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為什麼有時候越寫越不自信?

認識易經


我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書法為什麼有時候越寫越沒有自信?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剛開始學寫字時信心滿滿,進步也較快,幾年後就感覺自己寫的字比以前差不多,寫字的勁頭和興趣減少了,信心也不足了,甚至還有些失落或自悲。這時候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些別的東西。

書法是一門高雅藝術,是神聖的殿堂,入門難,想邁入幾個高臺階更難。書法是寫字,但寫字絕對不是書法。書法的點畫線條蘊含了無窮的知識,它是幾千年來所有書法大家的心血和結晶,比其他藝術更難學,想學好它非一日之功。要想在書法的道路上走得遠一些,除了勤學苦練而外,還得有字外功夫。當你學書的信心不足時,不防多讀點名家法帖,多看點文學作品,以拓寬視野,豐富閱歷,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當看到自己的字與歷史名家有較大差距時,說明你眼界提高了,再針對具體問題不斷改進,或向別人或老師請教,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漫漫地有所提高的。


手機用戶墨海聽濤


挺好。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路還很長,堅持到底就能化蛹成蝶,進入自由和享受。





慢慢來


有句話叫無知者無畏,越是不懂的時候越膽大,隨著一個人對事物的瞭解越深,行動的時候就越小心!當你對書法瞭解不多的時候不會多想,只會練練練,但隨著你書法水平的提高,你對自己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且你懂的書法知識也越來越深,這個時候就容易覺得自己寫的不夠好,通常人的書法水平到達一個階段後就感覺很難提高,進入一個瓶頸期,人也會覺得寫的沒有自信,不用多想,這是練習任何技能的必經階段,就像我有時畫畫也是一樣,畫著畫著感覺怎麼也畫不好,問別人別人卻說很好啊、沒問題啊,我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可能需要休息一下或者調整一下狀態了,我就會停下來幹別的事,過後再重新拿起畫筆,一般又會滿血復活啦!這個時候你不妨也停下來休息一下,不必逼自己練下去!等調整好心態,狀態好一點再練即可!相信你會重新找回自信的!(下面兩幅素描第一幅畫的時候狀態很好,第二幅畫的時候就沒什麼感覺,你能感受到我畫畫的不同狀態嗎?)





哈哈,這個問題似乎學書的人都會經歷,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

1、眼高手低,練習一段時間後,眼界高了,自己的字怎麼都沒辦法入自己法眼了,感覺很傷自信;

2、紙墨筆不順手,有時候墨沒調好,或者是毛筆沒洗好,有時候是紙張問題,都會導致寫出來的字不堪入目,懷疑自己的水平,這點請參見孫過庭《書譜》中的五乖五合之說。

3、就是進步慢,明明認真練了,但總就是不得法,進步非常慢,這時候也會越寫越不自信。

那麼針對上面的問題,我們來談談應該怎麼解決不自信的問題,首先千萬正視自己的水平,不驕不燥。然後心情不好,紙筆不稱心的時候可以緩緩,找到問題再練。

還有進步慢導致的,可以靜下心來緩一段時間,乾脆不練又有什麼關係,當然這段時間不要太長,畢竟書法之道還是在於堅持。


設計師清華


加油!多臨帖。。




用戶8424207073677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切身的感受,有一段時間人寫著寫著就很迷茫,越來越不自信,針對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可能。

可能1.

審美水平的提升。隨著人們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學習,對書法美學的認識越來越深,審美水平的提高,對於自己寫的字,問題十分熟悉,哪裡不對,哪裡用筆有問題,哪裡氣息斷掉,哪裡筆墨出現問題,一目瞭然,一眼就能看出來,再加上對自己嚴格要求,眼睛裡總是自己寫的不足之處,總感覺有問題,總感覺和字帖上面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導致自己越寫越沒有自信,越寫越不想寫了,每天寫的越多,逆反心理越嚴重,導致越來越不自信了。

可能2

自己不斷換帖練習。學習書法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法字帖,也有平時練習的字帖,有時候在逛街或者地攤淘寶的時候,不經意就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貼,回去寫上幾天,又突然遇到喜歡的了,再這樣反覆多次的更換,最後發現都寫的不理想,越換越煩躁,越寫越感覺不好,最後就喪失自信了。

所以,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要專心致志學一門作為基礎,在基礎牢靠的前提下,臨帖,允許自己寫的不好,但不能允許自己退步,不斷努力,不斷學習,肯定會越寫越自信的


