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好的防蝗、灭蝗的办法?

关东书场


这次爆发的蝗灾愈演愈烈,也牵动了国人的心,它们会蔓延到中国,造成灾害么?

咱们古人,还是有一些好的防蝗、灭蝗的办法,供现代人参考的。


回答之前先简单说说这次的蝗灾吧。

目前在印度、巴基斯坦的沙漠蝗灾害,据说已经有了4000亿只蝗虫这么多。多到把70万印度军队逼着从克什米尔撤了军,看来还是蝗虫大军更胜一筹啊。你是不是在想,这势不可挡的蝗虫群,会不会翻山越岭,来到中国啊?

沙漠蝗,以前轻易不来咱中国,有过记载的就两回,一回是在云南发现的,一回是在西藏发现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在西藏发现的,是个“散兵游勇”,是在1974年,西藏的聂拉木县发现的,就单个儿一个。所以估计啊,是自己一个虫儿迷路了,溜达过来的。


中国古代的蝗灾还挺多的

作为农业为本的古国,咱们中国在历史上,可没少让蝗虫折腾过。

早在商代的时候,咱们就已经有过相关的记载,在妇好的墓中也曾出土过玉制的蝗虫。在史书《春秋》里,就记载了。《春秋· 桓公五年》说,在这一年秋天的时候,由于大旱,在山东闹了蝗灾了。整个一部《春秋》就记载了12次蝗灾。

咱们中国,在历朝比较稳定的时期,当时的官史都比较完备的记录了各种灾害,包括蝗灾的发生。

根据记载,元、明、清三朝,就一共发生了186次大的蝗灾。而大大小小的蝗灾加起来,竟有861次之多。

其中造成最严重后果的当属明朝,从崇祯八年起,北京、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连续多年发生大蝗灾,再加上西北的农民起义和东北的后金崛起。明朝在三重打击之下,焦头烂额,加速了灭亡。


对于蝗灾的成因,不同的古人观点不同

1, 恶政、贪政造成蝗灾

比如孔子、董仲舒、班固、刘歆等人,都认为蝗灾的发生是由于恶政、贪政的实施所造成的。而且非人力所能阻止。

早如《诗经》也说: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意思是农耕之神,用神火烧掉蝗虫吧。

刘歆在也认为贪虐的施政造成了蝗灾,而消灾的方法只能是:

“其救也,举有道置于位,命诸侯试明经。”

基本也靠着统治者一身正气碰碰运气吧。


2, 尽量科学研究的发现蝗灾产生的原因

明朝的文渊阁大学士兼科学家徐光启通过田野调查,就找到的蝗虫的来龙去脉:

“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又数日,孕子于地矣……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这已经很明确的把蝗虫的生长过程、孳生地说的很清楚了。


古代如何防蝗、灭蝗?

对于时有发生的蝗灾,历朝历代并不是坐以待毙。还是有一些办法进行防治的。

1, 直接硬扛,跟蝗虫肉搏

比如唐朝的时候,白居易在《捕蝗 刺长吏也》里写道: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就是招人满地里抓蝗虫去。

后来,宋朝、元朝乃至明、清,依然有用扑杀的方式跟蝗虫进行肉搏战进行灭蝗。


2, 斩草除根,从源头上治理。

徐光启,针对蝗灾,就曾向皇帝上过《除蝗疏》,对如何治理蝗灾,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在他的《农政全书》中也提出了除灭蝗虫的方法。

他提出了从源头根治,直接毁掉蝗虫虫卵方法。

“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他发现,一些旱地,比如干涸的池塘什么的,是蝗虫的繁殖地。要根除蝗虫,必须由地方政府发动百姓,到这些地方去进行除虫除卵。把蝗虫的根儿掐了,防止蝗虫增多。

后来的古代人们,也有很多是采取这个方法。清朝也记载了,在咸丰六年,也发生了大蝗灾,当地县令也是发动百姓灭卵,以每升三十钱的价格收购蝗虫卵,一共收了虫卵六百余石,使得蝗灾大大减少。

