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放縱3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糖尿病神經性病變。

什麼是糖尿病神經性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由於人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損害了人體某處或多處神經系統、影響了人的感覺(感受冷熱、疼痛等)、運動等功能的一種病變。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後者尤為常見。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

糖尿病神經性病變有什麼表現?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各種表現都是不同功能的神經受損造成的,受損的神經不同,臨床表現不同,而且可以有多個神經受損、多種表現同時存在的情況。可急性發作,也可表現為慢性過程,可累及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等。

(1)感覺症狀以肢體疼痛居多,晚間為重,也可出現麻木、痛覺過敏、感覺減退等。

(2)運動症狀則可表現為肢體無力、動作不靈活、行走不穩等。

(3)自主神經症狀包括出汗過多或過少、流口水、頭暈、心慌、嘔吐、腹瀉、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

糖尿病神經病變怎麼發生的?

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機制目前還不是非常明確,大致是由於長期高血糖通過影響神經微血管而導致神經供血減少與血液粘度增加,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造成神經缺血、缺氧而逐漸發生的。它的基本病因是長期控制不良的高血糖。

1.戒菸、戒酒,合理控制飲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病因治療:控制血糖和血壓、糾正血脂異常、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等

3.對症治療:控制疼痛、改善神經病變引起的麻木等不適

4.手術:比如外周神經減壓術,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流和疼痛。

<strong>

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strong>1.控制總熱能,這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

2.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

3.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如魚、牛肉、雞蛋等。

4.減少脂肪攝入量、控制油炸食品 。

5.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多食蔬菜。

6.戒菸戒酒。

7.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有利於減緩葡萄糖的吸收。

<strong>


減重醫生梁曉宇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主要是周圍神經病變。當血糖控制不佳或者病程較長時,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率明顯升高。

神經病變常見表現

1、雙側肢體的疼痛、麻木不適,多於夜間較重,疼痛程度從蟻爬樣到電擊感不等。對於疼痛嚴重者多需要中等強度以上鎮痛藥物治療,如普瑞巴林、曲馬多等。

2、肌肉萎縮,運動神經病變會導致肌肉的萎縮,影響單側肢體時,可發現兩側肢體明顯的粗細不均。


3、影響自主神經時,可出現胃脹、神經源性膀胱、異常的出汗或者皮膚乾燥,有時會出現一半肢體溫度覺異常,患者常訴一側肢體好像在烤火,另一半肢體在敷冰。

4、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時,可表現為面癱(面神經)、面部疼痛(三叉神經)、眼瞼下垂(動眼神經)。

5、影響坐骨神經、股神經時,可出現對應下肢的遠端麻木疼痛,並可以放射到臀部、腰部。


心內科豪斯醫生


糖尿病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不穩,就越容易發生神經病變。我們的神經遍佈全身各處,一旦發生病變就會累及各個器官,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最重要的是,神經病變的病程較緩,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延誤治療。

今天,“問上醫”幫大家盤點7個糖尿病神經病變常見的症狀,幫助大家提前發現,儘早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具體症狀

1. 疼痛、四肢麻木

感覺神經是負責收集感覺刺激並向大腦傳遞的神經,感覺神經病變後,患者會出現異常的疼痛,最初為腳趾、手指疼痛,逐漸呈對稱性向上發展,腳背、腳底和手掌。晚上最為嚴重,很多患者一碰床單等物體也會感到刺痛,無法入眠。

感覺神經發生病變後,患者四肢還會感到麻木,即不能感覺物體的形狀、冷熱和壓力。這類患者感覺不到水的冷熱,有的甚至腳上紮了釘子都感覺不到。

四肢麻木,感覺喪失的患者更容易受傷,出現頑固性潰瘍。因為血糖太高了,血液太粘稠,到不了足部創傷位置,傷口沒有新鮮的血液久久不見好。

2. 肌萎縮,痙攣或肌無力

運動神經是將大腦發出的指令傳遞到肌肉的的神經,當運動神經發生病變後,受其支配的肌肉會隨之表現得收縮無力,甚至癱瘓。就像一根皮筋,緊繃的時候,彈力好,損傷後就會變得疲軟。運動神經病變的患者易於崴腳,走路也不穩,像踩在海綿上。

