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春词,这个季节,相思成愁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纳兰容若的春词,这个季节,相思成愁

品读

叶嘉莹先生曾在书中谈及过诗与词的区别。因为诗言志,所以写诗在动情方面总是或多或少会受到拘束,而词则不然,词完全是为了配合曲子演唱的,所以随意很多,很多,言情也更轻松趋于本真。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过,诗境阔、词言长,词之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可见诗与词是有区别的。那么纳兰这首小词就有着特别明显的词的特点,诵读起来似乎有一种口语化的音乐的节拍感,像是打着板儿,韵味无穷。

先看词牌,四和香这个词牌的句式每一句都是奇数字,包括每片的尾句,也是三三的组合,“毕竟是、春迤逗”;“却更比、春前瘦”。诵读起来的节奏感偏于舒缓,绵长,不急促,有一点点的哀怨。

这首词的上下两篇,上片写实景,下片入虚境。作者的用字十分讲究,首句“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其所有字都是围绕着这个季节的特点而使用。

纳兰容若的春词,这个季节,相思成愁

麦浪翻晴,可见是初夏之时节,那个时候天气热而晴朗,既没有了春的凉爽,恼人的雨季也没有来临。随后的“风飐柳”的形容非常贴切。

柳树的叶子此时已经趋于丰满了,风儿吹过,并不会如春天般狂舞,而是有些慵懒摇动的感觉,柳与风之间有几分缠绵兼有几分熟悉,所以作者说“已过了伤春的时候”。这一方面是指季节的自然变化,另一方面也似乎是在提醒自己有些思念实在是不应当的。

于诗词而言,春愁是什么呢?通常指代的是男女间的相思别怨。那么纳兰这句则似乎是在怀念一个很特殊的女子,他对这个女子一方面很熟悉很喜欢,另一方面理性告诉他似乎不应该再去相思,隐约有一种矛盾的心情在作祟。

再看下面两句“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就更加笃定了这种感觉。他说这个女子就成为了我的一块心病,在心中不停搅扰,明明已经成为了过去,可是自己的情思却还在为其所困。

纳兰容若的春词,这个季节,相思成愁

到了下片,开始引入回忆,回忆二人之间曾经的甜蜜往事,也进一步表达他对这女子思念。“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想起曾经二人相约花圃,也是同样的时节。

这里作者使用的诗词写作的技巧,他说芍药花开的季节,仔细一想原来与“麦浪翻晴”时节一样,同样是夏初。二人倚靠栏杆,伴着花香,执手相看,情人间的甜言蜜语羞红了脸颊,浓醉了心扉。

就在这最为美好的时刻,一切都改变了。诗歌全部情感的梗都留在了最后一句,细品十分地耐人寻味。他说“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一个盼字做引领,到底是谁在盼什么?

看得出来,是在盼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一个极盛的时期,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极盛,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或许就是悲凉的开始。

纳兰容若的春词,这个季节,相思成愁

所以纳兰最后说“却更比、春前瘦”,反倒不如春天到来之前更美好。春天之前是冬季,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寒冷的时候,我们还有希望,因为鸟儿总会到来,花儿总会开。

可花开到极盛的是什么?只能是别离与衰败。纳兰此处用更比春前瘦,似乎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盼”与“却”体现出来的又是一种矛盾,还有就是对这段感情的终结。

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纳兰与其初恋表妹那段无疾而终的爱情。表妹是旗人女子,时值豆蔻年华,要参加三年一次的皇宫选秀,这选秀也是层层选拔,寄托着整个家族的希望。

表妹也不负众望,选秀成功。于家人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很有可能一朝选在君王侧,整个家族都会因之荣耀,可是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这对年轻人感情的终结。表妹成为了皇家的女人,纳兰当然没有资格再去思念和牵挂。所以这边是矛盾心情的由来。(本文作者:玲珑翦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