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法解決頭暈大問題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俗稱“耳石症”,是最常見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年發病

率為(10.7—600)/10萬,終生患病率約2.4%。耳石症佔前庭性眩暈患者的20%~30%,通常40歲以後高發,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呈逐漸上升趨勢。

中關村醫院神經內科開展規範眩暈診療已近6年,年復位耳石症患者200餘例,科室引進了專業設備並開設了頭暈門診,2018年以“社區醫師規範眩暈診療及耳石症手法復位適宜技術推廣”為題成功申報了北京市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項目(項目號:2018-TG-65)。在醫院的全科醫師教學基地培訓項目中就眩暈問診、查體、病歷分析及耳石症復位進行了多次培訓及實操練習。該疾病治療方法簡單,主要為手法復位,但多數醫師不認識或不敢採取該方法治療患者,往往延誤治療加重患者經濟負擔,不能及時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社區醫師眩暈診療水平,神經內科主任劉欣多次為社區醫師傳授眩暈相關知識,手把手進行手法教授,力爭用小手法解決頭暈大問題。


小手法解決頭暈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