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祖逖請命北伐,司馬睿有心無力

英雄祖逖的年代,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神州陸沉,天下大亂之際,野心家有之,豪強有之,割據者有之。

司馬家的諸王們為爭權殺的頭破血流,給了大量內遷的少數民族匈奴、羯、羌等可趁之機,北方數百萬漢人被殺,大批中原士族南渡長江避難。

大英雄祖逖請命北伐,司馬睿有心無力

祖逖以數百人的部曲,請命前往異族鐵騎橫行的華北平原,在長江中流喊出錚錚的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朝廷初創

晉武帝滅吳後,生活逐漸放飛自我,沉迷酒色,為吸取曹魏宗室勢力薄弱而被他們司馬家輕易篡位的教訓。

毅然大封宗室,授予兵權,以強帝室,還選了個白痴兒子司馬衷繼承帝位。

司馬衷老婆賈后也是個狠毒爭權的女人,愚夫妒婦統治一個帝國,王爺們當然不放在眼裡。

先後起兵作亂,兵變政變不停息。

對於大量內遷中原腹地的少數民族,已經暴露出很多社會問題。郭欽上書建議

“徙戎”,如不能及時徙戎,將會“為變”

“怠於政術,耽於遊宴”的晉武帝未予採納,也沒有采取其他對策。

帝國的兩大隱患,武帝全然不顧。

八王之亂加永嘉之亂,武帝辛苦耕耘出來的一百多直系男性後人。在這兩場長達二十年的災難中死個精光,原本無人關注的司馬睿竟然被命運硬生生拱上了皇位。

有人說司馬睿不敢和北方異族鐵騎硬碰硬,只圖偏安江南,安於享受。

甚至覺得祖逖北伐時“給千人稟,布三千匹”是在打發叫花子,但是從司馬睿的角度講這已經是盡力支持了。

司馬睿所言“方平定江東,未暇北伐”的確是事實。

司馬睿剛剛渡江,財政窘迫,統治基礎不穩定

,就算是長江以南,也存在叛亂起義,比如建威將軍錢璯叛亂,杜弢起義等。司馬睿焦頭爛額。

江東的本地士族都看不起司馬睿,司馬睿前期都要依賴王敦、王導兄弟撐腰建立威望。

《晉書·食貨志》記載

“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

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睿政權剛剛建立時期中府儲備的財物只有幾千匹。

石勒帶領的羯族大軍挺進淮南葛陂,叫囂渡江攻克建康。司馬睿這時候才能拋出一千匹布懸賞石勒腦袋。

此時長安還沒有被攻破,仍然是西晉的年號永嘉六年,即公元312年,而祖逖渡江北伐是在之後一年,江東戰亂頻發,財政收入

又能有多高增長呢?

大英雄祖逖請命北伐,司馬睿有心無力

從石勒腦袋賞金就可以看出江東的財政狀況,等到長安被攻破,愍帝在平陽遇害。

消息傳來,司馬睿在建康即位稱帝。改建興五年為建武元年,東晉政權正式確立。

此時即公元317年,經歷五年時間,石勒腦袋才提高到絹三千匹,黃金五十斤

司馬睿自個手底下中軍兵力都不足,不可能分兵給祖逖北伐,只給財物和千人的糧草,打造兵器和招募人馬都由祖逖自個來。

不要說皇帝了,就算是正常人,祖宗家產被別人搶了,親戚朋友都被別人殺了,能不恨嗎?

司馬睿絕對有顆收復中原的心,但是北方異族鐵騎實力太強了。

大英雄祖逖請命北伐,司馬睿有心無力

祖逖在豫州站穩腳跟,也是靠東晉南中郎將王含多次派遣桓宣增援。司馬睿聞訊祖逖安定豫州,主動給北伐軍運送糧草。

《晉書•祖逖傳》:帝嘉逖勳,使運糧給之,而道遠不至,軍中大饑。

即便是祖逖收復整個豫州,和後趙羯族以黃河為界,擊敗後趙多次征伐,但還是隻能以守為主,無力推進。

前趙劉曜、後趙石勒、石虎,均是曠世猛將,而祖逖那點家底,想要突破河南往河北關中進取,難於登天。

東晉歷代北伐,也只有祖逖志慮忠純,心懷大義,後面的桓溫、劉裕也都是為建立個人聲望北伐,為自己篡位做鋪墊。

大英雄祖逖請命北伐,司馬睿有心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