徐光启还发现,荒地很容易滋生蝗虫,所以建议国家开垦荒地,种上粮食之后,也有助于除去蝗虫的孳生地。


3,改变种植作物种类和方法

同样是徐光启,他因为发现蝗虫喜干不喜湿,所以如果把旱田变为水田,就可以有效防止种植地滋生蝗虫。同时还能恢复生产。清代钱火斤和顾彦也提出了在蝗灾区种植蝗虫不爱吃的农作物,减少损失。现在研究也发现凡是有胆碱和胡萝卜碱这类物质的粮食,蝗虫都不爱吃。

在种植方法上,明朝的很多农书都提出了尽量种植生长周期短,可以早种早熟的农作物。比如用大麦代替小麦,这样就能避开蝗灾高发的时期,降低一些损失。


(别的图看不出哪个是大麦哪个是小麦,这个肯定是,嘿嘿。)


另外,清朝的李源在《捕蝗图册》里说,要除灭蝗虫卵吧,还一个好办法,就是推广秋耕和春耕两耕的方法。这样在犁地翻地的同时,也就杀灭了虫卵了。


4, 生物天敌

在明、清两朝,也有利用天敌对付蝗灾的方法。

明朝、清朝一些农书中,就提出了用鸭子防治蝗虫的方法

“(蝗虫)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

求神问卜,聊以安慰

和其他农事有神可拜一样,面对蝗灾,自然也有神祗。

从周代开始,就有“八蜡”祭祀。以祈求上天别给天下百姓安排这些灾害。

自从南宋时开始,又开始有了刘猛将军庙的祭祀,通过对抗金名将刘锜的祭祀,以专门克制蝗灾。

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蝗遂殄灭。

自此之后,直到清朝,都是在刘猛将军庙祈求避免蝗灾。


对于蝗灾,古人由于条件有限,技术不足,仍以种种方式研究并实践防治、除灭蝗灾的方式。时至今日,蝗灾尚在域外,我们既不需要慌,更没必要怕。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恬然说历史


《开元占经》摘录了董仲舒《对灾异》中对于蝗虫的看法:“佞臣居位,贪叨之征,邪人在位,则蝗虫食菜;君用臣才不任职,则虫食茎;君用佞人在朝,则虫食节;君用奸贼在位,则虫食根。”可见古人对于蝗虫的认知很早就已产生。蝗虫常发生于夏秋季,与旱灾往往结伴而来,根据其啃食庄稼的不同情况,有的书中还将蝗虫分为了四种:“蝗虫食苗心曰螟,食苗叶曰蟘,食苗根曰蟊,食苗节曰贼” 。1、从源头上阻止清代已经认识到,蝗虫没有产卵时,天气寒冻可以杀死蝗虫,避免来年蝗灾,如果再迟一些,蝗虫已经产卵而天气始寒,则蝗虫已经在土中产卵,需要早早的耕耨田地,使得蝗虫卵被覆土压住,不能滋生,此为预防之策。蝗虫初发,则令当地官府尽快上报,尽快扑杀,并前往当地掘取虫子,避免来年再发。如果隐瞒不报,则要视后果严重与否施以刑罚。相应的,捕捉蝗虫也有奖励。古代捕蝗一斗曾可奖励粟一斗。类似的有贴出捕捉蝗虫告示,以蝗虫换米,或者开常平仓谷米奖励捕蝗者的的措施,奖励不可谓不丰厚。既可以赈济灾民,也可以消灭蝗虫,可谓一举多得。捕捉到的蝗虫或者放入布袋中煮死深埋,或者将蝗虫倒入挖好的深坑内焚烧,如果只是浅埋不做其它处理,第二天就又会钻出来。2、外部干扰另一方面,据文献记载,蝗虫对于一些植物种类(豌豆、豇豆、大麻)和水生植物(比如菱角芡实)不感兴趣,可以补种一些作物,避免饥荒产生,弥补损失。另外,蝗虫在天上飞行,用枪炮声惊吓或者用长杆高挂衣服,避免他们降落在地面,也是一种办法,不过蝗虫饿极了总会降落,有些以邻为壑之嫌。3、当作美食食用蝗虫肆虐了中原大地,百姓们即将颗粒无收,因此苦不堪言。当朝宰相姚崇听闻后,他向唐玄宗上奏,建议皇上亲自出面主持抗蝗救灾。唐玄宗到了田里后发现,蝗虫果然是遮天蔽日,唐玄宗随手抓了一下便逮到一只蝗虫,他老人家随后说出了一句感人至今的话:“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这句话很好理解,但唐玄宗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却让人不理解了,他在瞪了这只蝗虫三秒钟后,一口将其吞下,称其为美味。后面人们就把蝗虫开始引入我们的餐桌,成为一道美食。