3. “癱瘓”

運動神經發生病變後,受運動神經支配的肌肉會萎縮,甚至癱瘓。例如,面部運動神經發生病變,病人得面癱。腸胃運動神經發生病變,腸胃蠕動會減弱,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胃動力癱瘓的症狀。

4. 血壓異常

支配血管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血管的收縮會出現異常。患者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即在躺臥時,血壓正常,站起來後,血壓突然下降,頭暈、心慌,眼前發黑,有的患者甚至會昏厥。

5. 心跳異常

支配心臟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心跳就會出現異常。該快的時候 不快,不該快的時候瞎快。比如說,患者在休息的時候,心率竟然達到了每分鐘100次,患者心慌氣短。但在運動時,心跳卻開始偷懶,導致心、腦、腎等器官供血不足,嚴重的還會發生猝死。

6. 皮膚乾燥、瘙癢、出汗異常

支配汗腺分泌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病人會有出汗異常的症狀,即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不該出汗的時候直冒汗。有的病人原本是“汗腳”卻突然變成了“幹腳”。

自主神經損傷導致汗腺分泌減少,再加上長期的高血糖環境,皮膚黏膜會處於慢性脫水、營養不良的狀態,最終引起皮膚頑固性瘙癢。

7. 性功能障礙

支配生殖系統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後,男性糖友會出現陽痿、早洩等性功能障礙,50歲以上的患者發生率高達70%。女性糖友則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性冷淡等症狀。

既然糖尿病神經病變這麼可怕,有什麼好的預防方法嗎?

目前還沒有能徹底解決神經病變的藥物,所以一定要提前預防。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預防神經病變的方法:

(1)實時監測,嚴防高血糖

高血糖是神經病變的根本,所有糖友一定要按時檢測,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服用口服降糖藥的糖友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週測選2~4天測空腹或餐後2小時血糖。使用基礎胰島素的2型糖友,需要每天監測空腹血糖。使用預混胰島素的患者,要監測空腹血糖和晚飯前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達標了,再測餐後血糖。

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在6.0~10.0mmol/L之間就是正常的。

(2) 細心照顧自己的身體

  • 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強足部護理,外出時選擇舒適、透氣性好的鞋子,吸汗的襪子。
  • 每日用溫水洗腳,按摩,洗腳前用手測試好水溫。
  • 容易發生皮膚乾裂的患者可選用PH值中性的潤膚霜,每天擦拭。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糖尿病會引起腦血管病變,也可能影響脊髓,表現為肢體的感覺和運動失常,還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和陽痿。

周圍性神經病變也分很多種,其中感覺神經病變非常常見,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其症狀為肢體疼痛麻木,還可伴隨感覺異常,如灼燒感、蟻走感,觸覺過敏。但患者真正受到高溫、寒冷、刺傷等刺激時,卻沒有正常的感覺,因此容易受傷而不自知。

此外,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比較多,患者經常表現為面部和軀幹部大汗,隨便吃個飯,稍微活動下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則是半身出汗。這些症狀都與糖尿病神經病變有關。

為了及早的發現神經病變,患者需留意四肢的異常情況,當出現感覺失靈、異常大汗、手腳麻木時,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為了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除了要控制好血糖,還應補充一些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硫辛酸等,能夠幫助防治神經病變。對於已經出現了神經病變的患者,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一些改善微循環、緩解疼痛麻木的藥物。


糖人健康網


肢體麻木,雙腳麻木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神經性病變,中藥可以治療,2018年,合肥大鋪頭的周開江,70歲,雙腳麻木二年,我用中藥三劑就基本好了,複診時送了兩瓶茅臺酒以示感謝,至今一年多了沒有復發。



