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

領悟|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

領悟|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

如果以佛法最甚深的道理來抉擇人的本性,即每一眾生皆具如來本性,故說眾生是佛。但眾生清淨的如來藏已慘遭無明的侵害,於漫長的輪迴中迷惑不已,有如明鏡蒙塵,不現本來面目。

因矇蔽的深淺程度不同,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根基。所以無論修學世間法或出世間法,人的智慧都有著明顯的差別。而智慧和性情之間又有著必然的聯繫,有的人性情善良、忠厚,有的人卻惡毒、狡詐。

領悟|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

大者無需自傲慢,

劣者傲慢有何用?

真寶不用語誇讚,

假寶再誇亦誰買?

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而渺小的劣者傲慢又有什麼用呢?好比真寶石不需要用語言誇讚,假寶石無論怎樣誇口也沒有人購買。

有真才實學又具足功德的人是極其偉大的,去到任何一個地方,無論做什麼事都能顯露出自己的鋒芒,也就自然能得重用受尊崇。這樣的人無需用傲慢武裝自己,毛遂自薦也成為多餘。比如一位高僧大德,雖從不自我宣揚,但與其有緣分又如飢似渴求取善法的弟子卻如潮水般湧來。他反倒謙虛地說:“我也是凡夫,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好,所學也有限。你們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我們應互相學習才是。”儘管如此,他的美名卻不脛而走,響徹寰宇。假使是屬於“隱士”型的瑜伽士,他們於人跡罕至的密林深山中潛心修道,雖然不為人知,但是非人和他身邊的旁生也會有意或無意地親近他從而受益。

領悟|有才能的人用不著傲慢

反之,一些愚痴卑劣、不學無術的人又有什麼傲慢的資本呢?他們品行惡劣,學問、功德都不具足,卻妄自尊大,還黔驢技窮似的搔首弄姿,以便引人注目,但往往只會招來人們的嘲諷。他們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宛如一個飢餓的乞丐裝出富翁般的傲慢。曾有一位家境敗落的富家子弟,雖然已經到了窮愁潦倒的地步,身無分文,卻仍然裝出一副闊少爺的氣派。他不學無術,四處閒蕩,一日從父親的莫逆之交處討得一千元錢,然後到一家高級餐館點了幾樣喜歡的菜。身上的香菸不大好,他又吩咐拿來一條最喜歡抽的英國加立克牌高級香菸,獨自一人慢慢享用。最後從口袋裡掏出那張面額為一千元的臺幣全部給了老闆。當老闆找錢給他時,他卻擺擺手,慷慨地說:“不用找,多餘的算作小費。”儼然是一位腰纏萬貫闊佬的派頭,其實他所有的花費不過三百元。

不管哪一類型的傲慢,都只能使人厭惡,自己生起傲慢的同時,也就為自己帶來了不欲的罪業和由此而產生的痛苦,所以傲慢於己於他皆無益。真正的寶物如黃金、鑽石等珠寶不需要用華麗的言辭來吹捧其貴重性,它們的價值也是一定的明碼實價,不管將它放置何處都會有人去詢問和購買。而假的珠寶,無論主人怎樣標榜鼓吹,就算講得閉月羞花也不能抬高它的身價,在慧眼識寶的人面前它無力以假亂真,無人問津將成定局。

敬摘錄《格言寶藏論釋》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