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最近,有許多網友指出了《明史》中記載南明魯監國朱以海史實中的失實之處,既而推出《明史》是清朝修的,根本不可信。

首先關於朱以海的事蹟,在聽到這個傳聞後,我第一時間查了相關史料。首先,對於朱以海的事《明史》有兩條記載:

第一條在其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魯王檀中記錄,文曰:“順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紹興,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在這兒《明史》確實記載了朱以海確實被鄭成功殺害的。附圖。

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第二條關於朱以海的史料在卷一百一諸王世表二中記錄,其文明確說:“順治十一年,成功使人沈之海中”。在這兒也記錄了被鄭成功害死的。

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明史》的記載是不是事實呢?我認為其在這方面記載是失實的。有以下理由。

首先網上資料顯示,出土的朱以海的墓誌銘寫著朱以海確實是病逝的,這是實物的證明。

第二點,我查過除《明史》以外的相關史料,我查到了査繼佐寫的《罪惟錄》裡關於魯王朱以海的相關記載。在他的書中,附紀卷之十九魯王監國附記中記載道:“秋九月之十有七日,魯王監國病薨於金門”。而且這篇記載又反映出兩個史實。第一,朱以海並非死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而是死於康熙元年(1662年)。第二,鄭成功在那一年的農曆五月份就過世了,而朱以海是在當年九月份過世的。這就是說鄭成功先於朱以海而死。

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所以,不管是在出土的文物上還是從別的史料的記載上,都證明了《明史》在這個記載中確實是錯誤失實的。

以上是我對朱以海事件的推論,我的闡述應該是很全面了。

下面我來說說《明史》的可靠性,我認為因為《明史》的這條記載失實而說它抹黑明朝是很不客觀的,是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的。

我讀過除志、表以外的全部《明史》,就我看來缺陷有二:第一此書成於眾人之手,且幾易總裁,訛誤錯漏在所難免;第二種是有意脫漏,就是清朝皇帝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他們為了表明自己祖先從未臣屬過明朝,有意迴避建州女真接受過明朝封號的問題。

至於黑明朝這個問題我也來說說,《明史》對明朝皇帝和大臣多有誇讚,一些不利於明皇帝的史實也儘量刪去隱沒。

就比如說有人說《明史》黑朱元璋的相貌,這個就純粹是沒看過這部書的人才會說這樣的話,《明史》對朱元璋的形象就八個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我就問從這八個字怎麼能看出朱元璋相貌醜陋呢?這就是帝王之相嘛!附圖。

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還有《明史》裡面對傅友德之死,對朱棣族誅方孝孺之事諱莫如深,這就是為了維護這兩位明朝皇帝的聖君形象。傅友德之死的史料大家可以看《國榷》,我也有專章敘述在這兒我就不煩贅言了。關於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明史》乾脆是壓根沒提,反而是明人所寫的《皇明通紀》上寫著誅“十族”。

《明史》不僅維護明朝皇帝的形象,還對那些抗清的大臣們多有褒揚讚美,就比如說瞿式耜,《明史》在他的傳記中不僅對其讚美,說他與何騰蛟兩人“崎嶇危難之中,介然以忠貞自守”,“所謂百折不回者矣”,還寫了瞿式耜和張同敞決意殉國的情節,並大力著墨,以更加突出他們二人的忠義。附圖。

我對《明史》記載魯監國朱以海之死的考辯

所以,我認為儘管《明史》在朱以海的史實記載中確實有誤,甚至不止這一處錯誤。但是因為史料出錯否定這整部史的價值,這就太極端了。就像《資治通鑑》上面的錯誤也很多,難道《通鑑》也是穢史,這也說不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