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自閉症孩子的父母的離婚率為23.5%,遠高於普通孩子的父母13.8%的離婚率。這是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Hartley博士做的一個對比分析研究。他比較了391對自閉症症孩子的父母和391對普通孩子的父母,得出了上面的結論。

更讓人吃驚的結果是,對於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來說,離婚率從孩子的兒童期、青少年期甚至到成人早期(30歲左右)都一直居高不下,而對於普通孩子的父母來說,離婚率在孩子大約8歲之後就開始下降。

也就是說,兩組家庭在孩子處於兒童期的時候離婚率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的時候,自閉症孩子父母的離婚率就會顯著得高於普通孩子的父母。

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在中國,雖然沒有類似的研究調查,但現狀也並不樂觀。

當一個家庭有了自閉症孩子,夫妻雙方該怎麼應對?我們先不提如何經營好小家庭,收穫幸福感,今天討論如何能夠彼此一心,而不至於因為孩子的自閉症而導致家庭破裂。

夫妻同心,做好定位

很多夫妻在面對孩子出現問題時,都會震驚並拒絕接受現實,同時還有強烈的愧疚感和憤怒。

夫妻二人會相互責備:“你性格孤僻,是不是有遺傳自閉症的基因”,“你天天抽菸,肯定是因為這個導致孩子問題的”。愧疚、憤怒、悲傷,讓夫妻二人變得麻木。

當孩子進入治療階段,全家也進入一個心情起伏不定的漫長過程。有時夫妻會堅信治療改變一切,孩子逐漸好轉;有時夫妻卻不抱任何希望,孩子永遠都不會好,生活變得難以忍受,沒有盡頭。這種情況也往往在夫妻二人中產生分歧,夫妻中的一方可能會盡其所能地迎合孩子的需求,過著完全以孩子為重心的生活,積極安排治療時間,和康復師討論,和老師會面,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需求。而另外一個則正常工作,工作變成了一個安全的區域,一個不會被家庭煩惱侵襲的地方,放佛生活從未改變。工作成了庇護所,遠離配偶和孩子,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地逃避。

過不了多久,夫妻的關係就會陷入機械的套路。他們很少交談,即便有,也只是一些無意義的抱怨:“你根本不在乎我”,“孩子全是我管,你都做了什麼”。

互相譴責,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有句話叫“夫妻同心,其力斷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對於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唯有夫妻達成共識,站在統一戰線,力才能往一處使,事半功倍,這對於孩子的康復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夫妻雙方一定要定位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1、夫妻雙方在照顧孩子角色上要有明確定位。這就是以誰為主來教育,另一個人來輔助。一般家庭,需要犧牲一個人來全職照顧孩子,這個人就是主教人。前提是,教育的思路和方向必學是協商好的,統一的。

2、在家庭的責任中要有分工。一個人來重點負責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掙錢,另一個人則重點負責照顧孩子,達到責任的平衡。

3、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彼此謙讓、關愛。對於負責教育照顧孩子的那個人,由於長期的精神壓抑和身體勞累,會在身心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茫然、憤怒、患病等情況。所以,另一半則需要全方位的配合,鼓勵,關心,在生活中多調節、多謙讓、多付出,儘量達到更多的默契和互愛。

經過了協商,做好定位,就不要再有任何多餘的怨言,各自配合好,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孩子才能成長起來。最艱難的事情不是有困難,而是無法齊心面對困難。

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彼此認識,改變自己

一對情侶步入婚姻殿堂,結為夫妻,因為他們彼此相愛,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處事方式。兩個人相處,容忍對方的一些缺點或是不同的處事習慣,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有了自閉症孩子,這就變得更困難,也帶來了更多的矛盾。

明明是一個自閉症孩子,全家都因此而痛苦不堪。明明媽非常勇敢和果斷,而明爸則低調內斂,做事靈活。在婚姻生活的前幾年,他們反差極大的性格已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明明的自閉症改變了這一切。

