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杨家将被困的二郎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有哪些历史故事?

手机用户82181059613


  杨家将被困在的二郎山,就是今天的陈家谷。而且这次被围困的杨家将领导正是杨家将的创世人,杨老令公杨业。

  为什么那么能打的杨叶以及他所带领的杨家将会被敌人围困在陈家谷呢?

  这都是主将潘美造的孽,也就是说他背叛了杨业,本来两人早就商议好,在陈家谷这个地方,潘美埋伏好伏兵,由杨业带领杨家将深入敌军前线,当做诱敌先锋,把契丹人给引到陈家谷来。然后把敌军一举歼灭。  

  但是,关键的时候,当杨业真把契丹人引到陈家谷时,潘美却当了逃兵,他带着自己的部队逃之夭夭了。潘美为什么会逃走?杨业有没有战死在这里?大家继续看我跟大家说一下当时契丹和大宋具体的情况。

  宋朝的劲敌,一直都是北方强大的契丹,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也就是辽国。因为五代十国的时候,中原出了一个叫石敬瑭的儿皇帝,他把中原在北方的门户燕云十六州(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东北部)让给了契丹人。这就导致了,中原汉人的国家,经常会遭受到来自契丹人骚扰。  

  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只统一了南方地区,北方还没来得及去打,他就不明不白的死去了。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当了皇帝。赵光义开始继续统一北方,先是把北汉给打败,纳入到了大宋的版图上。北汉的将领杨家将也投降了大宋,成了大宋的军队。

  赵光义统一北汉之后,开始有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这时候就避免不了和契丹人打仗。

  赵光义带领部下御驾亲征,开始到燕云十六州的北京一带和契丹人打仗。他亲自率兵去打契丹打了两次,结果两次都战败了。第二次去的时候,更是差点连性命都丢在契丹的国土上。要不是杨业把他从死人堆里拉出来,他就真的阵亡了。  

  此战之后,他再也不敢到战场上亲自督战了,到了第三次打契丹的时候,他就派了东西两路大军一起进攻契丹所在的燕云十六州。结果东路军的将领进军速度有点快,而且粮食没有跟上,所以他们被契丹人打败了,军队死伤无数。

  东路军的溃败,给西路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西路军的将领就是潘美,西路军的主将就要杨家将。当时赵光义给他们的任务是,把已经占领地牌上的汉人全部给带回到大宋的地盘上来。

  东路军溃败之前,西路军的杨家将的仗,打的还是顺风顺水的,而且占领了不少契丹人的地牌。可是,东路军一溃败,原来攻打东路军的契丹人,开始支援西路军对抗潘美的军队来了。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西路军的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潘美召开会议,让大家商议如何来对付契丹。杨业就告诉潘美,我带领杨家将,诱敌深入,你带大军埋伏在陈家谷,我把他们引来,打个伏击战,一举歼灭契丹人。

  结果杨业带领杨家将刚走,潘美就得到杨业杨家将损失惨重的消息,他们以为杨家将会全军覆没。为了不至于自己再打败仗,索性潘美就带领部队撤走了。

  结果杨业带领的杨家将,经过殊死拼搏,剩下几十人,还是把契丹的军队带到了陈家谷。可是陈家谷空空如也,一个人都没有。杨业知道自己被坑了,所以,无奈他只有和契丹人决战到死了,最后,杨家将全部战死,杨业被俘虏,在被俘虏后,杨业绝食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杨业撞死在墓碑之上。反正陈家谷之战是要了杨业的命。


林歌作品


前几年我在山西朔州山阴县呆过一段时间,到过新广武,旧广武城址,在新旧广武中左边有一坐山不知道叫什么山,在半山腰上有一个杨六郎的槊像,旧广武城的后面就是雁门关遂道,在新广武的左边有一个老城门属南门,上面还有荒墟城楼。住在南门边上的一位老人说,这是秦始皇那时候建的,旧广武的城门属西门两广可能属东南西北方向,在两广右边过高速路下面就是杨家墓,大大小小的坟头占地有好几十亩地,一眼望不到边际,墓地的东边有一个最大的坟头,有两间房那么大,可能就是祖坟了。现在国家把两广武城重点保护起来,属一级保护文物。有趣的话不妨到那里去参观一下


