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而明朝是從南向北,這規律對嗎?

歷史上的王朝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似乎,這條規律頗有道理。

秦始皇掃六國的戰爭,是從北向南的,先以咸陽為中心,遠涉巴蜀,然後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方式,逐步蠶食天下,最終統一全國。

歷史上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而明朝是從南向北,這規律對嗎?

漢高祖劉邦,也是先取關中,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糧草充足、兵多將廣,有了物質上的富足,才有了虎視天下的資本,唐朝的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利用各方勢力,為己所用,統一了全國,也是由北向南的,宋元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在北方,清朝也是那樣,它的發祥地在東北長白山……

歷史上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而明朝是從南向北,這規律對嗎?

但是明朝卻是從南向北的,確切的說,起點是從長江流域開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先是以濠州和應天為根據地,他不稱王,由於長江流域反王眾多,從地理位置上看,他處在最中間的位置,他的北面是小明王,他的西面是徐壽輝和陳友諒,他的東南面是誠王張士誠,元朝率領幾百萬主力,同這夥稱王的人互相廝殺,不知道是朱元璋不稱王的緣故,還是元兵想打打不著他,這些反王替他擋住了元兵的進攻,他很少跟元兵有接觸,等到反王和元兵,打的兩敗俱傷時,他才後發制人,開始了他的兼併戰爭,先滅陳友諒,再征服張士誠,北擊元兵於燕雲,平遼東,後統一天下,建都金陵!

歷史上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而明朝是從南向北,這規律對嗎?

後來傳位於孫子建文帝,幾年後被兒子燕王朱棣篡奪了皇位,從南向北的戰爭,似乎政權都不穩定,當北方有雄主崛起,南方滅亡是早晚的事,無獨有偶,近現代的國共兩黨也很相似,國民黨是從南向北的,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張學良改旗易幟,國民黨統一了全國,過了二三十年,共產黨從陝甘寧邊區崛起,趕走了國名黨,它也是從北向南的!

統一天下,從北向南的政權,都能夠長時間的穩定,似乎這條規律是對的。

歷史上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而明朝是從南向北,這規律對嗎?

具體原因:第一,地勢上的原因,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人打仗和水流動的方向,似乎很像,從高處往低處打要容易些。第二,南方多山林,北方多平原,平原能夠大面積種植農作物,在以農業為主的封建政權,誰擁有了糧草等物質基礎,誰就有了虎視天下的資本,更容易奪取天下政權,永樂帝在位期間,似乎看到了這點,他在北京建立新都,後來遷都到了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