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淵之盟》簽訂的合理嗎?為什麼宋朝要與遼簽訂《檀淵之盟》呢?

大馬哈魚12


是澶(chan)淵之盟,而非檀(tan)淵之盟。

現在看太划算了:

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創造了百年和平,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整個中國歷史,宋朝光輝燦爛的文化和發達的經濟都與此密切相關,澶淵之盟締結後100年左右的和平時代貢獻了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六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柳永成年後幸福的青樓時光也拜這個時代所賜。

有人說,如果1000多年前有諾貝爾和平獎,宋真宗與遼聖宗將無可爭議地獲獎。一紙盟約給後世留下無盡財富,像指南針就是澶淵之盟後被廣泛使用的。因為,北宋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有宋一代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文化最繁榮的一代,而澶淵之盟後宋仁宗時期更是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人認為澶淵之盟是恥辱,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我們對澶淵之盟的瞭解比較片面,簡單將其理解為給北宋老百姓增加了沉重負擔的不平等條約。殊不知,那點“歲幣”只是北宋一兩個縣城的財政收入,對北宋來說,並不傷筋動骨。而締結盟約前,宋因戰爭每年都要耗費千萬兩以上的白銀,遼國也代價沉重。澶淵之盟是以極小的代價換來的是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百姓安居樂業,極大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澶淵之盟後,宋遼的經濟均得到快速發展,併成了當時世界的最大經濟體。有學者統計,遼宋GDP佔當時世界的八成以上。

當然締結盟約也帶來了消極的一面,百餘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直接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後皆為女真建立的金國擊敗。遼國殘餘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苟延殘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國稱臣納貢,此後被迫向西夏“賞賜”,國力漸趨衰弱。

《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所以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但強國必先強軍。國防部發言人也多次說“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就是有強大的軍隊做後盾才底氣十足。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能戰方能止戰,這也是留給宋朝最大的教訓。





風雲雜談


提起北宋,很多觀眾腦中就浮現了兩個詞,“積貧、積弱”。這種誤解在很多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要知道和疆域遼闊的唐朝最鼎盛時期7700萬的人口相比,北宋以相對較小的疆域容納了1億的人口。從耕地面積,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城市化比例,手工業水平等多種方面來看,宋朝絕對是整個歷史上領先的一個朝代。

  關於“積弱”主要是因為北宋有兩個國力強勁的鄰居,分別是遼和西夏。這兩個國家和唐朝時的匈奴、突厥這種單一的遊牧民族不一樣,他們採取的是“二元制”的遊牧政權,那就是在遊牧的同時進行工作,他們既保證了傳統遊牧民族獨特的軍事優勢,又吸取了中原地區的農業特點,因此更為強勁,所以才能與北宋保持長期的軍事焦灼狀態。加上北宋建國前燕雲十六州已經被契丹佔領,喪失了養馬的好地方,所以北宋騎兵數量遠遠低於前朝。

  很多觀眾朋友們在一些電視劇中可能會聽過“澶淵之盟”、“燕雲十六州”等詞彙,通過電視劇的渲染認為這是北宋屈辱的主要原因,但對此並不是很瞭解。“檀淵之盟”其實是北宋朝廷為了保全大局與遼國所簽訂的一項條約。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條約說是整個宋朝歷史中最讓人感到羞恥的一項條約。

  公元976年,宋太祖登上皇位,在登上皇帝之位的三年後,他開始組織軍隊消滅北方的殘餘勢力。很快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得到了統一。

  可惜之後的兩次“北伐”均已失敗告終,為了保證整個朝廷統治的穩定性,他將政治重點轉到了朝廷之中以及國家內部,開始實行“黃老政治”,百姓們因此得到了休養生息。

公元998年宋真宗趙恆繼位,延續了太宗末年的“黃老政治”。不過邊境卻並不像宋太宗當政時那樣太平,遼國不斷派士兵在我國邊境進行挑釁,掠奪財物,屠殺了很多百姓,為了維護邊境的太平安穩,我們所熟知的“楊家將”率領眾士兵前往邊境抵抗遼朝的入侵,不過,遼國乃是在草原上建立的一個國家,他們騎兵的運行速度極快,戰術極其靈活。在戰爭中,宋軍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

  公元1004年,當時遼朝的皇帝遼聖宗及掌權者蕭太后率領二十萬士兵,大舉向南入侵我國邊境地區。對此宋真宗準備帶領宗族大臣遷都向南逃亡,不過在宰相的逼迫下,宋真宗被逼前往前線,此舉大大振奮了宋軍士兵的士氣,遼軍大敗,提出與宋朝和談,當時丞相等大臣皆反對和談,可本就無心戰爭的宋真宗一聽這個消息立馬就無心抵同意議和。