用户8535725058992


在演义中,杨家将被辽军围困在二郎山的李陵碑附近的狼心窝,“羊入狼窝,焉有生机”,杨业宁死不屈,碰李陵碑而死。那么,杨家将被困的二郎山到底在哪里,还有就是历史上杨业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这个二郎山被认为在山西省怀仁县境内,怀仁县的金沙滩就是当年宋辽的主战场之一。据史书记载,公元986年,北宋三路大军伐辽,西路大军潘美(演义中的潘仁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由于出师不利,面对十几万的辽军,宋太宗命令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本来就是一场掩护撤退的战役,谁知道当时的监军王侁非要与辽军正面冲突。



杨业深知其中的凶险,就与监军王侁据理力争,但由于主将潘美采取了默认王侁的态度,无可奈何的杨业只好妥协,冒险出击,并且与潘美约定,让他在要道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才有一线生机。谁知杨业在前面作战,监军王侁等半天,以为辽军撤退,为了争功,他率领部队出击,但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他就脚底抹油逃跑了。

等到了杨业与辽军浴血奋战,转战到陈家谷的时候,却不见接应的队伍,他率领部下再与敌人力战。他中身受几十处伤,部下战死,自己的战马也重伤,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被辽军擒获。此战,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杨业被擒后,为表忠心,绝食三天而死。

而在演义中,杨业被契丹大军围困于两狼山的李陵碑附近的狼心窝,“羊入狼窝,焉有生机”。为了表现杨继业威武不屈,以身报国的精神,设计杨业碰李陵碑而死。这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虽然有所夸张,但显得更加悲壮和惨烈。

很多人把演义当成历史,然而演义与历史的区别蛮大的,演义终归是演义,演义与历史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历史上的二郎山是我们的内蒙古乌特拉中旗,在这个境内有一座山脉就叫二郎山。说起二郎山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杨家将,当年杨家将就被困在二郎山。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出年,在北宋的时候杨家将就已经传遍了天下。

北宋有名的将领其中就有杨业、杨延昭。他们保家卫国的事迹,让我们都很感动。杨家将的威名当时可是叱咤风云,令辽兵闻风丧胆。杨继业是北宋的名将,杨家将有名的将领之一。他后来归附了北汉刘崇,年少英武的他很快被刘崇所赏识。可谓是比较幸运的,后来杨继业战功赫赫,国人号称无敌。他不仅彰显了杨家的威名,后来他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杨家将就是这样为国尽忠的人。

在我们看来无比的忠诚,让人颇为的震撼。奈何奸臣当道,最后的最后,杨家名将还是遭到了破坏。有的时候忠臣得到百姓的认可与信赖,奸臣就会越来越嫉妒。一度认为他们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并且除之而后快。

杨家名将后来被奸人算计,战死在沙场。杨四郎,杨五郎后来失踪。这样的英雄惨死,我们很是痛惜。后来得知此事,也是经常的拜祭杨家将们。他们的伟大,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及在百姓中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 二郎山在抗战时期见证了不少红军征战的场面,可见二郎山这个地方发生了不少关于英雄们的事迹。





鬰州居士


杨家将被困之地是陈家谷,并非二郎山。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并非是被困在了二郎山,而是陈家谷。这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都是有记录的。

陈家谷就是今天的山西忻州市宁武北四十里处的地方。当年的杨业带领的杨家将,就是从这里和契丹人决一死战的。

最终的结果是,杨家将几乎全部战死,杨业也被俘虏了。最终,他是在契丹绝食而死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杨业是撞死在了李陵碑上,这里我们不做深究。

