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草莓族” 這一詞彙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這個詞彙其實出現的時間也不短了,最早的時候是用來形容80後一代的年輕人:抗壓能力小,受挫能力低,外表光鮮但是內心幼稚的這類人。而現在被用在了寶寶的身上,被大家稱作是“草莓寶寶”,這類寶寶的特徵是:膽小、抗挫折的能力低、依賴性強。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草莓寶寶”呢?


“草莓寶寶”的出現其實跟如今的家庭構造有著直接的關係!如今的家庭構造基本都是4+2+1的模式。一家只有一個寶,六個人的關心都聚在一個人的身上時,給孩子的關注度就會太高了,孩子幾乎所有事基本上都是代辦,這樣一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都會大大的減弱,自主性也會低,這種家庭環境下就非常容易造就“草莓寶寶”。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這些草莓寶寶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無論是自己的吃喝還是學習,都會受到父母的監管,恨不得24小時都可以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在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張國超來看,草莓寶寶就像是草莓一樣,外表雖然看起來很可愛,誰見誰愛,但是輕輕一碰就爛了。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2個方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1、讓孩子直面的接受失敗

現在有很多的家庭都存在著教育誤區,為了讓孩子不會受到傷害,然後不顧一切的保護孩子,保護孩子當然是對的,但是過度的保護,過度的給孩子保護傘,恰恰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還會害怕失敗,有些失敗是一定要讓孩子直接的面對的,實際上孩子會在一次次小的失敗中得到巨大的提高!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2、經常給孩子灌輸自信和幹勁

畢竟這個社會競爭如此的激烈,即使是家長鋪好的路,這條路仍然是要自己來走,在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應該注意這三點: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 對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是重在教孩子應該怎麼做,不用長篇大論的告訴孩子你錯了、你哪裡錯了,把重點放在告訴經驗和方法,讓孩子可以從經歷的事情中得到成長是關鍵。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 不要因為困難就對孩子說“算了吧”。有太多的家長在孩子做一件比較難的事情的時候,表達了自己不會做、做不到的時候委屈的情緒時,父母覺得心疼就不讓孩子繼續做了,但是其實作為父母我們真正要做到的是鼓勵孩子去做,並且陪伴孩子去做,讓孩子在困難中體驗這個慢慢解決的過程,等到做成的時刻,孩子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並且學會解決困難,也增加了一些抗壓的能力!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 高質量的陪伴

有專家曾說:父母的陪伴是拯救草莓寶寶的關鍵所在,“父母的陪伴,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的發展, 好的教育是一種家庭關係,可以體現在家庭的氛圍和交流類型上。對於孩子來說,高質量的陪伴是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必經之路,安全感足孩子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和陽光,內心也會更加的強大,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個“過程”二字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為時間短暫才會顯得尤為的珍貴,家長只有正確的進行教育和引導才會讓孩子樹立良好的品質,以後步入社會的時候才會經得住風雨,拒絕做“草莓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