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張小龍

就像喬布斯已經封神一樣,因為微信的成功,張小龍也已然封神,被尊稱為微信之父。但是張小龍留給大眾最深刻的印象卻是他的孤獨、感性、敏感,哪怕他已經開發出了微信這樣的國民社交應用。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微信上線兩天後,凌晨兩點,張小龍在飯否博客,敲下了一句話:

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

張小龍從小就不善人際交往,喜歡遠離人群,躲起來看書或者一個人思考。張小龍在湖南老家的表哥這樣回憶他“文靜得像個妹子,與我們嗨不來”。他的所有親戚評價他時,措辭驚人一致,就六個字:愛看書,學習好。

孤獨,這個詞幾乎串聯了張小龍前半生。

即使是成為騰訊副總裁之後,他也一直避免參與社交場合。每週的早會,他先是藉口起不來不去參加,馬化騰說讓自己的秘書叫他起床,他又推脫路上太堵。

他不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這個性格上的「劣勢」某方面促成了他的事業成功。Foxmail、QQ 郵箱、微信,他先後做的產品,都是為了溝通而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張小龍很孤獨,需要溝通”,因為不善社交,所以開發出社交軟件,來解決自己的社交需求。因為自身的優秀和所在的平臺,最後做出了大家喜愛的產品。不論是Foxmail也好,微信也好,都是張小龍個人的個性、靈魂、價值觀、哲學思考、人性洞察、產品觀等等在具體產品上的投射,這些產品上深刻的烙上了張小龍自己的個人印記。

喬布斯的中國門徒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喬布斯在中國的兩個最著名的門徒,一個是雷軍,另一個便是張小龍。

雷軍和張小龍兩人同齡,都是1969年12月出生。雷軍從喬布斯身上學到了他的對人性的洞察,學到了喬布斯的極簡的產品方法論和現實扭曲力場的營銷,例如小米手機的“極致”的產品觀和被稱為雷布斯的小米手機發佈會。而張小龍和沃茲尼亞克比較像,屬於那種技術天才,他繼承了喬布斯對人性的洞察,極簡的產品方法論,但是並沒有繼承喬布斯那樣的“現實扭曲力場”,反而,他的演講中充滿了理性和哲思,像枯燥的課堂。

為什麼蘋果手機只有一個物理按鈕?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在一次和騰訊內部產品經理的討論會上,張小龍以這樣一個問題作為開場:為什麼蘋果手機只有一個物理按鈕(HOME鍵)?

這個問題更像是張小龍關在辦公室時琢磨時問自己的一個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張小龍闡述他的思考:我感覺喬布斯的性格有一點偏執,他追求一種極致的簡潔,可能跟他的理念有關係。他如果能用一個按鈕來實現的話,他絕對不會用兩個按鈕來實現。

喬布斯極簡設計極簡設計的理念起源於哪裡呢?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在沃爾特 艾薩克森寫的《史蒂夫 喬布斯傳》這本書裡這樣寫道:

喬布斯假的房子位於迪亞布洛大道286號,和他們周圍的房子一樣,都是由房地產開發商約瑟夫 埃奇勒建造的。埃其樂建造的廉價房屋的特點是:落地的玻璃牆、開放式的平面設計、無遮蔽的樑柱構造、水泥地面以及大量的滑動玻璃門。“他早的房子整潔漂亮,價格低廉,質量上乘。他們把乾淨的設計和簡潔的品味帶給了低收入人群。房子本身有很棒的小特色,比如地板下安裝了熱輻射供暖設施。我們小的時候,鋪上地毯,躺在上面,溫暖舒適。”

“我喜歡把很棒的設計和簡便的功能融入產品中,而且不會太貴。”“這是蘋果公司最初的設想,我們在設計第一臺Mac電腦時就嘗試這麼做,並在ipod上實現了這一設想。”

從ipod到itouch,再到iphone、ipad,一脈相承。從書中的描述推測,我們有理由相信,極簡設計的理念的種子來源於喬布斯幼年時所居住房子的極簡的風格。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我們受環境的薰陶,然後又通過自身的創造去改變環境,和環境協同演化,從喬布斯到張小龍,都受到了這位開發商的恩澤。

我感興趣的並非是功能或設計細節,而是產品背後的人性與社會的底層邏輯。——張小龍

2014年5月6日,騰訊正式成立微信事業群,張小龍擔任微信事業群總裁。

在微信事業群,張小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在信中他提出了七個理念,這也是張小龍對微信未來的發展提出的產品定位和產品思想。一、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二、保持自身的價值觀,因為它會體現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中。三、保持小團隊,保持敏捷。四、學習和快速迭代比過去的經驗更重要。五、系統思維。六、讓用戶帶來用戶,口碑贏得口碑。七、思辨勝於執行。