因为二郎山是小说杜撰的情节,所以这里我们不讲虚构的历史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杨业的惨死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主将潘美了。本来潘美带领的军队,属于是西路军,杨业带领的杨家将,也是西路军的一部分。

同时,配合西路军进攻契丹的,还有东路就的主将曹斌。但是,曹斌因为战略上失误,导致粮饷没有跟上,所以,他这边就被契丹给击垮了。

曹斌的东路就失败,本来迎战曹斌的契丹大军,就转移到了杨业所在的西路。

无疑,这就增加了西路军的压力。

为了应付契丹大军的到来,潘美开始和杨业商议,如何击败契丹大军。这时候杨业就出了一个十分冒险,但是,有可能会胜利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让杨业带领杨家将,去吸引契丹的大军到陈家谷来。

到时候潘美带领着宋军埋伏到陈家谷。

只要契丹人到达陈家谷,潘美杀出来,就可以让契丹人有来无回。

但是,很遗憾的是,杨业带领的杨家将打的不是很顺利,潘美得到了消息,他以为杨业带领的杨家将,全部都战死了。

所以,他就带领着宋军,撤逃了。也就是说潘美背信忘意,坑了杨业。

杨业带领的杨家将尽管伤亡惨重,但是,他们还是完成了使命。最终杨业带领的几十个杨家将,还是把契丹大军引诱到了陈家谷。

可是,这时候的陈家谷,根本没有宋军的影子。

因此,杨业意识到今天肯定是要为国捐躯了。他们和契丹人战斗到最后,直到被俘虏为止。

就这样杨家将的创建者杨业战死在了沙场。

那么问题又来了,杨业战死之后,真实的历史上还有杨家将吗?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的记录,历史上的杨家将是有三代人的。这三代人就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的,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七郎八虎中的杨家将,全部都是杜撰的,包括杨宗保和穆桂英在内。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关于他们的事迹。

在这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杨业和杨延昭带领的杨家将,主要对抗的敌人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后来,契丹和宋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就友好往来了,这段时期,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大概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所以,最后一个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杨文广主要是和西夏作战。当时杨文广跟着狄青南征北战,也是立下了赫赫功勋的。

但是,杨文广之后,杨家将就没有了踪影。因此,到了北宋灭国的时候,也就没有了杨家将救国的事迹了。

杨家将主要活动在北宋的中前期,中后期之后,历史上就没有杨家将了。


不才讲史


小说里面讲述杨业被困身亡的那座山,名字叫做两狼山,但民间多误传为二郎山。

甚至有些人还去二郎山祭拜他们,这其实是很大的错误,即便不说演义里面的故事,真正的正史里面记载的杨业牺牲的地方都没有二郎这个名字,他牺牲的地方叫做陈家谷。

他当时的确是走投无路,当时都部署潘美扣下援兵,迟迟不发兵,再加上姓王的监军也不接应,最终让他被辽国军队包围,力战被俘后他绝食而死。那现实里面,有演义里记载的两狼山吗?自然有,还不止一个地方。

第一个"两狼山"就在山西省的怀仁地区,这个地区不单单有两狼山,还有金沙滩,甚至境内连当地人民纪念李陵所立的石碑和苏武的庙宇都有。

更巧的是,这里属于雁门关外,历史上宋国军队和辽国军队就是在这里交战,再联想杨业也是在雁门关外面杀敌,这一桩桩一件件巧合,一度让别人认为这里就是话本里面宋国辽国交战的主战场,到现在为止,历史主流的观点也都是认为山西的这个地区就是宋国辽国作战的主战场。