  之後兩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結為兄弟之國,雖然宋朝贏得了戰爭,但是每年需要送給遼國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兩,兩國以白河溝為界,雙方互不干擾。

一、澶淵之盟”簽訂的主要背景

  遼宋之間處於戰爭狀態,要從宋太宗發動”高粱河戰役”開始,到宋真宗時,遼宋之間已經被迫戰爭了25年了,每次戰爭雙方都要付出極大的傷亡,此次蕭太后與遼聖宗所御駕親征的戰爭被稱為“景德之役”,遼、宋兩位皇帝直接對峙的戰爭是“澶州之戰”。

  遼軍雖然勇猛,但是攻破城池的能力卻並不是很強,他們一開始將兵力囤積於瀛洲城下,但是並沒有去和“天雄軍”硬碰硬,之後又繞開了定州重兵,等到他推到澶州時,已經屬於強弩之末了,所以面對宋真宗的十萬大軍,他必然是無法再向前攻破的。

  戰爭在此時陷入了焦灼,遼軍數量較多,但是宋軍佔領著地理優勢,雙方都沒有辦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並且定州王超所帶領的10萬大軍並未前來支援,這對於遼,來說彷彿是一隻上了弓的箭遲遲未發,所以他極其害怕,在攻克澶州時,造成腹背受敵的情況,因此不敢全力攻克澶州。加上此時遼軍中威望最高,實力最強的大將蕭撻凜在戰爭中意外戰死。遼聖宗的心中必然是十分惶恐的

  而此時的宋真宗其實也有“難題”,那就是久久攻不下遼軍的時候,王超也在此時不聽他的指揮了,所以王超並沒有對遼軍的牽制作用。並且此時宋真宗也不知道遼軍的主將蕭撻凜意外戰死了,所以他也是極其心虛的。

  因此在這場戰爭前,雙方君主都不是很瞭解對方的真正實力,並且都認為對方的實力要強過自己,所以他們其實是非常迫切停戰的,澶州的談判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

  二、“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

  這場談判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關南十縣”的歸屬問題,“關南十縣”是後周柴榮在北伐時所搶回來的“燕雲十六州”的部分領土。在進行談判時遼國認為這屬於他們原本的領土,應該回到他們的國境線,而宋認為這是我國繼承後周的“遺產”。

  此時遼國的主要目的是“訛錢了事”,有尊嚴的停戰,這樣才能回國向百姓交代,而宋真宗則想的是保留關南,“給錢了事”,因為當時宋朝國庫還是比較豐厚的,因此宋真宗的底線是一百萬兩白銀,在宰相寇準的壓力下,100萬漸漸地被壓到了30萬,這些歲幣並且不是以賠款的名義,而是以“關南十縣”的賦稅。簡單來說就是“關南十縣”的“管理權”屬於宋國而“經營權”則屬於遼國。

  三、澶淵之盟簽訂帶來的影響

  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條合約的簽訂的確保證了遼、宋兩國將近百年以來的和平。這個價值絕對超過了一年三十萬兩歲幣,並且要知道當時宋遼戰爭期間,北宋花在軍事方面的費用一年就達到了3000萬兩,而30萬的歲幣還不足軍事費用的1%。

  在條約的最後一項,兩國互市貿易。當時宋朝的經濟水平處於世界的巔峰狀態,在和平通商的情況下,從經濟狀況上來說,宋朝的農耕文明是必然將遼國的騎兵充分碾壓的,因此在貿易方面來說,宋朝所獲得的貿易順差也基本將這每年三十萬兩的歲幣給賺了回來的。

  從消極的方面來說“澶淵之盟”打開了宋朝賠款的先例,給當時的朝政以及民眾增加了很大負擔。其他的遊牧民族看到遼國在北宋戰爭中所獲得的好處之後,更加覬覦北宋的領土,這也導致了之後戰爭的爆發。

  並且簽訂條約所帶來的百年和平一定程度上使宋真宗、宋仁宗以及宋英宗三代,忘卻戰爭荒廢練兵,並且這種情況還導致了整個朝廷中,武將受到排解,文臣掌握了朝廷的大部分權力,

  也導致了河北軍以及京師軍戰鬥力大大下降。為之後戰爭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總結:

  “澶淵之盟”是遼宋兩國在合適的歷史時期所簽訂的一份對雙方都有利的合約。在那種情況下,雙方難分勝負,和談是唯一的選擇。這份合約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遼國已經確認了“燕雲十六州”屬於宋國。

