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經常有人為李世民抱不平,認為他如此優秀應該被李淵立為太子才對,這樣他也不用發動“玄武門之變”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汙點了。

實際上李淵曾經幾次想過改立太子,只不過他再三考慮後還是沒能下定決心,沒有看清楚兩個兒子已經是你死我活的形勢,總想著將兩個兒子都保護好,終於釀成了人倫慘劇。以下我來具體分析李淵的幾次易儲念頭,本文不討論那些史書記載中李淵說過的想要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話,畢竟那些話可信度都不是很高,我只從事實角度進行論述。

授李世民“天策上將”

武德元年開始,李世民大敗薛仁杲、宋金剛、劉武周,穩定大唐後方;大破王世充、生擒竇建德,平定河南、河北。隨著一系列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李世民的政治地位急劇上升,在已有一大串頭銜之後,武德四年十月,“上以秦王功大 ,前代官皆不足以稱之 ,特置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增邑二萬戶, 仍開天策府 ,置官屬”“加賜金輅一,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鼓吹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並非虛銜,武德七年(624年)定官品時規定,天策府是排位在東宮之前的正式機構,天策府屬為京職事官。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天策上將一職的設置,可以看成是李淵想要易儲的訊號,畢竟“位在王公上”這樣的地位,不是人臣可以擔當的。本來只有太子才能匹配這樣的待遇,現在李淵授予李世民這樣一個獨創的職位,拔高他的待遇,要麼就是李淵想要“捧殺”李世民,要麼就是想要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從授予的時間上來看,正是李世民建立不世之功,李淵對其最為倚重之時,所以很顯然,李淵是想更換太子人選。

秦王府設立文學館

實際上秦王府設立文學館是李淵有易儲念頭的一條重要佐證,只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

在被授予“天策上將”後,李世民體會到了父皇李淵發出的不同尋常的信號,於是他立馬開始了文治領域的攻勢:在秦府開設文學館,設學士以收天下文人。

於時海內漸平,太宗乃銳意經籍,開文學館以待四方之士。行臺司勳郎中杜 如晦等十有八人為學士,每更直閣下,降以溫顏,與之討論經義,或夜分而罷。——《舊唐書·卷二·太宗本紀》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這也就是著名的十八學士之稱的由來。至此,李世民營造出了一種秦王禮賢下士的良好形象,以此收攬人心,更廣泛地吸引文人學士,改變關中本位政策,拓寬李唐統治基礎,擴大世民的政治實力和影響,使他在與李建成爭奪儲位的鬥爭中佔據優勢。李世民想要向天下人、太子和父皇李淵證明,他文治武功同樣出色,不僅僅能夠上馬打天下,下馬同樣可以文治天下。

秦府文學館的性質和它不同尋常的蘊意,當時在朝廷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身為太子的李建成,深切領會了此舉的用意和對自己的巨大威脅,故“甚惡之”。李世民此舉在冊立“天策上將”後,如此迫不及待又如此張揚,不難推斷,這一行動與李淵的意向和某些暗示有關。實際上,天策上將加文學館,文武齊備,秦王府儼然就是一個小朝廷了,如此僭越之舉如果沒有李淵的暗示與默許,李世民是無法實施的。而李淵的默許,實際上代表了他易儲的進一步行動。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

如果說前兩個跡象,雖然明顯卻還不是決定性的證據,那麼武德五年,李淵授予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一職,幾乎就相當於明詔宣佈改立李世民為太子了。這一職位向來不為歷史愛好者所注意,但實際上,卻是比“天策上將”更特殊、更要害的。

唐代承襲隋制,中央設置十二衛統領府兵。唐朝初立,除了三萬太原元從禁軍外,其餘的禁軍均為府兵。府兵于禁苑分置左右屯營,由皇帝命將分掌,稱左右屯營將軍;營兵分番於京師諸門諸殿守衛,由十二衛大將軍分掌宿衛事務;大朝會和皇帝出行,大將軍還要擔任由本衛衛士組成的儀仗隊的領隊。遇有戰事,皇帝派大將軍領兵出征,府兵又是野戰主力。十二衛大將軍品級為正三品,與東宮、天策府一樣,直屬皇帝,其它人無權指揮。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使他成了全國府兵最高統帥和京師禁軍最高司令,而這些權力通常應該是皇帝親掌才對。此外,除了皇帝,有資格掌握這項權力的還有太子,但也要經過皇帝的特殊授權。而現在秦王掌握了這一權力,李淵改立太子的決定看上去呼之欲出了。甚至連李建成本人都是如此認為的,於是他為了扭轉父皇的心意,在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後的次月,即主動請纓征討劉黑闥,希望危機公關,建立軍功以延緩被廢的時間。因此,這一條實在是再明顯不過的李淵易儲的信號了。

李淵回心轉意

就在所有人包括李建成、李世民本人都認為,李淵即將易儲的時候,突然峰迴路轉:武德六年李淵沒有改立太子;武德七年,出了楊文幹謀逆的事件,李淵甚至對李世民再次許諾以儲位,但仍是不了了之;武德八年,李淵允許李世民去洛陽“建天子旌旗,效梁孝王故事”,但這就是明白地告訴李世民儲位無望了。於是這才有了武德九年,李世民孤注一擲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一事。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李淵回心轉意,不再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 李建成平滅劉黑闥。李建成採納魏徵建議,改用寬大政策,釋放俘虜,徹底瓦解了義軍。之前李世民雖然也戰勝過劉黑闥,但河北始終人心不附,李建成政治軍事雙管齊下,顯示出了他同樣也是文治武功,甚至在河北這一局部上還勝過了李世民。雖然總體功勞上仍比不過李世民,但也聊以自慰和撫慰李淵了。
  • 後宮的枕頭風。雖然後來的勝利者李世民誣陷李建成和後宮有染的事過於誇張了,但不可否認,尹德妃、張婕妤這些人及其家族肯定收受李建成的賄賂及其他好處了。因為玄武門事變前,張婕妤將世民誣告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以及圖謀害己一事馳告李建成,說明李建成在後宮的確有眼線,而且還是隨時均在帝側瞭解重大機密的得寵之人。因此,這些人肯定會找各種機會構陷李世民,離間李淵和他的父子之情。
  • 最後這點是我個人的推測,李建成作為太子,應該一貫是以仁德的形象示人,甚至他平滅劉黑闥都是恩威並施;李世民征戰沙場多年,殺伐決斷,狠厲有餘而仁慈不足。通過楊文幹作亂一事,儲位之爭已經趨於明朗化、白熱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淵或許會認為李建成當皇帝,李世民或許還能活命,而李世民當皇帝,李建成、李元吉估計都沒有好下場了。本來李建成的能力也不算差,即使不像李世民那樣出色,也會是一個有為之君,那麼為了兒孫考慮,李淵決定還是繼續讓李建成當太子,以及將來的大唐皇帝。

所以,實際上並非李淵一直沒有更換太子的想法,通過幾樁事實可以知道,他幾乎就要改立李世民了,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李淵又再次改變了心意。而這次回心轉意,也造成了玄武門之變這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的人倫慘劇。只不過對於天下人來說,結局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當皇帝的還是李世民。

我不編造故事,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關注我的ID:大黃扯點歷史,不斷更新原創文章,期待與你交流。

從事實入手,淺析唐高祖李淵曾經想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