第二个"两狼山"是在内蒙古境内,境内有两座山头,大的就叫做大狼山,小一些的就叫做二狼山,他们两个合起来才是两狼山,这里原本是霍去病打到匈奴的时候曾经赐名过的山峰,但是宋辽交战发生在这里几乎不太可能,这里毕竟是蒙古境内,而且在北宋时期,这个地方是契丹国的地盘,按照常理推算,宋国和辽国哪怕打的再厉害,难道还能打到其他国家境内,要真是这样,就不只是宋辽作战,而是宋辽契丹三国混打。

第三个"两狼山"是在山东临沂,这里也有一个两狼山,只不过依然是分开的,大的山峰叫大狼山,小的山峰叫做二狼山,传说在小的二狼山里面,还有一个山洞叫做龙虎洞,里面是杨家将的埋骨地,这显然就是虚幻的成分更多一点。

熟悉宋朝历史的就会知道,杨家的活动范围是在山西地区,难道打仗在山西,等埋骨的时候却要运到山东的某个山洞再埋?这里显然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也有的人说是陕西省神木地区的二郎山,这里的"二郎山"跟神话人物二郎神,治水的神仙赵二郎和李冰的儿子有关,反而是跟杨业的牺牲地不符合。

所以上边分析了这么多,最靠谱的还是山西怀仁吴家窑的两狼山最靠谱。这下,各位明白了吗?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语见


演义中是两狼山,不是二郎山;正史中是陈家谷,也不是二郎山;无论正史演义,更不可能是陕西神木的二郎山,跟杨家将没有半毛钱关系。


《杨家将演义》中,杨家将被困两狼山,大郎、二郎、三郎战死沙场,七郎被万箭穿心,杨老令公力战突围,与辽军血战金沙滩,誓不投降,最终头撞李陵碑,壮烈捐躯。

两狼山到底是哪里呢?现实中真有吗?

历史上真实的杨业是在雍熙三年(986年)的雍熙北伐中牺牲的。杨业时任云应(云州,金山西大同)路行营副都部署,率军出雁门关,接连攻城略地,但因东路军主力溃败不得不回师,杨业受宋太宗之命掩护关外百姓转移,因都部署潘美(潘仁美的原型)、监军王侁拒不发兵接应,在朔州陈家谷(也称陈家峪)力战被俘,拒不投降,绝食而死。

现实中还真的有两狼山,而且不止一处。

1,山西怀仁

山西省怀仁县吴家窑镇不但有两狼山,还有金沙滩,而且据怀仁县志记载,此地还真的有李陵碑和苏武庙,更重要的是,怀仁隶属朔州,位于雁门关外,这里正是宋初杨业负责镇守的一线,宋辽两国攻防交战的西线主战场。因此主流观点都认为山西怀仁县境内的两狼山和金沙滩就是《杨家将演义》故事中的发生地,而杨业战死的故事则借鉴了正史中的陈家谷之战,只是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

2,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也有两狼山,山分两座,东边的叫大狼山,西边的叫二狼山,合称两狼山。据考证,这个两狼山就是汉朝霍去病曾立石勒名的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的成语即来源于此。但终北宋一朝,这里都是契丹的地盘,杨家将不可能打到此处。

3,山东临沂

打开百度百科,赫然发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车惘镇唐家庄村也有两狼山,一个大狼山,一个,二狼山的猛虎洞里还有一个杨家墓,传说是北宋杨家将的墓地。这个就更不靠谱了,杨家将主要活动区域在山西北部,不可能穿越到数千里外的山东活动。

有些作者说是陕西神木的二郎山,看来对宋史一无所知,疏于考证。

杨家将主要负责防御雁门关一线,很少跑到麟州打仗,而麟州的二郎山又名“驼峰山”、“笔架山”,素有“陕北小华山”之称。所谓的二郎据说和二郎神杨戬、治水之神赵昱赵二郎以及李冰之子李二郎有关,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记载或传说与杨家将有关,因此这里绝不可能是杨家将被困的两狼山。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看到了许多问答,对二郎山具体在如今哪些地方做出了非常全面的论述。其中不乏有像山西怀仁,山东临圻和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等地。而且在这些地方也都有杨家将战死的纪念碑,和一些历史古迹,甚至还有像金陵沙,李陵碑的一些历史史料中记载与杨家将有关的东西。



然而这些东西是不是真实,我们现在都无法考证。其实在《杨家将演义》当中,杨家将被困的不是二郎山是两狼山。而史料中所记载,杨家将杨业被杀的地方也是在陈家谷。那对于杨家将被困的地方二郎山具体在如今的什么地方呢?

