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成“預言家”?美團、餓了麼勝負已分?

馬雲成“預言家”?美團、餓了麼勝負已分?

科技珺

關注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為響應國家的號召,也為了儘快將這艱難的時期度過,迎來安寧,我們大多數人不得不在家“待命”。學生延遲開學,企業延遲復工,好一個漫長的年假。

對於心中基本沒有負擔的未成年人而言,大部分擔心的問題可能僅僅是不想上網課、暑假是否延遲。但是對於為生計操勞的人,卻不得不因為遲遲無法復工,拿不到薪水而煩憂。

餐飲行業,更是如此。目前聚集用餐仍然是一件非常不安全、絕對不鼓勵的事情。餐飲行業的復工遙遙無期。而已經開始復工的企業員工,也不得不為吃的問題而發愁。

就在與員工就餐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的時候,餓了麼出現了。推出了“預約自提服務”。簡單來說,就是有的吃,而且吃得安全放心。

據悉,該服務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其中包含的餐飲品牌品類超過3500家。只要在網絡上進行預約,消費者即可上門自提餐品。

這聰明的一步,讓餓了麼終於披上了外賣平臺中最光輝的外套,也讓阿里品牌價值、市場份額都大大提升。

一直以來 ,餓了麼和美團之間的競爭,可謂是風生水起。經常點外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不少商家是隻能夠在餓了麼、美團之間二選其一進行加盟。儘管這並不符合相關規定,美團、餓了麼也都因此被處罰多次,但這樣的現象仍然存在。

雖未見刀光劍影,依稀可嗅火藥味十足。

2008年創立的生活平臺餓了麼,竟然被2013年才緊跟美團上線的美團外賣打成這個“熊樣”,可能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疫情的影響下,不僅對餐飲行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15.3%的餐飲商戶不負重壓選擇關店,對外賣平臺也同樣有著沉痛的打擊。即便不關店,關鍵時刻,也沒人敢點一份“來歷不明”的外賣吃。

然而沒想到的是,馬雲最後化身為“預言家”,美團和餓了麼勝負已分?

儘管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但是封閉的狀態絕非任何人所想。放假放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人還沒玩夠。生活是時候步入正軌了。

而阿里也正抓住了這個機會,讓這個本來對外賣生活平臺威脅極大的時刻,化險為夷,甚至錦上添花。

為了最大限度支持企業復工,餓了麼推出了“開工十件套”,以數字化、生態化,幫助本地的生活行業都能夠儘快復工。

所謂的十件套,包括佣金減免以緩解商家現金流壓力、外賣急速上線、多平臺直播公益帶貨、民生保障項目、對接企業訂餐、到店自提等。

看得出來,阿里抓住了當下的主要矛盾,盡一切的可能去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幫助餐飲行業迴歸正軌。

不僅如此,疫情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餓了麼率先做出了服務不打烊、口罩不漲價的承諾,讓人不得不拍手叫好。

美團市值近幾年不斷增高,已經成為了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而在外賣行業,美團更是坐穩了第一的寶座。儘管餓了麼排第二,但是第一、第二之間的鴻溝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疫情期間,本對餐飲、外賣會造成首要的、極為嚴重打擊,餓了麼卻迅猛增長,“阿里經濟體”的強大活力,不言而喻。這可能是張勇近年來打造的一個阿里生態戰略的高光時刻。

當然了,疫情雖然是這次餓了麼奮勇前行的大背景,但是,卻並不是阿里經濟體活力的原因。

能夠精準判斷當下社會在其領域當中的主要需求,是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具備的能力,而反應速度越快,越能達到極佳的效果。在於美團的這場較量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來,阿里確實是“自身硬”,而非誤打誤撞。

阿里的佈局能力以及在危機中展現的戰略性,著實讓人拍手叫好。不論是疫情剛開始對口罩價格的保證,還是疫情當中協助企業復工的各種操作,都是當下的首要需求。能夠獲得份額大增的結果,不是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