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疫情對資管行業衝擊整體可控,底層資產局部風險或暴露

李湛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王靜瑤

(首發:證券時報)

摘要

春節期間,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快速發酵,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全國範圍內實施了禁止集體活動、居家隔離和延長復工時間等舉措。疫情的爆發對2019年底以來逐漸企穩的經濟和資本市場走勢造成了衝擊。自疫情發酵以來,監管層採取了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給與民營及小微企業融資支持等措施以穩定資本市場,各類資管機構也紛紛啟動大額自購以穩定市場預期,多方維穩下疫情對資管行業的整體衝擊有限。但疫情的爆發切實衝擊了企業經營,資管產品底層資產或發生局部風險暴露。資管產品資產質量的下降加大了資管業務轉型的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預期增強。允許適當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對不同機構及產品制定差異化整改措施能夠降低資管轉型可能帶給金融機構的壓力,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資本市場的作用。

風險提示:疫情發酵程度超預期;監管政策變化超預期

正文

一、監管提前佈局下疫情對資管行業穩定性整體衝擊有限

資產管理行業的穩定性有賴於資本市場的穩定。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酵以來,監管層採取了多項舉措穩定市場。一是春節假期結束後公開市場操作價量齊松,開市前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較上次下降10BP;二是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及區域的差異化融資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四是改善金融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以確保企業順利實現資金鍊的正常運轉。此外,基金、券商資管紛紛開啟了自購以穩定市場,開市首周41家基金宣佈自購基金近26億元,東證資管、廣發資管、國泰君安資管、興證資管等券商資管也啟動自有資金投資旗下產品,出資逾4億元。A股市場在首日調整之後,市場整體走勢平穩,市場信心得以鞏固。後續預計在市場流動性充裕和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之下,疫情不會對資管行業穩定性整體造成較大沖擊。

二、疫情衝擊企業經營,資管產品底層資產局部風險或暴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酵衝擊企業經營,資管產品底層資產局部風險或暴露。回顧2003年非典期間,在疫情爆發較為嚴重的2003年2季度,公用事業、輕工製造、傳媒、化工、交通運輸和休閒服務業的營收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行,但是在疫情逐步好轉之後的3季度即出現了明顯的修復,未對整個信用環境造成太大影響。而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對企業經營的衝擊或大於2003年非典時期。一一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全國範圍內採取了較非典時期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如限制人員出行、延長復工時間等。限制出行極大程度降低了消費,延長復工對製造業會形成明顯的拖累;二是當前經濟尚處於弱企穩階段,經濟的自身修復力弱於2003年,疫情的衝擊或將打亂經濟復甦的節奏;三是當前企業的債務率普遍處近年來的高位,金融市場的信用分層現象較為明顯,市場避險情緒濃厚易導致企業再融資出現問題。監管部門近期施行的多項政策有助於緩解疫情給企業融資帶來的困難,大規模信用風險的爆發概率不大,但局部信用風險仍需警惕。

具體來看,本次疫情中休閒服務、交通運輸、傳媒、輕工製造和商業貿易等行業短期經營受衝擊最為嚴重,且根據上市公司2019年3季度的最新財務數據顯示,輕工製造、化工、傳媒等行業盈利已出現了明顯的弱化,而商業貿易行業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度較高,是近年來信用違約風險事件的高發行業,若疫情蔓延的態勢未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則此類行業中弱資質企業風險暴露概率將增大。另一方面,資管產品中處置壓力最大的非標資產有較大比例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短期內政策協調難度的上升和財政支持力度的下降或將加大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尾部風險,增大此類資管產品的管理壓力。

李湛:疫情对资管行业冲击整体可控,底层资产局部风险或暴露

三、突發疫情加大資管業務轉型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預期增強,有助於穩定市場

2020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屆滿之年,自2018年4月末資管新規正式頒佈以來,資管產品轉型穩步開展。一是銀行理財淨值化產品比例提升。截至2019年6月末,淨值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餘額7.89萬億元,同比增長4.30萬億,增幅達118.33%,淨值型產品佔全部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比重超35%。二是券商資管、信託的通道業務顯著壓縮,主動管理產品佔比提升。截至2019年9月末,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券商定向資管計劃規模9.12萬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5.27萬億元;主要為銀信合作通道業務的事務管理類信託佔信託業務比重為52.75%,較2017年末下降6.87個百分點。三是公募基金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11月末,公募基金淨值達到14.20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2.03萬億元。

李湛:疫情对资管行业冲击整体可控,底层资产局部风险或暴露

突發疫情加大了資管業務轉型的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迫切性凸顯。雖然自資管新規頒佈以來資管業務的轉型已有成效,但當前全市場資管產品要在2020年過渡期屆滿之後滿足資管新規的要求仍存在著一定的障礙。一是當前全行業的產品改造進度不及預期,如銀行理財的淨值化率僅略超35%,在2020年結束後全面滿足要求的難度較大;二是在銀行理財的負債端規則尚未改變的情況下,資金期限難以匹配部分非標資產較長的到期期限,非標處置的難度較大;三是要改變資管產品的資金池運作模式,產品的歷史欠賬、浮虧問題難以妥善解決。若資管新規過渡期問題遲遲不能解決,諸多銀行理財在2020年的產品發行和資產配置將存在障礙,非標資產面臨的強制壓縮壓力也或將導致信用的過度收縮。突發疫情的出現衝擊了企業經營,或將導致部分資管產品的資產質量下降,加大資管產品的整改和處置難度,使得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的迫切性更為凸顯,當前央行和銀保監會也均已表態會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延長問題。允許適當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對不同機構及產品制定差異化整改措施能夠降低資管轉型可能帶給金融機構的壓力,起到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資本市場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