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後,你悟出了什麼職場道理?

畢業四年,職場工作踩過無數坑,總結出這10條血淚教訓送給你!!看完絕對有收穫!

希望你們少走這四年的彎路,不要重蹈覆轍。

1.關於工作選擇:

畢業後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為什麼重要?

因為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為你以後未來的職業發展做鋪墊,你從事了哪個行業,那麼這就是開啟了這個行業的升職打怪之路,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沒選好,會導致後面的一連串的問題。

真的要換工作,也儘量不要換行業。

剛畢業時,擺在我面前的有三個選擇,第一是教師,第二是保險(實習的時候有在做),第三就是做房地產中介。

因為剛畢業也缺錢,就想著做銷售賺快錢。當時上海的房地產很火熱,自己也沒關心中介這一行工作怎麼樣,自己能否接受,未來職業發展怎麼樣,沒想好未來是否長期做,

就想著能賺錢,一頭就直接扎進去了。

結果錢是賺到了,但自己折磨的也夠嗆,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4個小時,一個月休息不到1天,不僅如此,還承受很大的業績壓力,其中的痛楚數不勝數。總看到當老師的同學一天瀟灑自如,自己一天累的跟狗一樣。

所以忍了很久,存夠了錢,立馬辭職,即使到最後都要提我當店長,我也不願意繼續幹,滿腦子想著趕緊脫離苦海,趕緊換工作。

再找工作,也沒有找同行業的,而是換行,白白浪費了這幾年的經驗。同時換行後,也沒有繼續堅持,發現新行業也需要很多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心急,就又換行。換到最後,工作發展越來越平淡。

這就是第一份工作沒有選好,沒有考慮周全。而且即使再換工作,也最好是同一個行業,如果換的是另一個行業,就是從頭開始,相比較同一年參加工作的人來說,在新行業的經驗就落後於沒有換工作的人很多。

2.換工作這件事,請考慮清楚

不是勸大家不要換工作,而是多考慮自己為什麼要換工作,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不要頭腦一熱直接就換。

一份理想的工作應該包含三要素:有錢,有時間,有價值(有發展)。

任何工作並非都是完美的,如果一份工作至少能滿足這三要素之一,那至少還可以做下去。

比如:有錢,但沒時間,沒價值。

那你就攢夠了錢,等到一定時間,再換工作,足夠的錢會讓你有更多的底氣和選擇。

比如:有時間,沒錢,沒價值。

可以先領著飯錢的同時,學習、充電、自我成長,這樣後面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比如:有價值,沒時間,沒錢

雖然賺錢不多,也沒時間,但是個人成長性很好,咬咬牙堅持個幾年,未來就有很大的賺錢空間。

但是!

如果一份工作,沒錢,沒時間,沒價值!

那就趕緊換吧。

趁早做打算,找一個至少滿足這三要素之一的工作。

大多數剛畢業的年輕人在職場上不如意時,都會有把工作換了的想法,但一定分清楚自己的工作屬於什麼情況?

最後再強調一遍:

沒有什麼工作是完美的!

工作幾年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條規律:

工資高的,工作忙,加班多,壓力還特麼特別大。

工資低的,沒發展,日子過得很無聊,還讓日子因為錢少過得緊巴巴的。

而那種工資又高,加班不多,還算有發展的工作,要麼就是需要有專業技術能力(程序員,工程師等),要麼就是你已經在這個行業有了很多年的經驗和積累,熬過了那個打拼的時段。

哪有什麼完美的工作,工作不如意的話,分清楚情況,公司問題還是自身問題。

如果是自身問題,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在未來的職場中有更硬氣的選擇。


3.要有核心競爭力

想辦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就是你有的核心能力或者特長,是超越別人,是你自身的價值,是讓你成為別人無法替代的能力。

例如,你會做ppt,你做ppt做的全公司最好的水準,甚至可以達到出去講課的程度,那會做ppt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或者你的英語水平很高,跟任和外國人交流,翻譯都不成問題,那麼英語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你寫文章很厲害,很多人都願意看,很受歡迎,那麼寫作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在職場上都不會混的太差。


4.跟對一個好領導

之所以有這個感悟,是因為第一份工作給我的成長是最大,而原因有一半就是因為我有一個好領導。我也很遺憾當時沒有繼續追隨他。

什麼叫好領導?

我感覺就是兩個特點:

1.牛逼

2.會幫你成長

牛逼這點,很好解釋,就是有能力,有魅力,有才能,某些方面或者各方面就是比別人強,這樣的領導值得你學習,去膜拜。

跟著優秀的人,你也會變得優秀。

另外一點就是會幫你成長。

幫你成長,可能不一定是溫柔的給你指導,或者鼓勵你。

他更可能要給你點壓力,不斷的給你提更高的要求,甚至有的時候要逼你一把,但只要方向是對的,結果是好的,你最後會發現,所有的壓力和高要求,都是有意義的。

甚至值得懷念~因為那段時間壓力最大,收穫也最大。


5.迷茫卻又不知道職業方向,找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前的我從未聽說過,還有職業規劃師這個職業,如果我早點知道,一定找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進行諮詢。

換不換工作,適合什麼樣工作,面對兩個職業的選擇,感到迷茫怎麼辦,這些問題都可以去進行專業的職業諮詢啊~

職業迷茫這個問題,從職場新人到職場老鳥都是有的。

與其亂投簡歷,亂找公司,到處問人我適合做什麼,我該做什麼?

