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北宋初年的名相李昉曾經聯合一批學者共同編撰成著名的類書《太平御覽》,這本深受宋太宗喜愛的書籍不但內容包羅萬象,還有著不少精彩的記述。舉例來說,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說的是東漢末年諸葛家族的三個子弟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分別效力於三個國家,被當時的人們戲稱為"龍、虎、狗"。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這三位諸葛氏族人當中,諸葛瑾、諸葛亮是親兄弟,諸葛誕則是他們的從弟,他們三人都歸屬於西漢名臣諸葛豐開創的琅琊諸葛氏。作為始祖的諸葛豐從小就聰慧過人、學識淵博,他的這些特質很好的被諸葛家後人所繼承和保留,這完美印證了"虎父無犬子"的俗話,也奠定了諸葛家族數百年智慧的形象。如果要問它的智慧體現在哪裡,我們還得說回東漢末年的三位諸葛家子弟。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東漢末年是個極富戲劇性的年代——先是皇帝昏庸引得農民起義爆發,再是幼主繼位後宦官與外戚爭權兩敗俱傷,最後奸臣董卓挾持皇帝禍亂朝政,導致天下陷入諸侯割據的局面,各種亂世要素可謂是一應俱全。儘管亂世給了一些人嶄露頭角的機會,但更多的人形同草芥,許多曾經有頭有臉的家族遭遇了滅頂之災。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在大海之濱的琅琊郡,諸葛家族也因為動盪的局勢多少受到了影響,尤其是在諸葛珪這一脈。諸葛珪在東漢末年曾擔任泰山郡郡丞,但中平六年(189)因病去世,當時他的長子諸葛瑾不過十五歲,次子諸葛亮更是隻有八歲。父親去世後,身為家中長男的諸葛瑾先是前往洛陽求學,又輾轉來到了相對於中原更加安定祥和的江東。

憑藉自己的才學,諸葛瑾和江東名士步騭、嚴畯等人關係很好,據《三國志》記載,他們三個"並著聲名,為當時英俊。" 建安五年(200),在孫權姐夫弘諮的引薦下,諸葛瑾成為了剛成為江東之主不久的孫權的座上賓。在孫權手下,諸葛瑾得到了重用,歷任長史、中司馬等職,算是小有地位了,但是,他卻並沒有因此就把自己的弟弟諸葛亮、諸葛均等接到江東和自己一起"享福",這一舉動看上去似乎並不尋常。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克定天下,選擇了回到故鄉建都稱霸,有人勸他在更佔地利的關中建都時,他回答道:"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意思是,如果得到了富貴卻不回到家鄉,那就好像穿著華麗的服裝卻在漆黑的夜裡行走,誰也看不到。其實,項羽的話就折射出了很多人的普遍心態,那就是得志之後要讓族人、鄉人也都知道。

在當今社會,來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如果小有成就,那麼大多會想著把父母、親人接到城市中來,或是幫助還沒有什麼作為的家中後輩安排工作。但是,諸葛瑾卻沒有因為自己得到孫權器重就想著把當時正"躬耕於南陽"的弟弟接到身邊來。諸葛珪去世後,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諸葛玄去世後,他便留在了隆中,和諸葛均耕讀度日。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和地位愈發高升的諸葛瑾相比,當時的諸葛亮當然只是無名小卒,但作為諸葛家族的子弟,他們都深諳"狡兔三窟"的道理。在亂世中,任何政權都難保不會被攻滅,如果將整個家族都寄託於某個政權,那麼政權覆滅之時,家族也就成了覆巢之下不能保全的完卵。為了家族的興旺,諸葛瑾、諸葛亮兄弟並沒有選擇共同侍奉孫權。

後來的故事家喻戶曉,諸葛亮靠著和徐庶的優良關係被他推薦給劉備,後者三顧茅廬請得其出山,這之後,諸葛亮便成為了劉備陣營的重要成員。建安二十年(215),孫權曾經派諸葛瑾為使者前去與劉備結交,諸葛瑾、諸葛亮兄弟得以重聚,不過,二人心照不宣地只談公事,以向各自的主公表明自己的忠誠。

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看諸葛家族的智慧

東吳、蜀漢都有諸葛族人擔任要職後,諸葛誕這才姍姍來遲。諸葛誕的才學或許比不上兩位族兄,但他靠著待人真誠得到了曹魏眾臣的尊敬,也算混得風生水起。最終,諸葛家族在三國多點開花,諸葛瑾官至大將軍、諸葛亮位居丞相之職、諸葛誕也被封為徵東大將軍,更加難得的是,他們雖然同出一族,統治者們卻全然不怕他們通敵。由此可見,在亂世生存,諸葛一族稱得上是掌握了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