青峰酒史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蝗虫种类。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分为飞蝗和土蝗两个种类,中国的蝗虫主要有西藏飞蝗、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三种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古时候科技药物不成熟的时候古人是如何灭蝗方法。

1 人工扑打法

人工扑打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力直接跟蝗虫对抗,根据书籍《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具体的操作是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然后把大概八尺长白色的布用竹竿撑起顺着风向三面包抄,将将蝗虫围在一堆后,用工具扑打。这种肉搏的方法从春秋战国年间就开始盛行。由于村民可以很快聚集在一起,并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工具容易获得,所以成为了古代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方式,也是中华历史上最悠久最传统的灭蝗方法。

2 壕堑掩埋法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把蝗虫挖个坑埋起来,于是就诞生了新的灭蝗方法“壕堑掩埋法”。这种方法需要在蝗虫到达田地之前先挖一个大坑,然后把蝗虫引诱到坑里以后,马上填埋起来

3 篝火诱杀法

其实这个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想要实施,但是操作不成熟,所以没有普及起来。终于在唐朝时,我们的祖辈终于设计出了成熟的“篝火诱杀法”。在书籍《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火烧蝗虫”时一定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蝗虫会被光亮吸引,所以要在篝火周围设置密集的路灯火把。唐朝年间曾用此方法消灭过大批蝗虫,并且直到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宋朝,依旧会使用火烧的方法防治蝗虫。

4 垦荒除蝗法

通俗意思就是占领蝗虫的巢穴,也就是“垦荒除蝗法”。这种方法是将蝗虫滋生的“菏泽”之地全部开发为农田,种植过程中不断消灭虫卵,同时在开荒地中种植绿豆,豌豆等植物,因为蝗虫不吃这些植物,所以还可以用来做备用的口粮。这种方法被记录进了在世界农业享有盛名的《农政全书》中,给世界各国防虫治灾都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接下来讲讲古人怎么预防蝗虫,所谓预防大于治疗吗

汉隐帝乾祐年间,鉴于鹆鸟能吞食蝗虫,曾敕令禁捕,以加强或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古代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种类范围颇广:植物性的有嘉草、莽草、牡蘜等;动物性的有蜃灰、蚕矢、鱼腥水等;矿物性的有食盐、硫黄、石灰、砒霜等。而且古人还认识到保护青蛙在害虫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严禁捕蛙等措施。

虽然在古时候药物科技都落后的时代,但是凭借古人的智慧也有效的预防和消灭了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带你走进中国历史长河


抗击蝗虫史,不得不提唐开元宰相姚崇,面对山东地区的大蝗灾,破除了迷信,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著。

《旧唐书·卷四十六》里记载

“若水乃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就是倪若水用焚化并埋葬的方法,杀获蝗虫十四万石,仍到河里去的蝗虫数不可计数。

元朝的时候,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思考出预防蝗灾的方法:初秋时,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利用日光将其晒死,此法达到有效预防;

元史《食货志》亦云:“毎年十月,令州县正官一员巡视境内,有虫蝗遗子之地,多方设法除之。”

到了明朝时期,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中国古代蝗灾研究的取得杰出成就,其《除蝗疏》系统总结了明以来的蝗灾治理经验。

“蝗灾甚重,除之则易,必合众力共除之,然后易此其大指矣。”

“臣尝治田天津,适遇此灾,田间小民不论蝗蝻,悉将烹食。城市之内用相馈遗,亦有熟而干之,鬻于市者。则数文钱可易一斗,噉食之余家户囷积,以为冬储。”

因此通过以上资料归纳总结出古代防蝗、灭蝗的好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集中人力驱赶、焚烧,挖坑填埋蝗虫

