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宅談《明史》④」慶功樓?歷史真相,不可不信


「宅談《明史》④」慶功樓?歷史真相,不可不信

洪武某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主持發佈會並答問如下。

問:眾所周知的蒙古鐵騎彪悍,走到南方,把當時世界經濟最強的南宋給滅了;跑到西邊,蒙古馬在維也納河畔飲水,讓西歐的眾多君主驚慌。在這個時期,世界是蒙古人的,只要蒙古鐵騎將至,無不紛紛投降。我關心的是您是如何戰勝蒙古鐵騎的?

答:元朝滅亡是天意。也是他們咎由自取。有四大罪狀:首先是朝廷內外貪腐。二是賦稅過重。居然是元初的20倍,全國各地民不聊生。三是歧視漢人。蒙古人殺漢人只需賠一頭毛驢的錢,而漢人殺蒙古人就要償命,平民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字,就拿我朱元璋來說,也只能叫朱重八,以此奴化漢人,彰顯蒙古貴族的地位。南宋建立時有一億人口,元朝替代後全國只剩887萬人,十個人差不多隻能活一個。四是瘟疫和自然災害,和地方農民戰亂不斷,國家財庫大幅縮水,供不應求,無力運作國家機器。如此,元朝上不順天,下不順民,中間自毀,豈能不滅。

:《大明英烈》、《明英烈傳》等評書裡講你火燒慶功樓的事,赴宴功臣以及侍衛宮女數千人,全部葬身火海,僅活4人。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答(朱元璋):我不便回答,還是讓我的臣子代為答一下。

答(宋濂):我在《張中傳》記載,吾皇的確在南京建過一個樓,叫忠勤樓,他經常與身邊的謀士武將在此討論軍國大計。汪廣洋、陶安等人的詩文裡就寫到過這座樓。慶功樓的故事可能就是據此虛構出來的。

答(朱元璋):我對不法功臣的處理,都是通過正規的司法程序,而且是分幾次進行的,所以什麼炮打慶功樓完全是無稽之談。

很多被誣陷為死於慶功樓的功臣,其實都得到了善終,比如湯和、鄧愈、郭英、沐英等等。劉伯溫則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也和朱元璋沒有關係。沐英世代鎮守雲南,《鹿鼎記》裡的沐王府就是沐英的後代。

常遇春40歲暴卒,因此滿清當局一直造謠說他是被我害死的,其實我對常遇春的死是非常痛心的,還下令在我的陵墓前造了常遇春的石像,讓他世代為我守陵。如果常遇春真的是我害死的,我怎麼敢這麼做,我難道不怕與常遇春地下相見嗎?所以常遇春之死絕不可能和我有關。

再比如李文忠,明明是自己病死的,滿族歷史學家硬要誣陷是我朱元璋派太醫假裝給他治病害死的。難道太醫什麼病都能治好?那就不是太醫是神醫了。何況不少宮廷用藥,本身就含有汞、鉛等有害成分,這也是古代皇帝不長壽的原因之一。包拯也是吃了宋真宗派太醫送的藥後死的,難道也是宋真宗毒死的不成?

我替大家歸納一下:

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

鄧愈平定吐蕃反抗勢力後,於班師回朝時病死;

李文忠建國後病死;

朱文正因違法被抓進監獄,最後病死於獄中;

朱亮祖也是建國後犯法而死;

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

周德興以兒子亂法連坐而死;

廖永忠被我朱元璋以逾旨理由殺死;

傅友德因請賞田被我賜死;

馮國用死於軍中;

馮勝坐藍玉案賜死……

以上這些功臣,幾乎涵蓋了我明朝初期所有的開國功臣,他們沒有一位是死於火燒慶功樓。所以,火燒慶功樓只能是對我朱元璋的誣陷,此故事純屬虛構。

問:與你出生入死的臣子,你為什麼那麼痛恨他們,非得殺了他們?


