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2月7日晚,

131名驰援武汉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护人员,

到达武汉天河机场,


医护人员们隔空喊话,

互相加油!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相逢他乡遇故知,

这声加油背后来历不小。

1937年抗战时期两家医院曾合并办学。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他们将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整个机场只有我们两支医疗队

心中倍觉自豪

2月7日晚上八点半左右,记者连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康复科护士长张艳艳时,她刚取完行李到达酒店。“一切都很顺利,可能是搬动行李的缘故,还没感觉到武汉的冷。”而说起在机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相遇的事情,张艳艳直言,那一刻从心里感到自豪。“整个机场,除了我们两支医疗队,没有其他人,在人人都不出门的时候,看到逆向而行的医护人员、同行,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互致敬意……”


2月7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紧急组建了由13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下午乘机驰援湖北武汉。虽然知道前方艰险,虽然心中多有牵挂,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报名参战。医疗队中不乏巾帼英雄的身影,她们中有单身姑娘,还有新婚不久的妻子,有儿女双全的母亲……而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方便防护服的穿脱,临行前,很多女队员都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在此之前,她们中很多人都没有留过短发。


张艳艳即是其中一位。从第一次组建医疗队时,张艳艳就报了名,这次她终于要上战场了。从小就没留过短发的张艳艳毫不犹豫地选择剪掉长发。“安全、防护最重要,跟这些比起来,头发是次要的。”见到张艳艳时,她已快理完发,齐肩短发,还可以扎起个马尾。不过据理发师介绍,张艳艳原本长发虽不及腰,但也已到腋下位置。“不心疼,还是以工作为重。”

友军相遇,互道祝福——山东齐鲁、四川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到达武汉

张艳艳的女儿为她送行


张艳艳的女儿牟笛清今年16岁,正上高一,当天她特意来送妈妈去武汉。“昨天晚上知道后,心里还是很紧张的,毕竟现在武汉比较危险。”自从知道妈妈要随队出征后,牟笛清就一直帮她收拾东西,整理行囊。“能想到的都帮她带上了,虽然不舍得,但还是支持她的。”牟笛清说,妈妈就是她心中的榜样,相信她会尽全力救治患者,也会照顾好自己,平安归来。


爷爷病危

已做好见不到最后一面的准备


“爷爷病危,已经谁也不认识了,我已经做好了见不到爷爷最后一面的打算了。”随医疗队出征在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镜室护士汪振军一说起爷爷,忍不住掉下眼泪。


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医疗队131人紧急驰援武汉,汪振军即是其中一员。“昨天晚上十点左右才接到通知,立即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为了不让家里老人担心,汪振军只将支援武汉的事告诉了妻子和姐姐。


“我还有个弟弟,是一名武警官兵,现在也去执行任务了。”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弟弟只将此事告诉了汪振军。“他还好隐瞒,我要不回去的话,家人肯定会问的,但没办法,能瞒一天是一天吧。”


临行在即,爷爷成了汪振军心中的遗憾。“爷爷年龄大了,原来是胰腺癌,现在脑转移,已经谁都不认识了,只能靠仪器维持着,情况很不乐观。”汪振军老家聊城,自从大年初四回来后,就再也没见过爷爷。


“回来后肯定见不到爷爷了。”汪振军眼里满含泪水,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他说这是他应该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这就是我的责任,虽然心里也有不舍,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缩。”汪振军期待着疫情早点过去,大家都平安归来。


山东和四川上演“最动人相遇”!

兄弟情谊

战友一同战疫

等你们一起平安回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