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之下,“鍾南山說動才能動”成為了宅家族的準繩。但對於一些必需行業來說,面臨的是即將返崗工作。

普通人很難判定和你面對面交流的人,是否已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可能在無聲無息間傳染蔓延。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在1月28日國家衛健委的新聞發佈會上,專家確認了“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

如何才能避免接觸無症狀的感染者?《生命時報》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教你一套當下“最安全的見面姿勢”。

戴口罩+一米線=減少感染


對普通居民來說,最好的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的方法就是和周圍的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同時正確佩戴口罩,以及勤洗手。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01 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


飛沫通常由咳嗽、打噴嚏或說話產生,可以通過近距離(一般為1米~2米)進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沈瑾表示,儘量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好是1米以上,飛沫可傳播的病毒量就比較少,可以減少傳播或者是被傳播的幾率。這也是為什麼在疫情期間,應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因此,在公共場合應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咳嗽、打噴嚏時都應用紙巾、衣袖遮掩口鼻。去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防止被感染。


反之,如果和病人一起在室內生活,或者和患者近距離(1米內)接觸,並且沒戴口罩,還進行了一定時間的交談、握手,傳染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世衛組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建議裡也特別提到,社交場合應保持距離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當然,大家也不必過度恐慌。由於呼吸飛沫顆粒較大,不會長期懸浮在空氣中。


如果在室外,即使有患者打噴嚏、咳嗽,也只會對近距離接觸的人有點影響,對後續的路人幾乎不影響。

02 戴口罩


外出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如果口罩不夠用,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普通大眾的口罩不必用一次換一次,可根據清潔程度延長使用時間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WHO推薦的見面姿勢:戴口罩+一米線
  • 口罩戴上後,不要頻繁用手觸摸;
  • 摘口罩時,應通過耳掛,儘量少接觸口罩的汙染面;
  • 保存口罩,應先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裡摺好,再放進清潔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裡、口袋裡。

此外,病毒可能會通過接觸傳播,就是說手如果沒有注意汙染到病毒了,揉眼睛可能會造成感染。因此勤洗手,對減少個人感染的風險也至關重要。

三大場所是高危地點

在室外,可以採用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來降低感染風險。

那麼在空氣不流通、人員密度大的室內,有什麼好方法呢?在以下3個高危地點,可以這樣加強自我防護:

No.1 電梯間

電梯間是空氣極其不流通的地方,不要完全依賴“今日電梯已消毒”的告示。

你自以為走進了空無一人的電梯間,實際上可能剛剛有人咳嗽或打了噴嚏後離開。包括電梯的按鈕,也可能沾滿飛沫。

應對策略:

1.搭乘電梯一定要戴口罩。

2.有條件的單位一定要頻繁為電梯間消毒,特別是按鈕區。

3.出電梯後馬上洗手。

No.2 辦公室

有人的地方,就有傳染的風險。對於一批不得不返崗工作的上班族來說,辦公室裡相對密閉,也有被傳染的風險。

應對策略:

  • 從外省市返崗的員工,先自我隔離10~14天。
  • 到單位,第一時間洗手。
  • 佩戴口罩,談話保持適度距離。
  • 對我們手部會接觸到的部位與物件進行消毒。酒精要噴灑覆蓋物件,自然晾乾即可,不用擦拭。
  • 關閉中央空調,改為勤開窗通風。

No.3 食堂

擠滿人排隊打飯或就餐的區域,是人流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區域。

中國疾病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在食堂專心吃飯,少交流、少講話就是最好的防護。此外,工作單位實行錯峰吃飯制度也是非常好的建議措施。

應對策略:

  • 避免扎堆就餐。
  • 吃東西前,先洗手。
  • 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脫口罩。

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說話。▲

部分整理自:江蘇省應急管理廳新聞宣傳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