京城名醫張一帖


(醫患家特約回答:全科陳醫生)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後者尤為常見。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從臨床表現上來講,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從肢體遠端開始,逐步向近端發展,呈手套襪子樣分佈範圍,一般從下肢開始。以感覺障礙為主,主要表現為疼痛和感覺異常,比如鈍痛、灼燒痛、刺痛、刀割樣疼、麻木、發冷、蟲爬感、發熱、觸電樣感覺等。有時也伴有程度不同的自主神經症狀,而運動障礙相對較輕。發病也比較隱匿。

二、自主神經病變:自主神經指的是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動的神經,比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內臟器官的神經,這類神經病變往往很少單獨出現,常伴有軀體性神經病變。反之,有軀體性神經病變的糖尿病病例中,通過功能檢查,發現某些程度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發病率可高達40%。可是一旦出現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臨床症狀,則預後可能就比較差。自主神經病變在心血管系統主要表現為休息時的心跳過速、突然站起時血壓明顯下降、無痛性心肌梗死等;在消化系統則表現為噁心、飯後腹脹腹痛、嘔吐、便秘、腹瀉等;在泌尿系統表現為排尿不暢、尿不盡、尿瀦留、尿失禁,且十分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三、急性疼痛性神經病變:這種類型的神經病變比較少見,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病的劇烈疼痛和痛覺過度敏感,在下肢遠端最為顯著,也可以影響到整個下肢、軀幹或手部。常伴有肌無力、萎縮、體重減輕與抑鬱。


四、腦神經病變:在糖尿病性單一腦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是動眼神經麻痺。起初表現為複復視,幾天內會發展為完全的眼肌麻痺,還會出現上瞼下垂和瞳孔散大。糖尿病性動眼神經麻痺一般在6-12周內自發恢復,但可以有復發或發生雙側病變的可能性。


糖尿病神經病變本身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當確診為糖尿病的時候,就應該立即做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並且之後至少每一年都要篩查一次。除此以外,還要做到嚴格控制血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延緩並減輕併發生的發生。


醫患家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種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經功能紊亂,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以周圍神經病變為常見。

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初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被察覺,往往是患病後若干年後出現,有些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表現。

常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表現有:手臂、手掌、手指、大腿、足部感覺到麻木、疼痛、刺痛感,有些患者常感覺兩條腿就像被針扎一樣,經常疼得夜不能寐,而有些患者疼痛感不明顯,即使熱水濺在手上,也沒有什麼感覺,或表現為四肢無力。有些表現為吃一點東西,胃就堵得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有時出現頭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排尿困難,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女性陰道乾燥等。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以上異常症狀,以及發現足部體溫降低、足部感覺遲鈍等,就要及時就醫。

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要措施有:

1、遵醫囑按時服用降糖藥、降壓藥、降脂藥等,積極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

2、控制飲食,少量多餐,主食粗細搭配,多吃新鮮蔬菜,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糖、血脂升高。

3、堅持科學鍛鍊身體,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運動5天。

4、定期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至少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如神經電生理檢查等。如果已經合併有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等微血管併發症者,應每隔3-6個月篩查一次。

5、做好足部護理,每天泡腳,並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穿軟底的鞋和棉線襪。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的併發症。由於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以導致神經發生病變,主要累及的是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較少累計,因此主要表現在感覺異常方面。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怎麼預防以及怎麼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

1.主要是感覺症狀,通常從下肢靠近腳底端開始,會出現疼痛、灼燒、針扎、刺痛感,有時為感覺到寒涼。這些症狀在夜間加重,有時疼痛會嚴重影響睡眠。

出現肢體的麻木,如同螞蟻在爬,非常難受,越撓越癢


2.自主神經發生病變之後會產生如下症狀:四肢少汗或無汗,皮膚變得粗糙、乾燥、皸裂,並且容易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尤其是下肢)。隨著病情加重,還可以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因為自主神經要負責調節胃腸道的運動),出現腹瀉、脂肪瀉、便秘等症狀。