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这个问题。其实就像杨家将,在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存在,又是不是像演义中那么厉害,对国家真的就那么忠诚?我们都没有去考证的必要。杨家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忠义的代表,是中国忠诚文化的纪念碑。他们的存在代表着精忠报国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所以我在这里主要讲述一下杨家将被困二郎山的由来以及在二郎山的悲惨遭遇。

杨业在投降北宋之后,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重视杨业的军事才能。将杨业任命为军中节度使,赋予他很高的军事权力。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匡义决定率军伐辽,收回在石敬瑭手下损失的燕云十六州。他将兵马分成东西两路军,东路军大将以曹彬为主将,其中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王侁为军中监军。

西路大军在杨业的带领下,有势如破竹的气势,一连攻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州。带领军队来到了桑乾河边,而此时东路军曹彬的部队却出师不利。东路军马都被迫撤回到黄河以南,西路军因为得不到东路军的支援,不敢贸然深入,于是便回到了代州。

宋朝便下令西路军将四州的百姓迁往内地。当时辽国萧太后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军队十多万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情况危急,杨业建议潘美不要与辽军硬碰硬。应该遵从上级命令保护百姓进行撤离,利用云州和应州的人马将辽军进行分散。

他们将敌军引开需要转移的内陆大道,保证百姓向内地进行撤离。可监军王侁却极力反对杨业的建议:“我们带着如此战斗力强盛的军队,为何要如此畏缩怯懦,我们应该带领所有军队,集中百姓从大道光明正大的撤离。”


不仅如此,监军王侁还讽刺杨业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为何面对辽军就如此怯懦?是不是对这大宋留有二心了?”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当时监军是皇帝派来负责监视军队的,所以实际上监军的话语权还要大于中军主将。

杨业无法反驳,只能从命。果真在撤退之时受到辽军的进攻,军队被冲的四分五裂。杨业对着潘美说:“我带领杨家将将辽军引入陈家谷,你带领部队在这里埋伏将辽军歼灭。”而潘美和王侁在见到辽军非常强烈的趋势之后,以为杨业已经被杀。

于是带着军队撤离了。当杨业带领着杨家将从白天一直打到傍晚,只剩下十几个人,将数万敌军引入陈家口时,却无法见到潘美的军队。虽然非常悲痛和寒心,但还得继续打下去。
尽管身上受了十多处伤,大郎,二郎被杀,七郎被敌军万箭穿心。杨业也中箭倒地,最终悲痛万分,头撞李陵碑而死。其中也有一说是杨业被俘之后不肯投降自杀身亡。一代忠将最终陨落在了陈家谷。


史之策


杨家将演义也是一部备受大家喜欢的书籍,不过像这一类书籍,作者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又自我开拓思路,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这本书籍,并不是正史,不过有很多朋友读过这类书籍后,会不由自主的就将认为是历史。比如说,演绎故事中提到了杨家将当年是被困在了二郎山,但在历史当中,杨业是在陈家谷这个地方牺牲的,并不是困于二郎山。不过既然问到了演绎故事中提到的二郎山,那我们就还是来聊聊这个地方。看看书中的此地,具体是哪一个位置,这里又有什么故事?