看到這封公開信,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的話,我想這句話可能比較合適:“這很張小龍。

比如最後一條:思辨勝於執行。曾經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指尖煙霧繚繞,在快速敲擊鍵盤的時候,思緒在飛速旋轉。這個世界上,最接近上帝的人,就是哲學家。產品經理是站在上帝身邊的人,所以,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哲學家。思辨,更多的應該是對人性的琢磨吧。

“保持小團隊、保持敏捷”。這一條來源於凱文凱利的著作《失控》。著名的未來學家Kevin Kelly在其《失控》一書中這樣描述未來的商業:企業過渡到生態型組織,不同的生態在一起形成了“熱帶雨林”式無邊界、無中心、開放式的社會商業環境。在這個未來商業生態環境中,8-12人在一起工作的小型團隊是合理的結構,不同小型團隊連接起來,就能形成蜂群效應——高效協作完成商業活動。而他曾經說過,一個應屆生來應聘產品經理,如果他讀過《失控》這本書,基礎還可以的話,就錄取了。可見他對《失控》的厚愛。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失控》作者 kevin kelly

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

微信之父張小龍: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騰訊公司裡面一直在強調的價值觀,就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用戶價值是第一位的,這句話看起來像老生常談或者很普通,但是我要說的是,其實這句話讓一個好的產品和一個壞的產品拉開了差距

,大家都明白用戶很重要,但真正把用戶價值第一做到產品裡面去的不多,大部分只是把這個作為一句口頭禪在說,但是在微信和微信的平臺裡面,我們把這個作為第一要事,作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多人是沒有真正明白這一句話的,比如說給大家一個機會,說微信這裡有一些特別的接口或者特別的權限給各位,都一定會很開心。很多公司內部或者外部找我們合作,為了合作大部分都是一個交換說我有什麼資源,你有什麼資源,我們來交換一下,這就是合作,但是所有的合作裡面都會把用戶價值放在最末端,因為你首先考慮的是一個資源的交換,所以我們不會跟任何的,包括外部的、內部的去做這種資源的交換取代用戶價值的情況,當我們面對一個合作的時候,我們首先會考慮的是這樣一個合作對於用戶是不是有價值的,是不是用戶所需要的,如果我們這樣作為一個最基礎的考量點,我們自然就會有很多的合作,很多的決策,做出一些判斷,我們就會直接打掉很多沒有必要的行為,對微信和微信平臺來說,我們現在更多的挑戰不是在於說我們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我們能夠擋掉多少事情。

從平臺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希望的是我們平臺會提供無限種可能性給第三方去開發,而不是說我們一單一單的去談很多的合作回來,甚至這個合作對用戶是毫無價值的。各位用微信的應該會體現這一點,會感受到其實微信一直在很小心翼翼保護你用微信的體驗,你不會在微信裡面看到突然有一個什麼樣的群發過來,突然有一些系統上的消息過來,你覺得這是很習以為常的,但是從我們看過來,其實是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讓微信裡面的內容非常乾淨,從一個業務推廣的角度來說,我們公司內部也會有非常多的業務,在微信裡面群發一條就可以幫助什麼,但是微信裡面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對外部來說,其實我們更希望的是平臺有一些公平、公正的一些規則來對待用戶,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會看到,微信這裡會提供出一些特權出來,例如說很多朋友會跟我們說,我能不能讓自己的好友數超過5000人,我說這個沒有可能,因為系統裡面就沒有超過5000人的號,我的觀點是白名單是一個系統的瑕疵。有一些朋友也會跟我們提需求說,能不能給我們開一個白名單,把微信紅包的金額提高一下,因為我是一個土豪,我想給別人發800塊的紅包,開一個白名單對我們來說是舉手之勞,對我們的客人來說會覺得這是與眾不同的權限,可以炫耀一把,我們確實開過這樣的白名單,但是前不久我們把它關閉了,因為我們發現如果開一個白名單出去,我們只會在用戶裡面造成一種攀比,造成一種不均衡,而這樣的現象不是我們倡導的微信文化。系統要做這個事情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沒有特權的白名單;二是如果這個需求普遍,就是有很多人有很強的需求,那麼系統應該有一個規則來釋放這個需求,而不是通過找關係或者是白名單這樣的方式來滿足少數人的需求,這不在我們產品鼓勵的方向中。

在羅永浩推出子彈短信,社會輿論一片聒噪時,有媒體採訪張小龍,他表示:看過“子彈短信”的產品截圖,但甚至都沒興趣安裝一個體驗體驗。子彈短信該關注的是用戶,而不是競爭對手。

一款產品,一段人生

Foxmail,QQ郵箱,微信(微信本質上也是一個郵箱),張小龍在郵箱這口深井中鑽出了財富和名譽。這個曾經不善社交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改變了中國人的溝通方式,也成就了自己這一世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