  宋朝也得到了遼國不在南侵的保證。但是這些賠償確實與宋國之後幾場戰爭的失敗存在一定的聯繫,因此,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恥辱。不過我們應該用客觀的歷史眼光去看待這一條約,不應過分誇大,也不應蓄意淡化。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先說為什麼籤這個澶淵之盟,還不是因為宋朝統治者怕打仗、嚴重缺乏戰鬥意志嗎。

至於說合不合理,這個值得認真說說。

當時的宋軍佔盡了優勢。

當時宋軍人數比遼軍多,士氣比遼軍高(射殺了遼軍先鋒蕭撻凜),而且遼軍是孤軍深入大宋境內,在遼軍身後還有多路宋軍和城池。

此時的澶州城下,只要宋朝最高統治者有戰鬥意志,其實不用掩殺,只要與遼軍耗著,遼軍就沒轍。遼軍一撤,宋軍就可以從後面追擊掩殺,再加上遼軍歸路上的宋軍進行埋伏阻擊,遼軍絕對是有來無回的。

但是,在一個膽小畏敵的皇帝面前,這些優勢統統不存在了。

遼國人看的很清楚,擔心腹背受敵,就要講和。宋真宗馬上就答應了。

宋真宗這種做法,開啟了“花錢買和平”的惡劣先例。

從此,宋朝基本上不思進取。因為武將被限制的很厲害,因此宋朝屢戰屢敗,敗了就給錢,花錢消災。

這導致連西夏這樣的小國也能從宋朝榨出油水。

1038年因為西夏鬧著建國稱帝,宋夏開戰,結果宋朝失利,遼朝直接來敲詐,說給我點錢、否則我就打你。結果宋給遼的歲幣就增加了。

你看看!

再往後呢,金朝那麼生猛的後起政權,宋朝依然想著花錢消災,結果不靈了,直接被滅國。

因此,澶淵之盟不合理之處在於:宋朝總幻想用錢買和平,把自身的安全寄託在別人的善意身上,而不思振興武力、自我保衛。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贊評轉+關注哦!


凌煙閣論史


宋遼之間是相互之間經過多次攻防,都無法徹底消滅對方,最終簽訂了《澶淵之盟》。

第一階段:宋伐遼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江山,建立了北宋。公元979年,宋太宗統一南方各國,趁著軍威正盛,開始了對遼的戰爭,意在取回幽雲十六州,進而想長城以北進攻,可惜第一次北伐失敗。

公元986年,宋朝再次發動20萬大軍,分三路北伐,結果因西路軍得潰敗,導致第二次北伐又失敗了。兩次北伐讓北宋徹底失去了奪回幽雲十六州的力量,轉為防禦態勢。

第二階段:遼南征

公元1004年,遼國趁勝南征,一路推進到都城汴京附近的澶州。當時的北宋朝廷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最終在宰相寇準的勸阻下,宋真宗御駕親征。各路勤王之師也到達澶州,見到皇帝到來,軍心大振,大勝遼軍。

第三階段:和平共處

叫南征失敗以後,一時無力繼續南侵,北宋也拿腳沒辦法,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個難啃的骨頭。於是,開始了和談,最重訂立了《澶淵之盟》,宋向遼進貢歲幣30萬貫,從此兩國再無戰事,貿易、文化交流頻繁。

總的來說,《澶淵之盟》的簽訂還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它讓宋遼兩國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使得百姓安居可以,利在千秋!


以史知今


宋真宗時,在寇準等主戰派的堅持下,宋朝取得了澶淵之役軍事上的勝利,但宋真宗卻懦弱地和遼國簽下了屈辱求和的澶淵之盟。對宋而言,這是喪權辱國的和約,不僅燕雲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輸金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需索,使北宋國威掃地。遼國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菩提智者


我個人覺得是合理的。下面我將從該事件的歷史背景,發展進程以及後世影響等方面一一闡述。

1: 歷史背景

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訂立的盟約。於宋真宗年間1005年與遼簽訂的合約,盟約記: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遼歲幣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界。

面對戰鬥力強大的遼國的進攻,相對實力較弱的宋朝自然不是其對手,加上當時朝局並不穩定,遼國不斷侵擾宋朝邊境,長年的戰爭使得兩國苦不堪言,而雙方都有談和的意願,兩國各取所需,最終簽訂了條約。

2: 歷史影響

澶淵之盟的簽訂,無論從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商業等方面都對兩國有不小的影響,這同時也促進了兩國的友好發展。

澶淵之盟後,宋遼結束了長達25年的戰爭,宋遼邊境友好和睦,這樣百姓才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這樣保證了兩國力量的平衡。

