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古代的有所建樹的上位者都非常重視“民心”,只有得“民心”,才有成功的可能。然而,得了民心,深受愛戴,卻沒有成功的也大有人在,竇建德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隨著局勢的變換,楊廣的天下變得四分五裂。人們不滿他的各種惡行,紛紛反抗。比較大的勢力主要有三支,分別是竇建德、王世充和李氏父子。這三股勢力,最初的目的,都是推翻楊家,後來楊家覆滅,就逐漸變味了。

不過完全可以理解,誰不想登頂,成為這天下的主宰呢?在古代,起義軍要麼是世家大族、要麼是流氓草寇,當然也有像劉邦、竇建德一樣的農民。不過這些得了政權的義軍領袖,都逃不出一個魔障,那就是發自自身的劣根性,高高在上後開始屠殺無辜,甚至弄死自己身邊的大臣。劉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真正能善待他人的,太少了。竇建德卻屬於稀少的那一類,雖然他沒有登頂權力高峰,卻真正的得到了“民心”,世人都贊他是仁厚的豪傑。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那麼竇建德到底是誰?

竇建德是歷史上少有真正出身農家的農民領袖。他家世代農耕,靠著土地生存。他沒有多少文化,從小崇拜那些江湖豪俠。他雖身份卑微,但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練習武藝,渴望做一名俠士。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他做事也豪爽四溢,而且信守諾言。

曾經,他拉著牛耕田,鄰居家有人過世,沒錢安葬,他知道後放下牛就跑回家中,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解了別人的急,這讓鄉鄰非常感動。後來他的父親過世,鄉親們自發送葬,人數上千人,可見他多麼受人愛戴。

由於口碑很好,他被推薦當過家鄉的里長,人們信任他,有什麼重要事情都找他來決斷。後來煬帝攻打高句麗,把他的同鄉當做壯丁抓走,結果此人反抗途中殺死了縣官,逃往途中被竇建德救起。同鄉勸他同自己一起投奔義軍,竇建德拒絕了,畢竟反叛這種事,被抓住是要砍頭的。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不過有時候,你想逃避事端,事端偏偏找上你,竇建德就遇到了。當時社會混亂不堪,起義人魚龍混雜,叛軍沒有正確的領導,經常幹些破壞事。當時很多地方都被反隋的人們搗過亂。由於竇建德風評很好,那些人放過了他的家鄉。

然而這樣的情況,在隋朝官兵眼中,就有另一層意思了。你竇建德和亂賊有關係,他們才不動你。於是打著清除叛賊的旗號,竇家遭遇了滅頂災。竇建德的所有家人都被殘忍殺害,只有他奮力逃了出來。

對世道和隋朝徹底失望的竇建德決定奮起反抗,他加入了高仕達的隊伍。雖然竇建德此前從沒有打過仗,但他卻自帶軍事屬性。在高仕達的軍中漸漸展露出大將的風采。他設計打敗了隋正規軍郭絢軍,以及擁有豐富戰場經驗的楊義臣。

然而高士達卻是個死腦筋,後來的戰役中,他不聽竇建德的苦勸,直接與正規軍衝突,兵敗後被殺。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高士達身亡,竇建德整理了剩下的部隊,因為良好的聲望,吸收了不少有才的人士,組成了一支新的軍隊,這支部隊,直接由他領導,從此自立起來。

竇建德的隊伍與其他軍隊不同,在竇建德的要求下,他們從來不給百姓帶來困擾,更別提某些人幹出屠城的事。每一次戰鬥後,竇建德都會親自慰問士兵,還對俘虜來的敵軍實行寬大處理。有一些舊隋的官員,還被重用,在竇建德的帳下出謀劃策。

後來竇建德建立了夏國,自己稱王,還多次打退李唐的軍隊,連徐茂公都曾是他的手下敗將。

可惜,在援救王世充的戰役中,他兵敗被俘,成了李唐的階下囚,自己建立的夏國也不復存在。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當時三股勢力盤踞,李唐攻打王世充,與竇建德而言,完全不管他的事,為什麼他要壓上全部家當去救王世充呢?

其實,他並不是要救王世充,不過是打著旗號,進攻李世民而已。當時的情況,李家圍困王世充,如果王世充沒有了,等李家佔據了王的底盤,得到了肥肉,肯定會一口咬向自己。所以,竇建德應該是想趁此機會,攻打李世民。

當他帶著30萬大軍(實際應該是10萬)雄赳赳的過來時,卻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被生擒,只能說押錯了寶,陪上了全家吧。

隋唐:他深得民心,手握30萬重兵,因一個決定死在李淵手裡

為什麼竇建德10萬兵馬卻打不過人數少於自己的李世民呢?這可能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疑問。不妨來看一下,當時竇建德的對手不止李世民一個,還有一個兇狠的羅藝。所以這10萬兵應該還會被分出去一部分。在此之前,竇建德才打敗了孟海公,士兵們來不及休息又要趕赴新戰場,自然人疲馬乏,從士兵的素質上,就比不過李家。更為可怕的是,此時竇建德手上並沒有大將,而李世民手下卻匯聚了一票精英。

綜上,竇建德此戰的失敗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雖然竇建德事敗被李淵砍掉了腦袋,但人家的氣度和優點卻一直被人們牢記,他死後,百姓們建起了廟宇,專門紀念這個深得民心的竇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