二郎山又被称为二狼山,通常有三个地方。

第一,山西怀仁吴家窖镇,这个地方也是书中记载的那个二郎山。在真正的历史当中,杨业还在这里镇守过一段时间,因为这里属于边界位置,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可能因为这一段故事,所以作者才会将这里作为了他书中故事的发生地。但不管作者在这个地方用了多么隆重的笔墨来描写故事,它都只能算是一种艺术性加工,并不算是真实的故事。



第二,山东省兰陵县车惘镇唐家庄村。在这个地方也有一个二狼山,据说在这个山上还有一个猛虎洞,里面就是杨家修建的墓地。甚至因为这样的传说,经常还有人上山去祭拜杨家先辈。不过这样的一种说法真的是太不能够让人相信了,因为杨家当初在战场上活跃的地方,主要是在山西北部。而这个地方已经是山东了,两地相隔这么几千里的距离,古代的交通工具又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他们怎么可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跑到这里,甚至还在这里修建墓地呢?所以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是当地的百姓希望为这里增添一些名人效益,所以流传出来的一种说法。



第三,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这里有两座山,靠东边的那一座被人称之为大狼山,靠西边的那一座就叫做二狼山。不过这个地方可绝对不会是杨家将们来过的地方,因为在北宋时期,这里就已经被划分成了契丹的地,杨家将既是本事在高强,也不可能出入到敌人的地盘。不过这个地方和杨家将没什么关系,和霍去病倒是有些渊源,因为这就是霍去病曾经说过的狼居胥山。


紫禁公子




答:首先声明,这是一个悟空问答里的问答题,题目是提问者写的,不是我写的,我只负责回答。诸位看官在阅读我的回答时,请别再指责我乱起题目了。我和诸位看官一样,都看出来了,提问者的题目写错了,杨家老令公当年被困的地方,不是“二郎山”,而是“两狼山”。三个字错了两个,真是错得离谱。

现在核查两狼山,可以查出了三个比较著名的(比较不著名的,应该还有)。

第一个在山西怀仁吴家窑镇,这儿不但有两狼山,还有金沙滩。

甚至怀仁县志里记载,两狼山里原本还有李陵碑和苏武庙的,不过已经被毁了。

第二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拉特中旗,但这个两狼山明显属于当年辽国的地盘,杨家将出现在这里,太扯了。

第三个在山东临沂,这里的两狼山上还有个杨家将的墓地。但杨家将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山西,把宋辽交兵的地点乾坤大挪移一样移到山东,太说不过去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两狼山就在山西怀仁吴家窑镇。

但是,我们结合杨家将的相关评书,先来看看杨令公被困是怎么回事。

故事说,辽国进攻大宋,兵过雁门关,进入中原地区。

宋太宗就和八贤王一起御驾亲征。

亲征很顺利,很快就收复了幽州。

但宋太宗和八贤王进入了幽州城后,才发现中了辽军的空城计。

于是,杨家将舍身救国,由大郎、二郎扮作太宗和八王,并由其余兄弟六人护卫,参加辽主在金沙滩设下的“双龙会”,从而七狼八虎大闹金沙滩,大郎、二郎和三郎先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不过,太宗、八王和众大臣在杨令公的保护下脱逃。

太宗与八王皇帝返京,元帅潘仁美成了幽州宋军最大长官。他公报私仇,逼迫负伤的杨令公带领仅存的六郎、七郎出战,最后,“杨家将被困两狼山”,杨令公碰死在苏武庙前的李陵碑上。

嗯,按照这样的描述,两狼山应该在幽州附近。

但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啊。

那么,关山西怀仁吴家窑镇什么事?!

当然,有人说了,七狼八虎大闹金沙滩、杨家将被困两狼山是演义评书说的事,应该以正史记载为准。

那么,如果按照《宋史》、《金史》等正史的记载,杨令公是在朔州陈家谷(也称陈家峪)力战被俘,拒不投降,绝食而死。

也就是说,没有兵困什么山之事,也没有碰死李陵碑之说,一切都是扯淡。

因此,只能说,世上本无两狼山,只因出现了评书《杨家将》,两狼山都多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