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月份汽車銷量還不能恢復,今年車市就沒戲了

今年註定是中國汽車廠商最難受的一年!

正如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內部報告所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份乘用車銷量將同比下滑80%,3月份下滑50%,4月份下滑30%。

如果5月份汽車銷量還不能恢復,今年車市就沒戲了

對於5月份,不僅乘用車銷量,而且整個汽車銷量都有望實現同比零增長。

如果5月份汽車銷量還不能恢復到與去年同比持平,那後果將非常嚴重,今年車市基本上就沒戲了!

嚴重到什麼程度?就是從市場角度看,全年銷量至少比去年下滑10%以上,甚至達到15%,下探至2200萬輛以下;從企業角度看,至少80%以上的廠家與經銷商將嚴重虧損!

為什麼這樣說?

讓我們看一下上圖中2019年全年的汽車銷量增速示意圖,去年5月份是全年銷量同比增速下滑最嚴重的,達到-16.4%,此後同比增速開始回升,至12月份時已回升至-0.1%,與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

如果在去年5月份這樣一個低基數,並且已積蓄了兩個月購買力的基礎上,還不能實現同比零增長,指望今年餘下的日子裡在一個逐步增高的基數上有大幅增長就更難了。畢竟,這次疫情已給整個經濟帶來了較大影響,一部分想新購車的人購買力受到了削弱,另一部分已有車的人則會推遲置換購車的計劃。

有人或許會說,如果有政策刺激的話,那麼車市會好一些。可在上面零增長的預判中,本人已經考慮了政策的因素,並且預設了4月份以前出臺“偏中性”的政策。如果這個時間段有關部門還磨磨蹭蹭不出臺政策,而消費者又已有預期,那隻會繼續觀望,持幣代購,損失更多的時間,情況會更糟糕,使實現零增長變成不可能。

為什麼說只會出臺“偏中性”的政策呢?那是希望大家對刺激政策不能有過高的期待,鼓勵限制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這裡有兩個字:“適當”,不是“大幅度”,增加的數量一定比較有限,而且大概率會偏向新能源汽車;至於過去用過的減免購置稅政策,財政主管部門肯定要算這個賬,現在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有不少人可能因疫情暫時會失去工作,生活難度大大增加,在這個時候為一部分人購車減免太多錢,於情於理也行不通,大家說對不對?

綜合來看,如果政策如期出臺,我認為從4月底開始車市會有一波行情,並在5月份實現月銷量同比零增長。接下來下半年的車市會逐漸復甦,但要實現同比大幅增長也不太可能,因為去年同期的銷量是逐月增高的,所以結果可能是一個同比持平或略高的走勢。全年下來,最樂觀的預期是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0%。

今年的日子不好過,那明年的日子會好過嗎?

如果今年出臺的政策只延續到今年底就退出,明年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因為政策肯定要提前透支一部分購買力。當然,由於今年一季度的基數低,明年整體上銷量也差不到哪裡去。

對於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怎麼看呢?我還是充滿信心的。

為什麼?

一是中國人對吃、穿、住、行的追求太強烈了!你看看前幾天稍微放鬆一點,江西的集市上就人頭攢動,廣州的餐館就坐等排隊。這種沒有敬畏感的慾望,是消費最強勁的推動力!

二使中國人具有極強的消費能力。14億人只要有1/4的人具有較強的購買力,就是3.5億人,這個數量太大了!特別是過去計劃生育導致的“4-2-1”人口結構,使年輕一代絕對大部分人都有資產可承接,於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消費,而是“六個錢包”一起在消費,你說這個力量有多大!

三是汽車越來越便宜將成為一種大眾化商品。這種便宜,一方面是由於汽車價格不斷下調帶來的,近三十年來,絕大部分商品都在漲價,只有汽車在不斷降價;另一方面貨幣越來越多造成的,今年1月末M2已超過200萬億,七年翻了一番,今後這個量當然還會進一步增加。

所以,我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中長期走勢仍然看好,但這種信心不是年銷量還會有多大增長,而是大家買的車會越來越好,用一個流行的詞,就是四個字:消費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