2、政府奖励灭蝗,以蝗代粮

3、预防为主,将蝗虫杀于虫卵时期。

4、改善生态、治理蝗虫泛滥的地区。


涂鸦小精灵


至于蝗灾,在唐以前很泛滥,危害极大。一些乡绅神棍妄称蝗神大怒,惩罚世人不敬。

因此,民间各地广建供奉蝗神的淫祠淫庙,那些造谣生事的神棍也乘机大赚一笔。

但是苦了那些无知的老百姓,蝗灾一次比一次厉害。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关中蝗灾大盛,百姓身受蝗虫🦗之苦,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当时,贤相姚崇力排众议,说服玄宗,大力灭蝗。

当然在古代,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火烧;另一种是吃,蝗虫🦗这种生物富含蛋白质,还不容易发胖。

如果将蝗虫作为饲料喂鸡、鸭、猪、牛、羊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说到这,我强烈推荐油炸蝗虫这道菜!油烧到8成热,将洗净的蝗虫🦗,翻炒一分钟出锅,放盘中撒上少许胡椒粉和盐,搅拌一下。如果在夏天配上一瓶冰镇啤酒,那一定爽歪歪了!

说到这诸位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从唐以后,蝗虫很少在中国成灾了吧!

顺便告诉各位,我家楼下的小饭馆,一盘椒盐炸蚂蚱已经卖到15块钱了!






晶晶乐道道历史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分为飞蝗和土蝗两个种类,中国的蝗虫主要有西藏飞蝗、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三种,蝗虫的食物范围主要是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树叶、花蕾和果实等,在啃食期间,大量的蝗虫足矣在很短时间内将植物全部吃完,是名副其实的害虫。

  蝗灾是世界性的灾变,而且源远流长,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中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

  《诗经》中已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日本在《日本后纪》一书中首见蝗灾。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因为蝗虫有群居的习性,且繁殖能力超强,能吃很多种植物,还有飞翔能力很强,其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更难于防治。

  中国蝗灾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发生的原因:暖冬后蝗灾易泛滥,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总共发生过五百多次的蝗灾,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间的中华大地每五年间就要遭受一次蝗灾袭击。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民一定非常痛恨蝗灾,那么在没有杀虫剂和设备的古代,我们的祖辈又是如何消灭这些可恶的“吃货”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人民的几种灭蝗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祖辈的智慧。

  第一种方法:人工扑灭法

  人工扑打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力直接跟蝗虫对抗,根据书籍《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具体的操作是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然后把大概八尺长白色的布用竹竿撑起顺着风向三面包抄,将将蝗虫围在一堆后,用工具扑打。这种肉搏的方法从春秋战国年间就开始盛行。由于村民可以很快聚集在一起,并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工具容易获得,所以成为了古代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方式,也是中华历史上最悠久最传统的灭蝗方法。

  第二种方法:壕堑掩埋法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把蝗虫挖个坑埋起来,因为人工扑打法实施虽然简单,但人工直接扑打不仅非常累而且效果不是很佳。汉朝时期,我们的就想出了和蝗虫硬碰硬,还可不可以给它们设个陷阱埋起来呢?于是就诞生了新的灭蝗方法“壕堑掩埋法”。这种方法需要在蝗虫到达田地之前先挖一个大坑,然后把蝗虫引诱到坑里以后,马上填埋起来。不过这种方法虽然杀伤力还可以,但要求有点高。不仅要提前挖个大坑,埋土时还一定要又快又厚,不然蝗虫可能会爬出来。

  第三种办法:篝火诱杀法

  其实这个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想要实施,但是操作不成熟,所以没有普及起来。终于在唐朝时,我们的祖辈终于设计出了成熟的“篝火诱杀法”。在书籍《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火烧蝗虫”时一定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蝗虫会被光亮吸引,所以要在篝火周围设置密集的路灯火把。唐朝年间曾用此方法消灭过大批蝗虫,并且直到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宋朝,依旧会使用火烧的方法防治蝗虫。

