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蝗灾,这个世界怎么了?

  • 本世纪以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扎堆而来

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强度在有史以来排第二,紧接着,2011年和2018年日本和印尼先后爆发海啸,造成3万多人死亡或失踪,日本那次海啸还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造成了更大的次生灾害。

眼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无需多说,而不容忽视的是,北美洲的流感杀伤力毫不逊色,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今冬流感季以来,美国至少已有2600万人感染流感病毒,与流感相关的死亡人数有可能达到1.4万。

南半球也没闲着,亚马逊河的大火还没扑灭,澳大利亚的山火接踵而至,非洲的沙漠蝗虫同样来势汹汹,这种一天能飞150公里的群居害虫,已经“漂洋过海”来到了亚洲,印度和巴基斯坦深受其害,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距离中日韩已经不远了。

流感、病毒、蝗灾,这个世界怎么了?

沙漠蝗虫

  • 是天灾,还是人祸?

很多人认为,本世纪的几次海啸都和地壳活动有关,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已经越来越汹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引发的蝴蝶效应就不容小觑。

再看本次蝗灾,其根本原因也是气候骤变:在气旋影响下,非洲沙漠居然下起了暴雨,甚至形成了湖泊,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非洲人还没从“沙漠变绿洲”的欣喜中缓过来,沙漠蝗虫已经凭借“天时地利”加速繁殖了近万倍!湖泊是季节性的,但是蝗虫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当地的农业种植业遭受了巨大损失,束手无策的当地人都气愤到向蝗虫开枪。

流感、病毒、蝗灾,这个世界怎么了?

蝗虫漫天飞舞

全球变暖看上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如果任其发展,只能引发越来越大的生态灾难。笔者生活在秦岭淮河一带,本来这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区,小时候,在结冰的河上打陀螺,那欢笑声犹在耳边,也渐行渐远。不知不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河流结冰到能站人,而今年这个冬天尤其暖,最低气温也不过零下五六度。有人说,这是因为今年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来的少,但又是什么原因,让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都变懒了呢?温室效应让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当前几年香港人都穿起了羽绒服,当北极熊因找不到浮冰活活累死在海水里,当台风不止能影响到内陆地区,甚至到达东北地区,当美国版台风--飓风可以“光顾”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你还在漠视全球变暖这个事实吗?

而不论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是17年前的SARS,抑或最近每个冬天都不会缺席的禽流感,都与人类食用禽类和野生动物脱不开干系。据说蝙蝠具有基因修复能力,在病毒侵害机体后,这种地球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能实现自动修复,从而和病毒实现和平共处,这些宿主自身免疫力,却偏偏有嘴馋的人喜欢吃野生动物,甚至连蝙蝠都不放过。食用蝙蝠的习惯在东南亚最为盛行,大多数冠状病毒是喜冷怕热的,这让当地避开了疫情,而北半球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流感、病毒、蝗灾,这个世界怎么了?

烹食这样的动物,是勇敢还是无知?


  • 敬畏自然,不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敬畏自然,本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西方把对自然的敬畏,表述为对耶和华的敬畏,《圣经》关于相关的箴言枚不胜举。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在东方世界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里的这句话,表述着君子的处世哲学,甚至演绎成知名大学的校训,其核心含义是提倡天人合一,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顺应规律,敬畏天地,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在万经之首--《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当我们抛在脑后的时候,邻居日本提醒说:“山河异域,风月同天”,那个阴阳鱼八卦图还印在我们另一个邻居的国旗上。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表述方式如何演绎,敬畏自然,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训。

敬畏自然,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气象学家Edward N.Lorenz 上世纪60年代在一篇论文中分析了蝴蝶效应,通俗的说法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直观地看,你往长江里扔一个塑料袋,河流入海,那个塑料袋可能就会出现在某一个海洋动物的肚子里,对它们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与动物和谐共处非常重要,如果放任珍惜动物都绝种,人类的孤独荒唐而恐怖。人类毫无节制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习惯,已经形成了温室效应,而我们天天收的快递、吃的快餐,很多都是塑料制品包装,那降解的周期是很长的,毫无节制的话,足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幸运的是,有远见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了,2015年通过的《巴黎气候协定》体现了人类控制地球温度的决心。我国很早就响应了可持续发展倡议,近年来也把生态保护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英国已经把停止生产耗油类汽车提上了日程。


流感、病毒、蝗灾,这个世界怎么了?

很不幸地,提出蝴蝶效应的国家又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这给全球环保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美国人一直认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隔离下,美洲大陆就像世外桃源,他们远离了现代战场,气候和土壤也优于其他大陆,但历史终将证明,在大自然的愤怒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短视的人必将付出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代价。就像眼前,美国并没有缺席NCP感染,那两艘游轮上患者中都有美国人,不知道开飞机到日本接回国民的山姆大叔,在飞越太平洋的时候作何感想。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