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房產銷售告訴你:房價那麼高,是誰在買房?


房產銷售告訴你:房價那麼高,是誰在買房?


這個問題,我可是太有發言權了。

一開始,我是在北京做著一線的房產營銷,後來作為線上買房諮詢師,回答與陪伴來自全國各地的買房人一起買房。而無論是我做一線營銷,還是做買房諮詢,我都會問清楚他們如下幾個問題:

職業、收入、家庭房產持有量、購房資金數量、家庭財產年化收益率

雖然我不敢說完全地瞭解買房群體,但我卻敢說我接觸到的都是最真實,以及最後都買到房的群體。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你們認為的很多“理所當然”,實際上是“完全錯誤”,太多的內容我不說,我只說一條:

北京的房子,並不是被外地人炒起來的

我在北京做房產營銷的時候,一開始是做剛需改善性項目,做疊拼別墅,90%及以上的客戶,都是北京人,而且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至少也在北京生活了十幾二十年,有北京“戶口”的“新北京”。

真正的用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連續五年納稅和社保購買的,少之又少。而這類人,主要購買的是之前的經濟適用房、自住型商品房,以及共有產權房。注意了,那種房子都是福利房,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還得乖乖買商品房。

別以為這是因為項目原因,後來我又做過商住兩用的盤,當年還是不限購不限貸,只要有錢就可以買的,而且我們當時的主打概念可是“首付50萬,置業北京城“,即便如此,我們那個商住兩用項目,還是有80%及以上的購買力來自於北京人,70%來自於那個區。

即便是上海,也是如此:


房產銷售告訴你:房價那麼高,是誰在買房?


為什麼當地人的買房比例這麼高?

因為買房的門檻實在太高了,不僅是錢,還是限購政策。

不要以為在中國,土豪很多,其實很少。大家想要買房,尤其是買新房,買靠近市區一點、環境好一點的心房,很多人都是賣小換大、賣舊換新,必須是把手裡的房子先賣掉,才能再買的。否則一套房首付300萬,即便是億萬富翁,手裡也很難拿出這麼大量的閒置資金。

更何況,北京還限購限貸這麼狠,原本有錢就已經很困難了,如果沒有買房資格,連售樓處的門都進不去。連續五年的納稅和社保,這可比獲得日本的永居權、拿到澳洲的PR還要難了。買套房,比移民還要難,真真是魔幻。

就因為這樣,北京原本是全國人的北京,但近些年來,已經逐漸回到了北京人的北京。

我之前住在望京、住在豐臺,都是四環外五環外的新社區,主要是租房群體。這段時間我搬到了國貿附近,住在一個92年的老小區裡,於是就見到了只有中國才會有的現象:

在最繁華的地方的居民區,有大量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他們在小區裡遛彎兒,在菜市場裡砍價。這在國外,是難以想象的。

我去過澳洲,我也看過不少的國外房產書籍,我知道,越是發達的城市,富人和老人越是應該住在郊區的別墅或大房子裡,而“貧民窟”,或者說是“酒店式公寓”或者說“精緻的鴿子籠”,越應該在市中心、鬧市區,他們被年輕人所居住。

之所以在中國會有這樣反常的現象,是因為人口很難流動,是因為資源的過度集聚。老年人不敢賣自己的房子,因為在郊區沒有好的醫療條件,年輕人買不到市中心的房子,因為又貴又少又限購。

這種現象,北京是最明顯的,比如上海是“環上海經濟圈”,到了北京,就是“環北京貧困帶”。而且,北京很有趣,我們越往城區走,樓的高度就越低、年代就越久遠。

反倒是豐臺、順義、大興、昌平,建設起了大量高聳入雲的建築,只是可惜,大部分也都只是商業辦公樓。因為北京要“限制大城市人口”。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大量的買房客群,都只是本地人,我們地產人稱這類客戶,叫“本地客源”。


房產銷售告訴你:房價那麼高,是誰在買房?


什麼是本地客源?

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知乎這類全國性問答平臺上,有很多的快銷品、汽車軟廣,卻很少看得到房地產項目的軟廣,或者幾乎看不到,即便出來某個房地產項目,也是如碧桂園森林城市這種,毀大於譽。

因為我們房地產行業,獲客費效比最低的,是“渠道”,簡單來說,就是在地鐵口發傳單、在小區、超市門口做展位,吸引當地客戶的購買。

而且房地產又叫“不動產”,即便你真的看好了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套房子,但你又不能經常去,買它幹嘛?當然還是買自己當地的房子了,畢竟,租房體驗簡直差勁死了。

這才具有中國特色。

不過,這段時間有了一些有趣的變化。找我諮詢,希望異地買房的人,著實增多了。這些人的目的也很顯然,就是投資。

當然,無論你是剛需還是投資,其實都要回到投資收益率上來,只是這段時間,某些城市因為“人才引進”等政策,對年輕人放開了買房落戶門檻。比如天津、成都、西安。這幾個城市近期大量的買房人群,是外地人。


房產銷售告訴你:房價那麼高,是誰在買房?


買房的職業和年齡?

大部分買房者,都是在買一套房或者二套房,而大部分年輕人的首付款,都是父母給的。這並不羞恥,畢竟房價這麼高。

我確實也接受過某個彩票中了500萬,找我做諮詢的,某個做微商賺了不少錢,找我做諮詢的,以及若干個做自媒體、創業迅速賺到幾百萬找我做諮詢買房的。

但真正靠朝九晚五的工資買房的人,很少很少。即便是我,之所以能夠在畢業的第二年就買房付首付,也是因為做的是營銷,當年擁有豐厚的賣房佣金。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人的財富增長,主要源於資產增值,而非工資增值,所以,越是有房的人,就越有錢買更多的房,越是沒錢的人,就越難買更多的房。

但即便你再有錢,在當下的國情下,你也買不動房了。

我曾經見過5個真正的炒房客。其中有一箇中年大媽,其貌不揚,穿著土氣,但是在車的後備箱裡放著2個pos機,以及當年一買,就買下了20套北京的公寓。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即便這樣的老江湖,也遭遇了現在的滑鐵盧,商住兩用限購,房地產信息聯網,房產稅即將出臺,家裡有幾十套房的土豪們,好日子真的到頭了。

現在還在買房的人,要麼是年輕人在買首套房,要麼是投資客要買海外房產,要麼是大爺大媽買旅遊養老地產。但說實話,還想像過去那樣,每年漲幅20%及以上?不可能了。

以前的房產諮詢,因為房地產市場交易火爆,我主要做的是地段、行情的判斷,以及很多時候的心理撫慰(hhh);現在的買房人,則越來越多地關注房產本身,比如開發商、比如交通、比如貸款模式、比率,比如戶型、樓層、物業。

很多人說現在是房地產的寒冬,我反倒認為,現在的房地產,終於從瘋狂逐漸回到了正軌上。我可不想當什麼房價分析師,我只想做一個陪伴買房者,幫買房人避坑,為買房人省心,hhh。

歡迎關注我的gongzhong號:房產次世代,回覆“上半場”,有驚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