  第四种方法:垦荒除蝗法

  这种方法其实是从一种名叫“据虫除卵法”演变而来,开始大家为了防治蝗虫于是大面积搜寻蝗虫的繁衍地,趁蝗虫没有发育起来之前将幼卵全部烧死。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好第二年蝗虫依旧会很多,而且寻找虫卵的过程也比较辛苦。所以祖辈们就想到了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占领蝗虫的巢穴,也就是“垦荒除蝗法”。这种方法是将蝗虫滋生的“菏泽”之地全部开发为农田,种植过程中不断消灭虫卵,同时在开荒地中种植绿豆,豌豆等植物,因为蝗虫不吃这些植物,所以还可以用来做备用的口粮。这种方法被记录进了在世界农业享有盛名的《农政全书》中,给世界各国防虫治灾都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到后来明清时期,祖辈们开始学着配置一些对蝗虫有害的药水,也就是我们后来所使用的“杀虫剂”。不可上述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灾情,但是并不能做的治本。真正的蝗灾治理还得依靠现代强大的科技。但我们勇敢坚韧的前辈从不言放弃,不断尝试新的治理蝗虫的方法,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不息,逐渐强大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辉煌的“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我国古代农民最真实的写照,那时候的农民基本都是看天吃饭,最大的盼望就是风调雨顺,如果遇上了天灾人祸的话,基本上来年就是无米下锅、挨饿受冻的下场,甚至有生命危险,在天灾问题中,除了水灾、旱灾以外,最让农民担惊受怕的就是可怕的“蝗灾”了。

  当然现在之所以现在蝗灾越来越少,无非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蝗灾的问题——干旱,蝗虫这种灾害跟人类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每次蝗灾爆发的时间来看,人们早就注意到了严重的蝗灾往往是伴随着严重的旱灾而出现的,古代书籍上记载的“旱极而蝗”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人类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问题后,蝗灾自然也就少之又少甚至消失不见了。但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少专家预测,恐怕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匹诺曹jun


说说我所知道的吧。

水灾、旱灾和蝗灾是古代最常见的三大自然灾害,也是古人都会面对的灾害,在蝗灾方面个人主要还是用火烧和人工捕杀的方法,并没有更好办法防治大面积的的蝗灾。

在《五代史》中曾有记载在晋天福七年,由于严重蝗灾导致很多地方的农田庄稼都被吃得干干净净,官府下令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斗的蝗虫可以换一斗的粮食。也有通过祭祀的方式引招来八哥,可是八哥数量和蝗虫的数量是完全不对等的,可想而知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祭祀只是乞求上天能够治了蝗灾,等到“蝗一夕抱草而死”这样的因为自然环境而死的方法,也有使用可见古人在防治蝗灾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方法。

真正有好的防治蝗灾的方法还是到了现代才有,马世俊先生提出的“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通过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改造了蝗虫发生地的方法;以及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的方法才有效的防治了蝗灾。


不羁de汪


最近的蝗灾事件弄得是人心惶惶。然而蝗灾并不是现代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就有过许多蝗灾的例子。

那么古人是如何灭蝗灾的呢?

一、祈求神灵

先秦时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对神灵特别崇拜,即万物有灵论。因此,当蝗虫灾害出现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祭祀神灵。

殷商人认为,“河”、“岳”、“帝”等神灵是掌管蝗灾的神灵,他们可以发动蝗灾,也可以停止蝗灾。因此这些古代先民认为只要祭祀这些神灵,就能消除蝗灾,达到免灾的目的。

二、人工扑打法

顾名思义,人工扑打法就是人工除虫,根据工具的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类:

  1. 鱼箔法。鱼箔法就是利用鱼箔等工具,将三面围住,只留下顺风的一面将蝗虫赶入坑中,集中处理。此方法适用于蝗虫没有翅膀或刚长出翅膀。
  2. 网捕法。网捕法就是两人拿着一张渔网,朝着蝗虫区域奔跑,并将蝗虫收入网中集中捕杀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蝗虫不能高飞的情况。

这几种方法虽然简单快捷,但是比较费时费力,因此不适合大面积捕杀蝗虫。

三、篝火诱杀法

篝火诱杀法就是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升起一个火堆,引诱蝗虫扑向篝火的办法。此法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秉被蟊贼,以付炎火。”

