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周恩來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舉世公認的軍事家,能做他的軍事顧問的人,絕對不是一般將才,必定是超級的軍事精英。在他的軍事顧問名單中,有一位少將,且只上過短短4年戰場,更談不上打過實戰了。

他就是雷英夫少將。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在共和國將軍中,雷英夫少將絕對是一位傳奇。

他之所以成為少將,完全是陰差陽錯使然。

助力他成為共和國少將的,就在於當年只差18塊大洋。就是因為他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手頭上差了16塊大洋,反使得他去從軍,結果共和國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少將。有意思否?

這是怎麼一回事?

就得曬一曬了。

雷英夫是河南人,家在離洛陽80裡遠的孟津縣。孟津人歷來不窮,雷家偏偏卻不富。1937年雷英夫考取洛陽一家中學,可家境貧寒,東借西湊,怎麼也湊不齊學校規定的學費,就差16塊大洋,怎麼借也借不到。學校限期繳納,否則就要勒令退學。他告貸無門,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輟了學。隨後,他去考鐵路上的扳道工,可因為沒錢繳押金,又遭閉門羹。後來再去考小學教員,還是因押金無著被拒之門外。之後,他又去報考文書、去布店當學徒,都因為無錢無保人一一落空,活生生成了“一分錢難倒好漢”的典型例證。

樹挪死人挪活。1938年,雷英夫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久已嚮往的延安,年僅18歲的他編入了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延安,雷英夫開始了嶄新的人生新路。

一日,毛澤東來抗大作報告。同學們圍住毛澤東,請他題詞。毛澤東卻接過了雷英夫的筆記本,欣然寫下了兩個字:“鬥爭”。由此,“鬥爭”成為了雷英夫一生的座右銘。

三個月後,雷英夫被選調到了中央軍委參謀訓練隊,並且還當上了班長。

參訓隊開學後,毛澤東又來講課。一次抽查學員的筆記時,又看到了雷英夫的聽課記錄,便詢問雷英夫的情況。隨行的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說:“他來延安是逼上梁山的!”

毛澤東追問:“何以言之?”

滕代遠向毛澤東介紹了雷英夫的身世。

1939年秋,周恩來從重慶返回延安,談及目前南方局工作繁重,說:“葉劍英急要兩名參謀作為助手。”

毛澤東說:“好!我給你推薦一個良才:雷英夫。”

結果,在毛澤東的推薦下,雷英夫去了重慶,擔任葉劍英軍事參謀。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兩年後,因為皖南事變,葉劍英從國統區回延安,擔任中央軍委參謀長。雷英夫也回到了延安,再次見到了毛澤東,並在中央軍委總部擔任作戰局副科長,後來升任科長。

1942年6月下旬,適值蘇德戰爭爆發一年,雷英夫寫了《蘇德戰爭一年》一文,對蘇德兩國一年來的戰況進行了一次綜合研究,很有見解,於是《解放日報》連載兩日進行發表。這篇文章被毛澤東看到後,非常讚賞。

恰好這一日葉劍英到毛澤東這裡請示工作,看見毛澤東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解放日報》在《蘇德戰爭一年》上圈圈點點,有多處標記。毛澤東說:“這篇文章寫的不錯,有理有據。”

葉劍英說:“是小雷寫的。”

“這娃娃有出息啦!”毛澤東僥有興趣地說,“我們要到王家坪走走,去面見這個雷英夫。”

見到雷英夫後,毛澤東讚賞地說:“你寫的文章,很好,準確地體現了戰爭的情況和我黨的觀點,文字通順。說服力強。”

雷英夫謙虛地說:“是報社交給我的任務……”

毛澤東說:“聽葉劍英同志講,他舌戰群儒的講演稿是你寫的,還有南方局揭露皖南事變真相的傳單,也是由你執筆,你是‘洛陽才子’喲!”

由此,雷英夫又得一個“才子”的綽號,並且還是毛澤東起的。

這個雷英夫還確是有才之人。

1943年8月18日,一篇署名“朱德”的文章《軍事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在《解放日報》發表,在高級幹部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文章的觀點是朱德的,但是由雷英夫執筆寫成的。

正在雷英夫也感到很高興的時候,卻被林彪派人叫去了王家坪的住處。林彪對雷英夫劈頭就是一頓訓斥,並且對雷英夫聲色俱厲地說:“你是文章執筆人,應該好好檢查檢查,要從世界觀上找問題!”原來林彪認為這篇文章是“單純軍事觀點”、“違背了我軍政治建黨的原則”。

