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書法界的“克隆”現象

所謂“克隆”,其原本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完全相同。克隆也可以理解為複製、拷貝和翻倍。

如今,書法界也颳起了一股“克隆”風。君不見,當下書法展賽,逼肖古人的作品越來越多,從形式、紙張、章法構成、筆墨字態,無限接近古人,以至於很難分辨是高仿真複製品還是出自當代書家之手,酷似之程度令人咋舌。試問,這是藝術創作,還是工藝摹仿?

造成這種勢態的原因,疑有三端:

一、科技紅利,網絡依賴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為書法“克隆”創造了有利條件,開啟了方便之門。一些年輕作者對現在信息、科技、網絡的依賴、運用、熟悉程度遠勝於年長者,享用著數字化時代的最大紅利。據說當下還有一種軟件或網絡版《書法大字典》,只要你輸入所需創作的內容,選擇想要的古代名家,即可生成此名家風格的作品。所謂書法“創作”,等同於“電腦化”的“工藝製作”。如此“神器”,對書法的發展是“福”還是“禍”?

二、假借傳統,無視創作

學習書法應視傳統如船、如橋,真正的目的是要通過船、橋到達屬於自己的藝術彼岸。我們繼承傳統,是要把歷史的基因留存下來,通過基因移植、轉化來培育另一個“生命體”,如此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徑取一家一帖,作為初學者的入門管鑰、過渡津樑無可厚非,也值得提倡。“初宗一家,精深有得”。但此類作品最多也只能界定為“擬創”,顧名思義就是摹擬創作,而尚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創作”作品。嚴格地講,只能限制投臨帖展,委實不適合投其他展賽。特別是對國字號的高規格展覽,相應的要求、標準也就更高,務須突出獨立創作。何為創作?特指文藝作品的創造,即為具有開創性、原創性,凝聚著作者智慧、想象的作品。反映在書法上,作者至少應具備二家或二家以上風格融合參糅、能夠體現自己精神思想的能力,才稱得上創作。

三、業內漠視,機制默許

回望數年前書壇賽事,模仿名家、評委的作品大行其道,嚴重影響了書法生態。引發中國書協高度重視,並及時有力地抵制、打擊此類現象的滋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來又出現了臨仿前人的“克隆”作品,在十二屆國展展出的90多件篆書作品中,竟有30多件趙之謙風格的集字類作品。究其成因,此類情態的出現也不是一朝形成的,而是書法界麻木、容忍、默許造成的。

由此可以說明,至今有些人對何謂繼承傳統及如何繼承傳統出現了偏差。在不少人的概念中,似乎“翻沙”式地繼承傳統才謂之傳統。殊不知,這只是初級的傳統,高級的傳統是複雜的智力運算後再造的傳統,是在尊崇傳統、實踐傳統、利用傳統的前提下,最終實現傳統與當代對接的目的,而不至於成為傳統的“倒影”。貴古撫古不泥古,學古用古需有我,守常達變,繼往開來,當代書法人要寫出刻有我們這一代人精神印記和生命符號並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

黃賓虹老有言:“蓋藝術之事,所貴於古人者,非謂拘守舊法,固執不變者也……”釐清書法發展規律、把握書法發展方向無疑是當代書法人亟需面對和深思的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