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之下,重讀加繆筆下的《鼠疫》


翻開 《鼠疫》一書,彷彿在讀當下的中國。每讀一遍,焦慮淡去一分,內心也就更清醒一分。


疫情之下,重讀加繆筆下的《鼠疫》


這次疫情給不少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有的人成了主播,販賣自家產品,業績似乎比之前還好;

有的人成了廚神,一天一個花樣,做的飯一天比一天好;

有的人成了書蟲,幾天就看完一本書,思想比以前更有深度……

也有的人卻依舊處在生的渴望與死的焦慮中,惶惶不可終日。


疫情之下,重讀加繆筆下的《鼠疫》


書中寫道:“每次發生可能影響到大多數人的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其他重大事件時,事情的發展軌跡總是驚人的相似,都是從揣測好奇到迅速的恐慌,然後才會迴歸理性。也許這就是人性,是多數人處事的方式。”從疫情徵兆突然出現的不以為然,到疫情爆發的恐慌、焦慮,到疫情嚴重的封鎖城牆、停運交通、暫停開業,再到最後疫情突然消失的慢慢平靜,一如現在。可是,現在疫情還未結束,人們就慢慢放鬆了警惕。這是一場全民防疫之戰,是我們整個國家與疫情的對弈,每個人環環相扣,絕不可鬆懈。倘若一個人掉鏈子,那麼這場戰役又將繼續延續,遙遙無期。


自武漢封城那一刻,有不少人選擇了離開,卻也有更多人為了將疫情控制在城內,保護各方安康,守護全世界最好的中國,甘願留在城內自我隔離,即便內心充滿恐懼、擔憂與遺憾。甚至,還有不少一線人員不遠千里奔赴湖北,只為將疫情遏制住。這就像錢鍾書筆下的圍城,只不過這次,城內的人沒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沒人想進來。


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不看每天新增的統計數字,因為數字向來麻木又冰冷,每增加一例,似乎就能看到數字背後那個家庭的灰暗,看到笑容從他們臉上慢慢僵住,直至消失。數字背後的悲傷,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乘以4到5倍的悲傷。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疫情之下,重讀加繆筆下的《鼠疫》

(《鼠疫》 阿爾貝·加繆 著)


書的最後,寫道:“翻閱醫書便可知道,鼠疫桿菌不會滅絕,也永遠不會消亡,這種桿菌能在傢俱和內衣被褥中休眠幾十年,在房間、地窖、箱子、手帕或廢紙裡耐心等待,也許會等到那麼一天,鼠疫再次喚醒鼠群,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裡死去,給人帶去災難和教訓。”生活遠比書要艱難得多,書只是字數的疊加,而生活卻是悲傷的無數次乘積。縱觀人類歷史,非典、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何嘗不是一場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循環反覆,又彷彿沒有止境。如若從不反思,那麼此類事件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悲劇也會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疫情面前,人人無法獨善其身。雖然它終將過去,但離開的人永遠不會再回來。


無論如何,抗疫工作也必須堅持下去。如果缺乏動力,那麼看看方艙醫院看書、打太極的人,看看痊癒後從醫院走出來擁抱家人的患者、看看在醫院與病毒爭搶時間的醫護人員……每一幕都自帶力量,足夠支撐著所有人堅持走下去,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所有人都能平安歸來。

而我們的人生,永遠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有的只是前方佈滿許多石子的路,雖然艱辛,但每走一步就能前進一點點。


#疫情下的100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