蝗虫入火以后,翅膀被烧断,无法飞行,因此适合大面积捕杀。此外,这种方法在没有月光的时候使用效果更佳。

四、除虫卵法

相比于会飞的蝗虫,事先消灭蝗虫的幼虫是个不错的方法。这种方法早在《宋史》之中就有记载。每到冬天农闲之时,将浓碱水、陈醋混合液倒入地上有无数小孔,形如蜂巢,及士微高起处,就能起到消灭蝗虫幼虫的效果。

五、天敌灭蝗法

利用大自然的规律消灭蝗虫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在《捕蝗图册》中就记载了家鸭灭蝗的方法,此外,雏鸟,青蛙等都可以用来消灭蝗虫。

结束语

古代农业乃立国之本,蝗灾作为损害农业最大的灾害,自然被当时所重视。而我们的先人早已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来治理这种危害,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难以揣测的。


小云轩谈史


办法1:人工扑打法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灭蝗办法,这种办法虽说耗费体力,但是工具方法简单,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在古代农村十分普及。

办法2:壕堑掩埋法

人工扑打法虽然简单,但是太耗费体力,于是到了汉朝年间,发明了壕埑掩埋法

办法3:篝火诱杀法

其实,杀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强烈《诗经》里就有过记载,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熟练起来。

办法4:

据虫除卵法

也同样是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也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是累死累活不如提前斩草除根,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乡村野事QAQ


面对啃噬庄稼的蝗虫,最简单的法子便是扑打。这种法子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比如在《吕氏春秋》中便有“蝗螟,农夫得而杀之”的记载,只是书中没有讲述具体的捕杀方法。但考虑到春秋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应该是靠人力扑打了。

西汉时,官府在应对蝗灾时,还想出了一个法子:命人捕捉蝗虫,然后根据捕捉到的数量来给予奖励。这算是古代发动人力对抗蝗灾的一种新举措了。到东汉时,王充提到了一种大规模捕杀蝗虫的方法——“掘沟阻隔,驱蝗入沟,聚而歼之”。这是建立在对蝗虫生活习性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扑杀方法。

在山西运城稷益庙中的《捕蝗图》中,还颇有些古代捕杀蝗虫的影子。但是,这种单纯靠人力扑杀蝗虫的办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仅应对小规模蝗灾尚可,一旦蝗虫泛滥,人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捕杀殆尽。除了扑打之外,古人还善于用火杀。个体的蝗虫是很脆弱的,比起野兽更怕火。

因此,古人在于蝗虫对抗时,还有一招“火烧法”,或是用烟火驱赶,或是成片焚烧,只要是能驱杀蝗虫,即便是毁坏掉部分庄稼也在所不惜。毕竟,任凭蝗虫肆虐,人们会连野菜都没得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代没有高效杀虫剂与农药,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药理知识,并将其运用于驱杀蝗虫上。古人用于对抗蝗虫的“药物”很多,诸如艾草、苍耳、巴豆、桐油、鱼腥水、石灰、白矾、硫磺、砒霜、雄黄等等。当然,在具体的使用方法上,就更加多样而复杂了。

有些是浸泡或煮沸后喷洒,有些是点燃来进行烟熏,还有些是置于田间草丛,来诱杀蝗虫。除了上述应对蝗灾的方法外,古人还想到了一种十分机智的手段——利用鸭子捕杀蝗虫。这个方法见于明代陈经纶所著的《治蝗笔记》一书。按书中所讲,陈经纶经过细心观察,发现鹭鸟善于捕食鱼子和蝗虫,应该是消除蝗灾的有力助手。不过,人工捕捉、驯化鹭鸟困难太大,并不现实。

最终,陈经纶又发现鸭子与鹭鸟的生活习性相近,且能够人工繁殖和运送,所以便试着用鸭子来对抗蝗灾,结果发现效果很好。陈经纶的法子,后来又被后人沿用。有一位叫陈九振的人,就曾在芜湖使用鸭子捕杀蝗虫,最终战胜了蝗灾。陈九振成功后,又将这个法子继续推广,最后传到了许多州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