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於南京皇宮,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一般來說,王朝開國之初社會往往不是那麼穩定,所以需要亂世用重典。像明太祖朱元璋身為明朝開國皇帝,他在位時期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是亂世用重典。而經歷了這個高壓之後,後繼之君往往需要換一種方式,需要以寬仁治國,不然一直高壓之下很容易引起反彈。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個標準的文人皇帝,很明顯符合大眾的需求,所以他在當時被很多人寄予厚望,期望他可以一改太祖時期的嚴苛治國。但遺憾的是建文帝並沒有怎麼施展自己的治國抱負,而是因為削藩之事,引發了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歷經四年的靖難之役以後,建文帝慘敗,從此是不知所蹤,勝利者燕王朱棣則是成為明成祖,繼續亂世用重典的高壓統治,直到後來的仁、宣二帝時期,才開始以寬仁治天下。


今天說起建文帝朱允炆的失敗原因,他的錯誤削藩方法,可以說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話題。


建文帝的削藩,總結起來就是快、狠、卻不準,繼位幾個月以後就連削五王,不可謂不快,而且是動輒廢藩王為庶人,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而死,不可謂不狠。


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但建文帝的快、狠卻並沒有用對地方,只是先易後難,沒有一開始先難後易,所以給了朱棣這個強藩之首準備時間,最後釀成了靖難之役,自己也因此丟了皇位。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藩,一開始就錯了。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討論建文帝的削藩之錯,甚至有人認為漢朝的“推恩令”就挺不錯的,為什麼建文帝沒有使用呢。


其實還真別說,在當時真的有大臣提出了明朝版的“推恩令”,當時吏部官員高巍是反對“削藩”的,當然他不是不贊同削藩,而是主張以“推恩”方式削藩。


高巍是這般說的:“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

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簡單來說,高巍的意思就是“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等於是南北藩王對調,離開自己的久營之地,這樣久而久之,藩王的權力自然減弱,藩王沒有太大兵權,到時候想怎麼拿捏,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削藩的目地自然達到。


當然為什麼說這是明朝版“推恩令”呢?


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因為這個“推恩令”與漢朝的“推恩令”其實是大為不同。因為漢朝的推恩令是由之前各諸侯王所統治的地區只能其嫡長子繼承,改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等共同繼承。再簡單來說,之前諸侯王的家業只能一個兒子繼承,後改為兒子們平分,比如說兒子五個就可以分為五份。


漢朝的“推恩令”這樣一實施,大的諸侯王國是歷經兩三代傳遞,自然是越來越小,朝廷不用出手,就輕輕鬆鬆完成了削藩計劃,可謂高明至極。


漢朝藩王的權力可以說在歷朝歷代數一數二的,他們在自己封國內可以直接任命自己的官員,可以直接管理子民,擁有兵權還有經濟大權,如同國中之國一般。


明朝的藩王則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也就是說雖然明朝藩王也是分封,但他們是不能治理地方,管理當地子民的,也就是擁有三護衛的兵權,最多是利用自身影響力,進而影響地方軍政罷了。


所以說漢朝的分封和明朝的分封是迥然不同的,因此漢朝發“推恩令”並不適合明朝。所以吏部官員高巍參考漢朝主父偃推恩之策,以這種另類方式“推恩”削藩,雖然方法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是符合明朝環境的削藩方式,因此可以說是明朝版的“推恩令”。


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當時除卻高巍的“推恩令”以外,戶部侍郎卓敬還提出了“徒藩”方式:“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意思是徒燕王朱棣於南昌,使他離開自己的根基之地北平,這樣一來,就好控制他了。


可以說這二人的方法都很不錯,有著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卻沒有采納用之,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建文帝朱允炆心中,齊泰、黃子澄二人才是值得信任,並且足以倚重的大臣,所以他將削藩事務全權交於這二人,由他們制定方案。


齊泰、黃子澄二人是支持大力“削藩”的,諸如“推恩”、“徒藩”這種方法,很明顯不符合他們的削藩方式,因為見效太慢。而且當時已經迅速削了幾位藩王,已經有些難以自圓其說了,再使用這兩種方法,也不符合當時局勢,所以自然是沒有實施。


可以說建文一朝,朝廷還是有著有能力有見解的大臣,但建文帝朱允炆這個文人皇帝,很明顯自己沒能力沒主見解決削藩事宜,又以齊、黃二人來進行“削藩”事宜,最後只能說越搞越砸,釀成了靖難之役。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使用“推恩”或者“徒藩”這種方式,說不定真有可能削藩成功。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高巍不是主父偃,遇不到欣賞自己的漢武帝,明朝版的“推恩令”在歷史上連一朵浪花都沒有掀起,就隨之夭折。


有大臣提出符合當時環境的“推恩”政策,為何建文帝沒以此削藩?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