答:我是眼見前朝的腐敗而一路走過來的。我們當年與前朝鬥爭還不是為了一口飯吃,讓百姓不受壓迫,過上好日子。現如今我們坐天下了,成了領導階層,可能發號令了,說得算了。我們就忘記了前朝的覆滅教訓了,那我們離滅亡還會遠嗎?所以,對於那些分封的功臣,如果開始驕奢淫逸,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膽敢貪贓枉法,我定當從嚴法辦。

比如大將軍藍玉,縱容乾兒子強姦民女,並勾結地方官吏反將受害者的家人判以死刑,最後冤案被我查明才得以昭雪,像藍玉這樣的貪官汙吏,無論他過去有什麼功勞,都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


問:您小時候家境貧苦,家裡的兄弟姐妹又多,幼時父母就身亡,家庭散裂,兄弟姐妹們也都安了家,只剩下年齡最小的朱元璋,為了一口飯吃,只好去寺廟當起了和尚。這段經歷成了您心裡永遠的痛。所以,就不準別人說或者寫關於“禿頭”、“僧”、“寺廟”之類的詞彙,認為誰說了這些詞彙就是對他的身世一種藐視,就是在揭傷疤,就是在嘲笑您。對此,您怎麼看?


答:如此可笑!事實就是事實,你不說他也是事實,事實是虛化不得的。我不怕別人說,我自己還寫詩說呢,禁言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我把自己寫的詩讀給大家聽聽:機冗僧來不暇談,惟教瞠目意窺探。星前好把南祥問,日下尤當只履參。旰食寧知三十熟,宵衣誰謂五更諳。如此晝永禪宜觀,世出何憂利物貪。

問:您征戰沙場整整十七年,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使得其身心多疑,導致好多將領死於您的刀下,事實是這樣嗎?


答:“多疑”,是人的本性。凡事只有多問幾個為什麼,才能對事物有更深的認識。打天下之時,要分析判斷;創業容易,守業難。坐天下時,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憂患意識,防範潛在危機,剔除自身瑕疵,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地行權履職。

民間對我與劉伯溫多有議論。我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評價劉伯溫。他還算是一個不錯的臣子,這一點在滅元期間表現得尤其突出和得力。但是,在明初天下初定,我的工作重點轉移時,他的那些計策對治國安民毫無用處,都是些權謀之策,卻能在政治鬥爭中發揮巨大作用,我非常恐懼,我不防著點他怎麼行!更何況,他與宰相不合互為爭執,後來他告病還鄉,我沒有追究,但他卻安插黨羽動搖執政之基,干擾治國之行。胡惟庸看不下去了,下毒害死之。

問:對儒家學說,你是怎麼看?


答:我不迷信什麼學說,我只相信解決問題。就好比對弈,只要能勝算,就是好策略。百姓要吃肉,要住好屋,穿好衣,你每天還跟他之乎者也,百姓還不反了你的。

一次,讀《孟子》時,我發現書中有許多和自己的思想完全不相符合的意思,譬如孟子主張的是國家應該以百姓為重要,而君王不重要,皇帝對大臣以禮相待,那麼大臣一定會對君王十分尊敬,如果皇帝不屑於自己的臣子們,那麼自己在臣子的心中一定分量也很輕。我讀到這裡,拍案大怒,把書一甩,孟子那傢伙要是活到我這個時候,我一定不會讓他好過的。後來,要不是錢唐來勸我就把孟子從孔廟搬出去了。

問:您如何評價自己,能給自己打多少分?


答:正所謂: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過,我覺得評價一個人,不能簡單的評定,要看他對歷史發展是不是有推進,也要看他在政事上是否清明。我覺得在自己執政31年間,我推行的改革以及一系列的懲治貪官的舉措確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在百姓眼中,我朱元璋這樣的皇帝正是他們需要的,可能,我朱元璋發明的一系列殘酷的刑罰,在官員看來也確實是暴君,如果不這樣那些腐敗分子就可以自覺收手!如果這樣想是不是會太幼稚。若說打分,留給下次我回答你們,也希望大家回去也幫我想一想。

謝謝大家,再見!


參考書籍:《明史》《朱元璋傳》(吳晗)《張中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除出自參考書籍外,其它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