宋遼兩國節省了巨大的戰爭開支,避免了大量的徭役和賦稅的壓力,為以後宋朝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發展。

再著,這也促進了兩國之間文化的交流,有利於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盟約簽訂之後,宋遼禮尚往來,兩國人民互相學習,這就大大促進了兩國的交流,同時也給兩國的貿易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綜上所述,我覺得澶淵之盟是合理,它不僅給宋朝帶來了安寧,也給遼國送去了財富,兩個國家共同發展。這種盟約不僅促進了民族融合,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江湖奈我何


檀淵之盟最讓人無法接受的大概是三十萬歲幣,宋本可以戰勝卻與遼談和,還要給予三十萬歲幣。便是由這一條出發,有人認為訂下澶淵之盟是喪權辱國的。但是,我認為不能以偏概全,另外三條協議都是有利於宋,或者利於雙方的,而且歲幣也並非是喪權辱國的條款,要知道,打仗所耗用的可不是區區幾十幾百萬,百姓不僅要生活於戰亂的年代,更要因為鉅額戰爭開支承受過量徭役和繳稅,於是談和對於百姓來說是樂見的。雙方互市,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交流,增進了兩族人民的友誼。在北部和平狀態下,宋可以專心對應西夏、吐蕃,也能進行內部建設。澶淵之盟後,宋遼大致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

澶淵之盟所帶來的是經濟文化上的益處與百姓生活的和平安定,以及整個國家內部建設和對外交流、擴張的有利支持。而它的瑕疵——三十萬的歲幣,卻為宋創造了遠超三十萬的經濟利益。其消極影響不外乎是軍事上的鬆懈,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那麼,對澶淵之盟本身的評價,我認為是利大於弊的。


道乃天成


首先,現代人一提起 《澶淵之盟》,很容易會被一些電視劇洗腦。會覺得北宋多麼多麼備受欺凌,這條約多麼多麼喪權辱國。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這裡先科普一個宋朝小知識,宋朝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弱。其實人家的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率超過了70%!唐朝對外戰爭才是輸多贏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遼、金、西夏和最後把大家都幹掉的元都拿宋朝沒轍。宋遼之間的戰役,因何而起?最直接的緣由,是因為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問題。但是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燕雲十六州早在五代就被兒皇帝石敬瑭給出賣給契丹人。北宋說破天就是收復唐朝失地。那燕雲十六州最多自古以來算是唐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吧。其實和北宋真沒多大關係。然後宋遼兩國就為燕雲十六州互推了25年,雙方的實際控制線大體上也沒怎麼變過。

那大家想一下,兩國這樣一直幹了25年,最後還是沒啥結果。而雙方都是處於消耗卻誰也幹不死誰的狀態。這樣的戰爭讓雙方的經濟,政治以及人民都強烈的不滿。遼宋也不是傻子,於是雙方統治者都萌發了休戰議和的念頭。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說:“今天的歷史學者普遍認為,《澶淵之盟》並不是屈辱的。從內容上看,基本上是合適的。而且,它有利於兩邊的老百姓,因為不打仗了。”30萬銀絹的歲幣對宋朝只能算是毛毛雨,好過之前時不時被遼軍衝進來搶一把;遼國覺得躺在家裡就能白掙30萬,好過以前辛辛苦苦騎馬去搶,結果一來二去,雙方都覺得比以前連年打仗,時不時死個幾萬人好多了,反而達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這可能是雙方在和談的時候都沒想到的。在《澶淵之盟》簽訂後的百年間,雙方互使三百八十餘次。而且該盟約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畢竟朝廷雖然“三冗”(冗兵,冗官,冗費),但是宋朝畢竟還是藏富於民的。甚至在遼聖宗得知宋真宗駕崩的消息後,《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十》裡都有記載“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這樣來看說這條約屈辱,兩朝百姓怕是不答應啊。

而遼的滅亡以及北宋的滅亡也同樣是因為《澶淵之盟》的破滅!在百年的和平發展過程中,兩國都沉溺於安逸。遼逐漸的失去了原有的狠勁兒,與此同時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的女真部落創立的金國開始了異軍突起!在軍事層面上,金的軍事實力已經略高於遼而且金正處於要幹掉遼和宋的囂張時期。

然後遼自然就慌了,趕緊去宋求助!“救災恤鄰,古今通義。宋遼兩國,百年友好。緊貴國圖一時之利,棄百年友好毀兄弟之誼,結豺狼之邦。我國一旦失利,就是你們大禍臨頭之時......”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但宋徽宗他就不懂,這貨居然和金一塊打遼。結果當時的遼國統治者天祚帝也是個混子。於是本就開掛一般創立金國的完顏阿骨打遇上這兩個兄弟,結局不言而喻。兩年後遼就滅國,而北宋也迎來了自己的現世報“靖康恥”!