姚若兮


學習書法,從孩童體的天然逝去,學法度尚未理解到位,就像換毛的小雞,既沒有形成頂冠披羽尖喙利爪雄姿,又失掉了毛茸茸那種可憐可愛的天真,這時候是一個困惑期,覺得字越寫越糟。這是初學書法第一次感到的困惑。繼續學習,法度逐漸瞭解,通過臨帖,通過與古代發帖對比,覺得越寫越像,欣然自得,滿足於自己所學書體,看待別人的作品,常用自己所學書體的法度去衡量評判,對別人的作品開始評頭論足,這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階段性的自滿,甚至因之而自封。這時感到的是自己進步了,是的,與剛脫毛的小雞相比,這時你已經初具羽翼。待到接觸到更多的法帖,觀看了更多的古今名家作品,聽到了更多的書評,換貼了,風格也許與原來所學相去甚遠,新的法度沒學到,原來的所學與當下所學在結體、用筆、意味等方面相去甚遠,這時,可能動搖先前建立的審美理念,在新舊交織得矛盾中,原來所學的影子忘又忘不掉,新的法度意味好久學不來,這又是一個新的困惑期,這時候會覺得自己所學的字好像又退步了,不同的審美體系在鬥爭,這也是學習書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如此反覆,進步,迷惑,迷惑,進步,待到學了好多法帖,眼界高了,知道了書法有不同的風格流派,各有所長,自己融匯之際,也許在不同風格的衝突中迷失方向,想忘了所學,獨成一體,這種風格的確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融合何其難也,往往兩隻良種馬卻雜交出一匹劣馬。這時候又會覺得自己的字越寫越差,正在迷失方向,這是第三階段的困惑。待到反覆實踐,最終撥雲見日,將不同書體的特點嚴絲合縫地融合,最終形成自己特有的面目,這又是一次飛躍,你會鍾愛自己的書體很長時間,自詡得到了書法的真諦。久而久之,看到了更多的書法精品,認識到了別人的長處,加之對自己所書產生了審美疲勞,反視自己的作品,覺得還差很多美學元素,這時候,又困惑了,不知道字該怎樣寫,總想將別人的長處都融入自己的書法,但久久不能如願,有時候丟掉了自己的長處,別人的長處還沒學過來,這時候又覺得字越寫越差,這是將要進步的前奏,不必大驚小怪,摸索的過程,成長的過程是要付出代價的,經過反覆實踐,也許在某一時刻,你就得到昇華。總之,學書的過程總是在學習,進步,回視,反思,否定,再學習、再進步,再反思,再否定,再學習......這樣的循環中螺旋式的進步,成熟。











興平南郊竇文海


你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道理就這麼簡單,你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是虛心的一種表現,學書法要先學會自賞。

我跟你一樣知識嚴重欠缺,書法藝術裡能做好冰山一角就很知足了。

貼幾張自己的作品,喜歡可以關注我看我的視頻。









明麗毛筆書法


我剛開始學的是草書,拿起筆那是一個自信啊,感覺自己天下無敵,自己作品氣勢磅礴,感覺王羲之和顏真卿作品塗塗抹抹成何體統,後來一個朋友說你能不能寫正規的字,自己卻寫不上來,後來想想光會草書也不行,於是就打算寫楷書,網上看到許多田英章的字,感覺田英章的字那真是古今中外無人能敵啊 ,覺得歐陽詢的字根本就沒有田英章的漂亮完美,後來遇上一個歐楷寫的非常好的老師,他建議我寫歐陽詢的,開始我並不理解,感覺歐楷不如田楷,後來自己就琢磨,學習,瞭解,時間久了就知道歐楷比田楷難的多的多,恰恰證明歐楷是最棒的,遇是就一步一步的去深入,有了楷書的基礎,有了書法知識瞭解,再去寫行書草書,才真正感覺到書法的韻味和魅力所在,回過頭再去看自己以前寫的行書或者草書,感覺自己無地自容,送給別人的字真想拿過來撕掉,所以說什麼是自信,自信就是無知,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懂得越少,今天的作品過一年以後如果你還是覺得那麼自信覺得寫的那麼好看,那麼就是沒有進步,可以說是你退步了,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不能沒有自信,比如說我有信心去學好一手漂亮的行書,這種自信是正能量,也不能太過自信,太過自信叫自以為是,我們就是在自信與不自信中成長,學會謙虛,學會向比自己寫的好的老師虛心學習,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行者書齋


越寫越沒信心的時候,說明,你的眼界在逐漸的提升,而手卻跟不上,這種情況是一個很好的情況,書法學習就是要具備“眼高手低”的狀態。當越寫越自信的時候,只有兩種情況。要麼你是一流大師;要麼屁都不會,寫兩天就覺得自己啥都會。希望你是越寫越沒“自信”,加油!你一定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