雷英夫捱罵後,找到朱德訴苦。朱德說:“你不要害怕,歷史自有公論。”

毛澤東知道此事後,把林彪叫了過去,嚴肅地批評了他隨意批評軍隊領導人的做法,並指出他對“政治建軍”的理解是片面的。

這樣,在毛澤東的親自幹預下,雷英夫這支筆引發的公案才得到平息。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抗戰勝利後,雷英夫跟葉劍英去了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擔任執行處代處長。恰好山東發生一事兒,國民黨一名少校在山東被八路軍擊斃,事件鬧得很大。毛澤東點名說:“要雷英夫去參加。”

結果,雷英夫參加了特別調查小組,去了山東,結果查清了事實:國民黨少校由於未攜帶軍調部標誌,拒絕檢查,並且大鬧起來拔出手槍,所以被擊斃,責任完全在少校個人。蔣介石獲悉這個結果後,大發雷霆,將與雷英夫的談判對手、軍統局的溫天和押送南京法辦。

1946年內戰爆發後,雷英夫下到一線部隊,四年時間,從團參謀長起到副團長、團長幹到師參謀長。

新中國成立後,雷英夫正在福建省福州市,結果被周恩來選調為自己的軍事秘書。雷英夫來到北京後,以周恩來軍事秘書身份擔任中央軍委作戰一局副局長兼總參謀部作戰室主任、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作戰處處長、副部長。

一次,毛澤東在勤政殿開會,見到雷英夫,問起了他到部隊鍛鍊的情況,並且說:“在前線炮火連天,血肉橫飛是否害怕?”

“又怕又不怕。”雷英夫說,“一怕打敗仗,二怕完不成任務,三怕因指揮失誤犧牲戰士生命,四怕當戈爾洛夫,五怕給毛主席和軍委機關丟臉。”

毛澤東聽了哈哈大笑。

毛澤東對雷英夫的偏愛,不是沒有原因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進行武裝干涉,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赴朝鮮作戰。9月15日,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成功,截斷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最終導致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

然而,美軍仁川登陸雖然突然發動,但中國卻事先就有判斷。

最先作出這個判斷的人,就是雷英夫。1950年8月下旬,他就作出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判斷,毛澤東知道後,親自召見他當面聽彙報。

雷英夫不僅預測了美軍的登陸地點是仁川,而且判斷出美軍的登陸時間是1950年9月15日。神不神?難怪毛澤東待他如此不薄呢!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雷英夫和毛澤東交情挺深,一次雷英夫向毛澤東索字。結果,毛澤東把自己的《水調歌頭·游泳》專門寫了一幅中堂,派人送給雷英夫。

1962年10月,周恩來責令雷英夫和總參防止突然襲擊小組研究中印邊界問題。一天,毛澤東召見雷英夫,詢問他:“尼赫魯為什麼要和中國刀兵相見?”

雷英夫答:“有五個原因,一是尼赫魯奉行擴張政策;二是尼赫魯積極反華,換取美蘇援助;三是尼赫魯想稱霸亞洲;四是轉移國內矛盾。”

毛澤東聽後說:“你講的四條我都想到了,都是事實,可是解決不了我的問題。因為僅有這四條,還不能說明尼赫魯為什麼這麼兇,這麼猖狂,在我們一再對其寬容和忍讓的情況下,他們為什麼還非要和我們打仗不可。”

雷英夫說:“第五是尼赫魯覺得中國不敢出兵打他,因為我們四面受敵,連年自然災害,我們的戰略方向在東面和北面,中印邊界沒有正規部隊。”

毛澤東聽後很滿意,說雷英夫講出了道理。

接著,雷英夫向毛澤東彙報了中印邊界的情況,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毛澤東說:“如此說來,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那也好,尼赫魯既然說我們‘只叫不咬’,硬要打,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奉陪了。這一仗打好了,中印邊境可以太平幾十年。”

結果,真的打了這一仗。

有趣的是,雷英夫不是1955年的少將,1961年在毛澤東的提議下晉升為少將軍銜,並且由周恩來的軍事秘書改為軍事顧問。

僅僅上過四年戰場,卻當了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主席點名升將軍!

1966年9月初,雷英夫突然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遭受“四人幫”的迫害。1978年10月,雷英夫復出,調任解放軍後勤學院訓練部副教育長。

1985年7月,雷英夫離職休養,享受正軍級待遇。離休後,他參與撰寫《中國出了毛澤東》大型系列叢書的軍事主編。

2005年1月9日,雷英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