可笑以信義、正統自居的北宋卻因為自己背棄了被自己視為夷狄的遼國,最後慘遭滅國。


維C牛奶咖啡糖


我認為合理!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詳細的給大家解說一下!

澶淵之盟的總設計師是宰相寇準。

到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趙恆時期,軍力弱得不行了。1004年,契丹國第六代皇帝文殊奴親征南下,沒遇到什麼抵抗直到黃河邊上,趙恆是個膽小的皇帝,嚇得準備南遷。但是宰相寇準知道,如果此時南遷的話,宋王朝有可能會散架,於是力主皇上御駕親征,直到軍事重地澶州,皇上本打算駐紮南岸,卻被寇準強拉到北岸,和契丹軍直接面對。雖然趙恆嚇得直哆嗦,但皇上渡河舉動還是極大鼓舞了軍隊士氣。雙方有幾個小規模戰鬥,互有勝負。

寇準的目的已經達到,其實他很清楚,以當時宋朝的軍力,無論如何不能和契丹發生大規模戰爭,但契丹的軍事目的在於擄掠,而不是佔領領土。所以,最重要的是雙方要尋找到一個談判的機會。

幾次戰鬥之後,看到和談機會出現,主戰派寇準立馬變身主和派,向契丹提出談判建議。

契丹軍估計沒想到宋國皇上會親征,也並沒有準備好長時間兩軍對峙。在北宋一方提出和談建議後,兩個皇帝都在戰場,雙方坐下來談判。

雙方訂立的盟約稱為“澶淵之盟”,要點是每年宋送給契丹絲綢20萬匹,白銀10萬兩,維持兩國國境現狀,雙方在多少縱深內不建軍事設施。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山西境內高大的佛塔特別多,在非軍事地帶替代作為軍事瞭望功能。

表面上看,這個條約宋朝吃了大虧,仗沒打輸就要每年賠款。但軍事上弱勢的北宋藉此保全,這就是趙宋的第三條道路。否則,不是因為放棄軍事被契丹所滅,就是因為加強軍事被軍閥篡位。

不少海外歷史學者,都會把1004年作為宋朝的開端。

澶淵之盟是宋的立國之本,宋擺脫了唐以後沙陀軍閥序列一員的命運,避免了成為第六個代,也因此才有了後世誇耀的文治國家。

遼宋兩國在澶淵之盟後,完全穩定了下來,一百多年的和平意味著什麼?宋這邊就不多說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給了現代人無限遐想和嚮往;契丹遼國同樣,我們在遼寧博物館看到的遼代文物,可以確信契丹大遼在澶淵之盟後,經濟文化同樣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


冰之藍


個人認為,這要從幾個角度來看。

一,從對宋朝的財政壓力來看,好事啊,一年送出去那點錢,比用於和遼國打仗花費的軍費省了上百倍,肯定是好事。

二,從內政的角度看,武官和軍隊的作用因此更為下降,重文抑武更為明顯,社會風氣進一步扭曲,國防實力從能打的五五開到徹底不堪一擊。

三,從民心軍心看,骨氣徹底丟失,可以用跪下了再也站不起來形容。

四,從軍費開支看,消極的國防政策,導致宋朝的軍費開支長期佔國家支出的80%,也就是一時省錢,結果從此背上了一個巨大的包袱。

綜合起來看,得不償失,本來應對外國的壓力,更正確的做法是我進一步提升自己國力,改革內政,提升軍人地步,培養尚武風氣,選拔精兵強將,徹底把對手打垮。漢,唐,明,清都是如此做的,所以國家上下都有股精神,而這股精神才是支撐一個國家自信的關鍵。宋朝的做法看似一時低成本的解決了問題,卻讓自己進一步沉淪,也讓外國看清了自己的軟弱,周邊國家沒事就入侵宋朝,導致宋朝四面臨敵,無年不戰,西夏,大理,遼,越南,都是長期和宋敵對,因為大家都覺得你好欺負。這也是宋朝從立國開始就外患不斷,終至亡國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我來做,即使一時忍氣吞聲,也要藉此機會,振興國力,在暫時擺脫一個強敵的情況下,騰出手來掃平大理,越南,然後集中兵力死磕遼國,否則等西夏建立,則永無寧日,國防支出不是減少了,而是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負擔。8成的軍費開支,在歷朝歷代中都是絕無僅有的。一般王朝都是開國和要滅亡的時候軍費開支高,宋朝則是從頭到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