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保定满城柿子沟的特色小吃——炸叉果

保定满城柿子沟的特色小吃——炸叉果


有一百个厨娘就有一百种叉果的造型

但凡我们从小到大喜欢吃的东西,大概都是有故事或者有感情的。就比如这柿子沟特色小吃炸叉果。

今年受疫情影响,未能回家过元宵节,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柿子沟一年中里最热闹的时光。传承了数千年的“卍”字灯阵灯火通明,雹神庙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祈祷的身影,家家户户宾朋满座,少不了丰盛的节日佳肴,当然也少不了这份地地道道的柿子沟小吃炸叉果。

其实到底是茶果还是叉果,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我还是想尊重当地老乡的叫法,取读音为一声的“叉果”,更符合老乡们的语言习惯。

炸茶果是柿子沟元宵节的必备食品,每年的正月十三或者十四,沟里的人家便跟约定好了一般开始炸叉果。拿出几个冻得硬梆梆的大柿子化开,取其汤汁,暖人的黄色,甜蜜的味道,单是这柿子的汤汁就为这道小吃赋予了甜蜜的寓意。面粉适量,加一些醋,放一点儿盐,然后开始活面、醒面。醋的酸味在这里体现不出来,倒是可以让叉果吃起来更酥脆,盐和甜遇到一起,甜而不腻,咸亦不齁,适度的甜和咸交织在一起,加上面粉本身的香味儿,经热油一炸,这焦黄酥脆又甜咸适口的炸叉果便出锅了,而节日的美好与幸福也随着这食物的成熟油然而生。

这绝对是一道倍受欢迎的美食,家里大人说要炸叉果,小孩子便不会再跑出去玩儿,安安静静地围在大人的屁股后边转,不时地帮着递个擀面杖,拿下菜刀,或者再大点儿的孩子还可以帮忙擀一下,切两刀,叠三叠。叉果的造型有无数种,有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也有现代人进行改造加工的,每一种都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和祈愿。孩子们喜欢这个手作的过程,看着自己做的叉果坯子炸成漂亮的造型,别有一番成就感。

如果说前面所有的劳动是一种参与的乐趣,那随之而来的则是等待的幸福。小家伙们围着大人忙碌的理由其实还有一个——为了能够第一口吃到刚出锅的叉果。


保定满城柿子沟的特色小吃——炸叉果

▲这份精致的小吃里充满了妈妈的味道

地炉子上一口大大的油锅,妈妈或者奶奶坐在炉台前,一边的搪罐上放着一篦子刚刚摆好造型的叉果坯子,另一边放的是控油用的篦子和盆。油锅里,叉果随着油温的升高变着颜色,面粉在油的高温下释放出了最完美的香气。那双奇巧又温暖的大手拿着一双筷子在油锅里小心地给叉果们翻个身,可不能破坏了最初的造型。炸好的叉果用筷子一个个夹出来,小心地放在篦子上控油晾凉。

可是,根本等不到晾凉,等在锅边的小孩子早就伸手抓了一个,油的温度还没有褪去,小孩子烫得俩手来回倒腾着,性子急的孩子直接送到了嘴里,烫得一边来回捯着舌头,一边迫不及待地大口嚼着叉果,嘴里一边吸溜着,一边冒出一句含糊不清的,“这叉果真好吃。”

这个春节,因为疫情不能出门,于是在厨房里开始折腾。学着妈妈的样子炸了一次茶果,虽然家里人反映味道还不错,但我却总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正月十三下午,妈妈发过来了炸叉果的视频,隔着屏幕我似乎闻到了那久违的叉果香。妈妈说,“今年情况特殊,班车也停运了,村里人都不能出去,你们吃不上这叉果了。”说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正月十五那天,小妹临时接到返岗的通知,妈妈最终还是让她带过来一些叉果。微信里,妈妈满是欣慰。下午温暖的太阳照在这叉果上,焦黄的色泽、淡淡的油面香,还有那咸甜适中的味道,熟悉又浓厚。

哦,原来食物的味道真的是有感情的。


转自满城柿子妞的公众号,作者,柿子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