還可以引起心率失調


3.有一部分患者(13%)的患者由於控制膀胱的神經出現病變,會出現排尿困難,無法排尿的症狀。


4.男性病人有一半會出現陽痿,這是由於管控陰部的神經受損導致。女性表現為月經紊亂,性冷淡和陰部瘙癢。


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非常難受,臨床上,醫生能夠做的工作很少。

1.治療上主要是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2.給予維生素B(B1,B6,B12),可以改善神經功能

3.神經節苷脂-1可能可以促進周圍神經再生,因此有的醫生也會用這個

4.如果有疼痛的患者,可以給予卡馬西平(但是一定要注意副作用問題)


糖尿病患者神經一旦出現病變,真的是非常痛苦的,因此,重在預防。

預防的方法就是一個,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規範治療。通過藥物+改善膳食結構+加強運動 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人體探索者


糖尿病是一種可以說很嚴重的病,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卻沒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結果糖尿病不斷髮展引起了各種併發症。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這樣一種併發症。

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中樞性神經神經病變,第二類是周圍性神經病。另外周圍性神經病變又可以分為很多種類,這些神經病變會影響患者的一些感覺。感覺神經病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神經病變。嚴重一點的中樞神經病變就是包括腦和脊髓在內的的病變,結果就是肢體和運動會有影響,並且排尿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種慢性的病發症,周圍神經病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而關於神經的病變最直觀的就是表現在我們身體上。常見的症狀是身體會感到麻木,受到刺激不太靈敏。或者是身體上出現一些疼痛腹脹或者便秘等症狀。還有的患者會很容易出汗,這是交感神經受到了損害而導致的。

這些症狀可能在夜間比較嚴重,將身體都裸露在外,可以使疼痛減輕。慢性且長期的糖尿病患者幾乎都患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這種障礙表現在消化道心血管等等地方,甚至會影響泌尿生殖系統導致排尿障礙、尿失禁的情況。

當患者出現了這些情況之後就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去治療。對於預防神經病變,最重要的就是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從事內分泌臨床工作15年,擅長糖尿病等內分泌科常見疾病的診斷。


醫聯媒體


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指長期高血糖導致的外周微血管病變,阻礙了神經細胞的營養供給,導致神經缺氧缺血,逐漸造成神經損害,這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見的併發症,發病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早期,可能患者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症狀,但在肌電圖檢查中會出現異常結果,比如神經傳導速度變慢等。後期,逐漸在四肢出現一些症狀,包括感覺神經的病變,比如肢端麻木感、針刺感、發冷或灼熱感、蟻行感、踩棉花感等異常感覺;感覺減退,即使沒有穿戴患者也感覺好像戴了手套穿了襪子,對冷熱痛等感覺敏感度降低甚至喪失;還有一種是感覺過於敏感,觸覺極其敏感。以上這些症狀一般在下肢更為明顯,從指端逐漸向上發展,而且通常雙側對稱。另外還有運動神經的病變,導致受運動神經支配的肌肉萎縮,出現比如面癱、眼瞼下垂等。

對於有症狀的患者,很容易進行診斷。只要滿足一下幾個條件,就可以確診:第一,有明確的糖尿病史;第二,是確診糖尿病時或之後出現的神經病變;第三,臨床症狀與上面所述的症狀相符;第四,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經病變;第五,有臨床症狀者,在踝反射、針刺痛覺、震動覺、壓力覺、溫度覺等5項篩查(在醫院做)中有任意一項異常者,如果沒有臨床症狀,在5項篩查中有兩項異常者,可以診斷為糖尿病神經病變。如果按照上述還無法確診,就要做神經肌電圖檢查。患者可以按照症狀先自行進行初步判斷,再前往醫院進一步確診。

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還是要依靠患者良好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來減緩病程的發展。一旦發生,可以通過神經營養和修復、改善微循環、抗氧化應激、改善代謝紊亂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對於已經受累的系統只能通過一些對症治療來緩解不適,改善生活質量。

就這些啦,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