈粑,大家還有什麼好吃的做法呢?


蒲小滿


餈粑是一種糯米制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