明明媽非常堅信自己能照顧好明明,但是明明的情況讓她覺得自己非常無能,也毫無安全感。由於沒法“修復”兒子,她變得越來越不願意接近明明,更需要別人照顧自己。明明媽不想在明明爸面前哭泣,也不願意張口讓丈夫幫助,因為她不願意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但是,當明明爸沒有回應她這些並未說出口的需求時,她就會生氣地對他發火。

明明爸則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回應。他自己也感到無力當好兒子的父親,但是他並沒有發怒,而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兒子,並回避生氣的妻子。明明爸越是遠離和逃避,明明媽就越生氣,於是這個惡性循壞就開始了。他們曾經彼此欣賞各自的特質,如今卻變成了互相批評的焦點,似乎眼裡只能看到對方的缺點。

明明爸媽的例子,也普遍存在於自閉症家庭的夫妻關係中。在大多數婚姻中,如果家中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夫妻雙方對這種壓力的反應並不會相同。所以不足為奇的是,這種差別會威脅婚姻的穩定性。要重新恢復穩定的感情關係,雙方都要審視自己的處事方式,並努力做出改變。

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當然,要清楚認識自己的模式並不容易,因為它們都是在兒童時期就形成的,它們塑造了你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假設你的親戚每次親近你的同時會羞辱你,那麼你對親密感的情緒反應就會既謹慎又憤怒。你不會將親密感作為一種安全的庇護所,相反你會逃離,不信任對你獻殷勤的人。

要改變這些模式,你需要格外仔細地審視自己,可以聽取配偶或信任的朋友的建議。即使瞭解了自己的處事方式,要改變還得經過許多的努力,因為變化意味著改變你原來本能的處事方式。當你看到一張溫暖的笑臉時,你不會想“我知道這是一張溫暖的笑臉,但是我感到了威脅,因為我親戚會用這樣的笑臉羞辱我”,你會想“這是一張有威脅性的臉孔”,因為這就是你真實的感受。你需要表現得足夠成熟,並堅持原則,從最初的反映中後退,並說:“再看看情況!”

這是可以實現的,如果你對自己處事的方式越來越熟悉,就可以練習相對應的步驟,就像抗拒一塊美味的巧克力蛋糕一樣。你內心不停地說:“吃掉它!”但是你會以頑強的意志來克服這種瞬間的慾望,以換得長期的健康。

任何婚姻要成功,都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家庭來說,這種改變更是必不可少。有了這種能力,兩個人才能重新建立信任和親密的關係,而且比之前還要穩固。

敞開心扉,溝通交流

聊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減壓途徑,也是兩個人情感交流最直接的辦法。有了自閉症孩子,壓力隨之而來,夫妻雙方都需要情感上的溝通和情緒的宣洩,然而現實往往是話越來越少,導致很多小事變成了誤會,矛盾不斷升級。

所以,夫妻之間促膝長談顯得格外重要,也是夫妻關係的重要保證。

孩子越長越大,自閉症父母的離婚率卻越來越高

夫妻之間應該做到:

1、擠出一些夫妻獨處的時間,每週至少找一個晚上,最好是三個晚上,在孩子上床睡覺之後,談一談彼此的感受或者當天的事情,哪怕是日常瑣碎的小事,將它們說出來,就是一種宣洩。這樣,夫妻雙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對方,消除誤會,減少相互之間的折磨。

2、儘量坦誠地表達出情緒感受,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另一半。只要表達出來,這些情緒就喪失了力量。給對方充分的說話時間,不要打斷、干擾或者解釋。要反思、理解對方的想法,談論各自的感受,拉近相互的距離。

3、與處於同樣情況的家庭交流。一個人也許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正所謂抱團取暖,就不會覺得孤單,加入自閉症家庭群,和其他家長共同聊一聊育兒心得,分享喜悅,吐露不快,你的心情會大有改善。當處在這樣一個有共識的群體當中,你會充滿力量。

最後,一定要多關注對方的優點,兩個人相愛,一定是互相吸引的,缺點只是一部分,想想從相識到相戀到結婚一路走來,眼前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處理好夫妻關係,打好婚姻保衛戰,是所有自閉症家庭擁有幸福的最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