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與“育”

教育這兩個字,拆分開來是“教”和“育”。我們通常所說的教育,其實更多指的是“教”,意為狹義的傳授知識、教導技能,而往往忽視了後面的“育”。“育”包含育人、養育的意思。如果非得要用清晰的界限把它們加以區分,我便粗略的這麼認為,講解某樣知識、傳授某些技能為“教”;照顧生理的成長、意識層面上潛移默化的培養為“育”。


淺談“教”與“育”

我記得自己以前學生時代,在教育上宣揚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近這些年似乎沒怎麼聽見過了。或許現在這個時代已經變得更加急躁、浮誇和急功近利,所有的教育都集中在“智、體、美”這裡,因為這幾樣可以直觀的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看得見的成果”。

所謂“智”,不僅僅是指智力,更廣義的可以理解為學習成績,而且是一切學科的成績。“體”則更多元化了,以前一般是短跑、乒乓球,現在多了各種各樣的運動,如擊劍、跆拳道、羽毛球、滑輪、足球、籃球等。“美”的地位提高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去學習畫畫、芭蕾舞、拉丁舞、彈琴,還有專門學習歌唱的。各種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家長們和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

這些都是好事——如果是真的出於對所報的興趣班科目的熱愛,不去探究背後的動機的話。因為,說到底都是現在的孩子們競爭太大了,或者說是家長們焦慮了,生怕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兩項專長便會被其他學生比下去。沒辦法,周圍的環境都如此,大家便爭先恐後的上培訓班,先不管有沒學到東西,至少我們送孩子去上課了,家長自己心裡也踏實些。然而,縱使孩子們參加瞭如此多的培訓班,只要稍微有空檔,家長們想起的依然還是“再報個什麼培訓班呢”?依然還是沒有“德”和“勞”的份兒。

我們這一代中年人,應該還記得小時候專門有一門課叫“思想品德”,也是配備有專門教材的。裡面都是些正面、樂觀、積極的事例,比如在家裡幫家長做家務、在路上拾到東西交給警察叔叔、助人為樂、禮貌待人等。小時候可能無法理解這門課的意義,只是慶幸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得以有這門課,有種“忙裡偷閒”的感覺。只是,後來這節課越來越多被“佔用”了,語文、數學、英語老師都盯著這個寶貴的時間,踏著上課鈴聲理直氣壯的衝進來瀟灑的說句:“同學們,這節課上語文/數學/英語。”全然不顧課堂下面傳來的一陣陣嘆氣聲。我以前總是好奇思想品德課的任課老師哪兒去了,現在才回想起來,原本這節課的老師就是由班主任兼職的,而班主任通常是語文老師。換言之,在老師、家長的眼中看來,“德”、“勞”為學習讓路是名正言順的。所以,“教育”,便缺了“育”。

俗語說“教書育人”,缺了“育人”,只剩下“教書”。倘若能夠把“教書”做好,也算是功德圓滿,可讓人擔憂的是,現在普遍的教育似乎連僅剩的“教書”職責也完成得差強人意。為什麼呢?都奔著商業化、奔著掙錢去了。

我對滿大街的教育機構其實是既好奇又擔憂的,一來也是出於如上述所說的所謂“家長的責任”想為孩子報個班,提升學習成績,二來卻又對這些培訓機構的實力水平心裡沒底,導致相當忐忑。

有一次接觸到某個培訓機構,是教孩子數學的,採用的是線下開班、線上上課的模式,宣傳的理念比較“崇高”:目前全國的優秀教師資源比較集中在一二線的大城市,其他城市師源比較匱乏,而且優質教師需要昂貴的費用,對於普遍家庭來說負擔較重。為了解決這兩個難題,於是採用“雙師”的教學模式,結合互聯網的優勢由著名的老師採用線上課堂的形式講課,現場配備助教老師在線下進行答疑和輔導,如此既享受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又降低了昂貴的費用,是家長們的最優選擇。

我聽了無比心動,興沖沖的為孩子報了試聽課。實際體驗下來卻並不是這麼回事,理念很優秀,執行跟不上。互聯網教學的弊端就在於,老師在遠程教學,底下的學生是否認真、是否有疑惑,老師完全不清楚。而且既然是採用互聯網的方式,則意味著對面的老師是“一對多”,一人對著多個班級,甚至是“一對無限”,一人對著全國各地無限多的班級——假如他們的服務器能支撐得起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相信無論視頻對面的教師如何優秀,也無法同時顧及得了眾多學生的聽課和吸收情況,於是便只能按照既定的計劃進程逐步推進,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們稍有不留神,便會跟不上節奏。

而線下的助教老師,這個教育機構沒有向我們介紹具體的資歷,結合在現場的體驗來看,也僅僅是起到了維持課堂秩序的作用。如此一節課體驗下來,我對這種模式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而這個培訓機構聽說我沒有意向報班之後,態度也馬上由熱情轉為冷淡了。我不禁想起“教書育人”這個詞,感嘆連“教書”的質量也無法保證,談何“育人”?何況,現在的家長們已經主動承擔了“育人”的職責,沒指望任何教育機構去履行這個重大責任了。


淺談“教”與“育”

這不僅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趨勢。我們很多時候都在關心、談論哪種教育理念比較先進,是尊崇古代聖人的教誨還是學習國外各種理論?在我看來,如無法端正目前的教育姿態,把“教書育人”這四個字真正執行到位的話,無論效仿何種先進理念,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缺失了“育人”作為底層根基的原則下,一味追求“教書”,追求以學生的成績以彰顯教育機構的成功,並且大部分的教育機構還無法確保教學質量,只會在教育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