為什麼不找一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進行職業諮詢呢?

希望迷茫的你們能懂得這個道理~


6.不要到處樹敵

不要用你的小性子,與你本該好好學習、合作的對象樹敵。

曾經就見過有一位女同事,公然在朋友圈吐槽領導。當然不是直接罵,而是指桑罵魁,說某些人如何如何不好,格局是多麼小之類的話。

不僅如此,有一次吃飯,她和另一位同事聊部門裡的八卦,說動說西,沒想到還是針對每個人的吐槽,這些話當然傳到我們的耳中,包括我們的領導。最終的結果就是樹敵太多,諸事不順,沒人喜歡她,幹不了多久,也就是離職。

不要亂髮牢騷,亂髮洩,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同事的,領導的,所有這些壞話都會被傳到對方耳朵裡。

與人為善,永遠不會錯。


7.提供價值

提供價值,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就是你有特長或者別人沒有的能力,運用這種能力或特長,可以幫助到別人

第二,就是先付出,多做利他的事。

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幫生病的同事帶個飯,主動給予新同事幫助,出去聚餐總能主動買單,幫同事找到他需要的資料等等,舉的例子很淺薄,道理大概是這這個樣子。

為什麼要提供價值?

其實仔細想想,你身邊那些職場上有價值的人,哪個不是都是受歡迎,人緣好的人。

畢竟沒人不喜歡對ta有價值的人吧。

你的付出了,

你為他人提供價值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回報很豐厚。這個回報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人脈,資源和感情。


8.記得存錢

要存錢啊,很重要,它是一個意識!

現代都鼓吹什麼,當下消費,不要存錢,都過時了。

這些都是特麼扯淡,你不存錢,哪來的資金積累。沒有資金積累,你拿什麼買房,創業,結婚,旅遊,投資理財,生個病花錢都要靠父母的

我看過很多投資課,人家說的第一條大多數都是告訴年輕人,一定要有固定儲蓄。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等到需要去用大錢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沒有存款。

哪怕你月入過萬,但每月月光;你的同學,月入5k,但每個月能存下2k,四年以後,你的同學可能就有個10萬的存款,而你一分的存款都沒有。

我們都是普通人,而作為年輕人,有一個儲蓄的習慣,就比很多人有了更多的底氣。

建議:控制不住自己,可以每個月拿出一部分錢交給父母,讓父母幫忙存。

雖然大多數人都不願給父母錢,但相信我,這樣做,幾年下來,你絕對比同齡人存錢存的更多。畢竟很少有人能管的住自己。


9.身體是一切的基礎!

超級重要!!!

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什麼職場,什麼賺錢都是扯淡。

我在二線城市吃喝玩樂的時候,有一個月就是天天熬夜,作息不規律,沒有鍛鍊,天天玩遊戲,有時候凌晨1點睡,有時候凌晨3點才睡覺,再有幾天來個通宵。

結果呢,到後面呢,得了結核性胸膜炎,住院了一個月,花了差不多兩三萬塊錢。

跟我患同樣病的人都是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年紀輕輕,得了老年病,不過還是慶幸沒得其他更嚴重的病。

從這以後我才知道身體的重要性,所以我現在也會注重鍛鍊,寧願早起早睡也不願晚睡晚起。

可能有的工作要求必須晚睡,那至少要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定點起床,定點睡覺。讓身體熟悉這個作息。

再有,一定要抽時間鍛鍊身體。沒有動力的,去醫院逛一圈,看到那些重病的年輕人,你會動力倍增的。


最後一條:

無論追求什麼東西,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個怎麼解釋呢?

用佛學來講,就是因果關係吧,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想要升職加薪,你就要付出努力工作,花費精力和時間提升自己的代價。

想要換行,你就要付出之前經驗全都白費,重新在新行業摸爬滾打的代價;

想要挑件好看的衣服,就要付出逛街挑選腳痛,或者逛淘寶費出精力和時間的代價。

想要熬夜,不規律作息,跟個機器人一樣,不眠不休的,那就要接受生重病的代價。(比如我)

再舉個例子:

我月入兩萬,就付出了每天工作14小時,全年只休一週,承受巨大壓力的代價。

我吃喝玩樂,週末雙休,工作輕鬆,那麼就要接受了低薪資,收入不高,發展不快的代價。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努力付出,就有豐厚果實;不思進取,吃喝玩樂,不是富二代,那就只能接受平庸生活。

我也相信,天道酬勤這個詞。


工作後,你悟出了什麼職場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