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小光音乐带你走进音乐殿堂,了解音乐起源,成就你的音乐梦想;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马思聪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早年在法国学习小提琴及作曲。回国后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后应聘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广东中山大学、香港中华音乐院等任职。解放后出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文革期间迁居美国,1987年5月病逝费城。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且是有相当影响的作曲家,他写了相当数量的小提琴曲、歌剧、舞剧、交响音乐,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大型合唱及一定数量的群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改编歌曲。在这些作品中,以小提琴曲影响最大、成就最突出,如《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山歌》《慢诉》《跳龙灯》《跳元宵》等。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交响音乐创作是他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他先后创作了两部交响曲、两部管弦乐组曲(即《高山组曲》以及为话剧《屈原》所写的配乐和舞台剧音乐《晚霞》)。

大合唱是他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作品有《抛锚大合唱》《石鼓口大合唱》《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工作组曲》《鸭绿江大合唱》《淮河大合唱》等。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马思聪在美国家中读乐谱

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曲调,因此,其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其音乐以调性音乐为前提,自由地运用多种现代多声写作技巧和小提琴演奏技术,表现出具有深沉广博或恬淡素雅的音乐风格。

他的交响乐与合唱作品都追求和声语言、配器、声部色彩上的相互对比,又紧密相联的特征,因此具有独特新颖的音乐个性。他将民族分格与欧洲音乐技巧有机融为一体,创作出气势宏伟、形象生动的音乐作品。


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100年前在北京

马思聪在歌剧、舞剧上的创作,体现出他对大型音乐体裁的热情,表现出他对这类作品的驾轻就熟的功力。

总之,马思聪以自己的演奏、教学与创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