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是什麼保護著孩子的健康,媽媽們應瞭解的科學知識

最近聽了一本書《消失的微生物》,解開了我內心的謎團,建立了新的知識體系,對育兒也有了新的啟發和認識。

是什麼保護著孩子的健康,媽媽們應瞭解的科學知識

陪寶貝去參加一個手工活動班,大家聊到自己的孩子和育兒經。強媽對自己的寶貝照顧有佳,從生活到學習,全程陪伴,媽媽幾乎拒絕了所有的社交。

一次參與朋友聚會,寶貝哭著、鬧著要去,強媽拒絕了孩子的要求,獨自前往。整個晚上寶貝一次又一次的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家,給我煮吃的,陪我寫作業,我不要爸爸。等媽媽回家,孩子睡著了,但作業一個字也沒寫,第二天一早,叫醒孩子補完作業。

想想這樣做媽媽真不是一個‘累’字能表達的,已經三年級的孩子了,大家建議媽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不要再陪,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媽媽不能接受,堅持要陪,理由是孩子天生體弱,又患上了食物過敏症,生病都必須去醫院輸液。所以只有精心呵護才行,甚至於為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給孩子服保健品,我和另一位寶媽都反對,見強媽堅決又篤定的樣子,又不好說啥。其實當時只知道保健品對孩子發育、成長有害無益,但具體原因真不清楚,還有就是小朋友為什麼會患上食物過敏等問題,都不明白,聽完這本書,才豁然開朗。

本書作者是國際人體微生物組研究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通過數十年的研究找到了危害孩子健康的有害‘殺手’——‘濫用抗生素’。同時也找到了與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微生物群落’。

世代相傳的微生物群落,通過變異、競爭最後留下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它不是嬰兒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過媽媽傳遞給孩子的。

如果從懷孕開始就注重保護微生物群落,就會讓孩子擁有足夠數量的微生物,就會讓孩子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大,抵禦外界病菌的侵犯。孩子就不容易患上幼兒肥胖、哮喘、食品過敏、以及免疫失調引起的糖尿病等現代疾病。

【作者研究得出: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保持得相當穩定,一生中都很少發生改變,只要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直到三歲如果微生物沒有被殺死,那麼體內的微生物就和成人非常相似,它們就可以幫助我們抵禦外來微生物的侵擾。】

是什麼保護著孩子的健康,媽媽們應瞭解的科學知識

所以,通過作者研究的結果,忽然明白了阿強為什麼出生就會患上食物過敏。強媽說當時她身體健康不好,選擇了剖腹產,認為剖腹產直接取出來,對孩子的傷害較小,自己的危險性也會降低。

是的,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剖腹產越來越安全,媽媽們受的痛苦越來越少,但是大多剖腹產都是因為各種原因在醫生建議下,自己決定時間的,實際上違背了自然規律,瓜熟蒂落的原則。

【作者研究結果:剖腹產阻礙了母子之間的微生物傳遞。因為自然分娩時,胎兒會接觸到媽媽產道里的乳酸桿菌,這些有益菌塗滿嬰兒的全身,包括口腔裡,當嬰兒第一口吮吸母乳時,會隨著母乳進入嬰兒體內,進而成為嬰兒腸道里的第一批有益菌,幫助嬰兒更好的消化母乳。

第一批進入嬰兒體內的細菌,繼承了媽媽微生物群落的大致模樣。這些微生物的刺激,可以鍛鍊嬰兒的免疫系統,它們教會了免疫系統識別危險,但又不至於過於敏感傷害自身,這對減少日後過敏的發生有很大的作用。

而剖腹產是直接從子宮裡取出,沒有通過媽媽的產道,也就不能第一時間獲得媽媽的友好細菌,第一批微生物基本來自外界,與媽媽身體裡的微生物群系毫無關係。為了防止感染,分娩過程中會使用抗生素,嬰兒通過媽媽也接觸到了抗生素,讓微生物群落髮生了改變,同時產生耐藥菌,會影響嬰兒日後的免疫系統和生長髮育。】

人體內的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幫助:

1.體內微生物對我們體內的代謝和消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生活著大量的有益菌,當我們吃進食物後,這些有益菌就會幫助食物消化,如果遇到不能被直接消化的,另外一些細菌又會代謝分泌出能被吸收的物質,從而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從來保證了健康的身體。

在寶寶小的時候,如果吃進去的食物超過了他們體內微生物吸收的能力,寶寶就會出現拉肚子,肚子痛,如果給寶寶一些幫助消化的山楂丸等藥可以緩解,如果暫時不給寶寶餵食,一般也會好起來。

2.體內微生物讓人們免疫系統的功能更加強大。

【作者:友好的微生物紮根於人體內後,他們在人體內都有各自的地盤,是不希望外來者的干擾,如果有入侵者前來,就會分泌一些物質去殺死它,從而保護腸道健康。】

這就有點像很多外界生物的生存法則,有些生物看似弱小,但當它們遭遇敵人時,就會分泌毒液保護自己,敵人要麼毒死,要麼逃離。

當我們體內的健康衛士多了,就不會害怕外來敵人的侵襲,來者要麼拒之門外,要麼被打敗驅逐出身體,所以人的免疫力就增強了,孩子們生病的機遇被減少。

是什麼保護著孩子的健康,媽媽們應瞭解的科學知識

大家經常討論,現在去醫院藥越用越好,孩子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差,動不動就生病。還有就是父母焦慮的心態,普通感冒就用抗生素類藥物。越頻繁使用抗生素,就越容易篩選出能耐受抗生素的致病菌存於體內,而對抗抗生素的病菌會減少,最終導致使用越來越強效的抗生素,惡性循環,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大。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為了減少父母們的育兒壓力,多瞭解一些科學的生物知識,從源頭開始防範,儘量減少人為因素對身體的傷害,儘量少用抗生素,避免濫用抗生素。保護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就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養生從孕期開始,小心呵護寶貝獲得微生物,建立穩定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有效預防孩子們將來掉入各種過敏、肥胖、不育的坑中。遵循生命的自然規律,不急於求成。

謝謝你的閱讀與點評,希望共同學習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